“下個迪士尼樂園”的夢不好做 利潤下降不該天氣“背鍋”

中國的主題公園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已經引發四次投資熱潮,如今主題公園企業在資本市場上“躍躍欲試”的步伐仍未停止。

運營方早已發現,將樂園逐步發展為集休閒娛樂、影視傳媒、地產住宿等於一體的泛產業整合模式,是一條更成熟的路。但是,這條路仍然走得戰戰兢兢,資本、IP、持續更新……還有眾多的要素,才能實現持續性盈利。

在經營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一天多達數萬人次的入園人數是否真實反映了市場前景?業內人士認為,部分行業數據還需去偽存真。除去一些假象,才更能看到行業的真實情況。

01

運營數字 持續性盈利是第一難題

今年的清明小長假,愛冒險的年輕人成為常州中華恐龍園的主力軍。據常州電視臺報道,清明小長假期間常州地區的環球恐龍城(含中華恐龍園)、春秋淹城旅遊區、環球動漫嬉戲谷和東方鹽湖城四大主題公園共接待遊客36.27萬人次。

從全國範圍來看,主題公園已成為旅遊消費升級的新亮點。據驢媽媽統計,主題公園“霸榜”清明假期熱門景點,熱度超過傳統景區。

流量之下,是否也給主題公園企業的整體發展帶來了可觀的收益呢?

還是從恐龍園(833745,OC)說起,今年3月底這家公司再次衝刺IPO失利。從恐龍園兩次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中可以看出,自2013年起其年營收額維持在4億~5億元,但淨利潤卻在2016年出現超50%的降幅(2017年時顯示已回升)。此外,恐龍園遊客接待量在2014年~2016卻呈現逐年略微下降的情況。

從公佈的數據來看,華強方特從2014年至2017年,淨利潤穩定在6.5~7.5億元,並沒有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華強方特在2014年、2016年遊客人數上,呈現了明顯增長。

不過,華強方特也有被一些投資者詬病之處。華強方特也曾遭遇過資本市場的兩次關閘,早在2012年,華強方特就已開啟IPO計劃,但歷時3年最終未果,在2015年底投奔新三板。

據華強方特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與公司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3.2億元,約佔華強方特當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43%。同時,從會計政策變更前的數據來看,2014~2016年華強方特分別獲得政府補助3.37億元、2.47億元、3.53億元,佔淨利潤比例為47.39%、37.79%、49.65%。政府補貼的在業績中所佔的高比例,就是華強方特被一些投資者詬病之處。

對於政府為企業“輸血”的現象,林煥傑認為,做主題公園其實就是雙贏,地方政府引進品牌主題公園,可以拉動地方經濟促進就業;而對於企業來說,也能為打造研發、生產、營銷全產業鏈服務降低成本。但是近50%的盈利佔比反過來會導致存在業績不穩的風險,補貼並非長期的固定收入,一旦剔除,要健康發展還得“自身造血”,提高經營指標才能創造更多的效益。

那麼什麼是激活細胞自身造血的關鍵條件?林煥傑建議,主題公園的生命力需要更多的回頭客來維持,因此在建設中,一定要注意保持更新升級,推出新項目引起遊客再次遊玩的衝動。

“下个迪士尼乐园”的梦不好做 利润下降不该天气“背锅”

恐龍園招股說明書截圖

02

資本窺覷 地產、影視、煤炭等跨界文旅

截至目前,專注做主題公園的企業在A股市場還只有幾家,但不可否認的是,主題樂園作為文旅項目的重要場所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資本家的青睞。

根據大連聖亞(600593,SH)、海昌海洋公園(02255,HK)、宋城演藝(300114,SZ)最新的營業數據顯示,2017年其旅遊業服務、公園運營、現場演藝的毛利率分別為60.32%、54.3%、73.81%。

主題公園市場的高毛利率伴隨著高預期,也同時伴隨了中國主題公園發展的大潮。據林煥傑個人不完全統計,預估行業內跨界佈局主題公園的企業約佔整體數量的70%。

回首2017年,文旅產業經濟增長日益攀高,主題公園作為眾多投資者蜂擁而至的主戰場之一,其中包括地產開發商、大型影視公司以及大型工程承包企業、煤炭企業、汽車企業等。

“主題公園最主要的問題是高投入、高風險、回報週期長,因此它需要依靠大資本的加持。”林煥傑道出了背後的邏輯:“什麼的是大資本,最直接的一個是房地產開發商,他們為了炒熱地塊的價值,採取的方式是通過投資主題公園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扶持房地產產業。”

然而快速擴張勢必導致負債率居高不下,去年7月融創中國作價438.44億元收購萬達13個文化旅遊項目公司91%的權益的消息轟動一時。而在融創2017年中期業績會上,孫宏斌表示,未來將再與萬達繼續合作7個文旅城。

作為中國主題公園行業開創者的華僑城,其旅遊業務也與地產緊密相連,從發展初期便以“主題公園+地產”的模式進行樂園開發,到現在旗下已擁有“歡樂谷”“世界之窗”“歡樂海岸”等子品牌,並開始向輕資產運營等領域拓展。

如果說地產是主題公園的溫床,那麼影視則是它的外衣之一。近幾年電影業務發展進入疲軟期,競爭越來越激烈,利潤承壓,影視巨頭向旅遊產業滲透也已是普遍現象,以華誼、光線和萬達電影為代表的影視公司都在向旅遊業積極擴張。

繼去年進軍主題樂園後,4月12日奧飛娛樂(002292,SZ)出資2750萬元(註冊資本佔比55%)成立新公司,嘗試佈局室外主題樂園業態。光線傳媒(300251,SZ)也在去年底有了新動作,將在揚州建設一個集影視拍攝製作、教育培訓、旅遊度假、休閒娛樂等多元業態於一體的影視產業綜合體。

03

行業反思 是人氣爆棚還是數據失實?

林煥傑坦言,從最近的情況看,主題公園投資確實有點過熱,誰都想分一杯羹。企業一定要清醒認識到,自身以及區域究竟適不適合做主題公園,而不是一哄而上。

如今,一些自身不具備IP的主題公園投資商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他們發現建設主題公園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容易。那麼,是什麼讓這行當初看上去並不難呢?

看到一些行業亂象的同時,我們更關注未來的走向。

曾參與迪士尼主題樂園建築設計的美國FIDA建築設計公司創始人於歷明曾表示,成功的主題公園首先必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核心目的是吸引人、留住人、再留住人。目前國內大多文旅項目存在的問題是有資源缺品牌,有元素缺整合,有文脈缺主題,有潛力缺驅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