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百歲老太的“年輕”心得

大慶百歲老太的“年輕”心得

如果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麼武玉芝老人就是家裡的一“大寶”。天氣晴朗時,她最喜歡下樓遛彎兒,身穿紅色的小外套,年前新染的頭髮梳理得整整齊齊,見到人就笑,特別愛聊天。

小區的居民爭相猜測她的年齡,“大娘得七十多歲了吧!”武玉芝聽了就樂,“一下少說了三十歲!”原來,這位精神矍鑠的老太太,今年已經101歲了。年過百歲,老人思路清晰,行動自如,別人誇她年輕,她樂得露出了牙花子,“臉都抽巴成核桃了,還年輕呢!”

57歲的小女兒崔淑珍說:“70多歲時,她的頭髮還是黑的;80多歲了,還能給家裡做針線活;現在101歲了,除了耳朵有點背,也沒什麼毛病。說起以前的故事,她連地方、人名都記得清清楚楚。”

追憶:年輕時沒有吃不了的苦

家裡人口多,條件又不好,剛進門的武玉芝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每天忙得提溜轉。她是天生的過日子高手,做衣服、納鞋底、燒火做飯、養雞養鴨、種植蔬菜……自從發現附近有一個煤礦,她每天早早起床,挑著2大籃蔬菜走8裡地,去煤礦賣菜。“每天能賣出八九毛錢,那樂開花了!”

1958年,家裡窮得吃不上飯,武玉芝也有辦法。“帶著家人找樹皮,挖野菜,將苞米皮用熱水煮化了,用洗衣板搓,瀝乾後也能填肚子。”這麼困難的情況下,她沒讓一個孩子放棄讀書。“我沒上過學、不認字,讀信寫信都得求這個、求那個,所以我讓他們都念書,不管讀成什麼樣,我都供。”到如今,老人四世同堂,家裡出了7名中專生、6名大學生、2名研究生。

大慶百歲老太的“年輕”心得

秘訣:與水最親、心寬讓人

除此之外,老人還有一個“秘訣”:不生氣。“年輕時家裡老少一大幫,哪兒能沒有磕磕絆絆,每次吵嘴了,我一聽老人說得有理,就想咱們小輩做得不對,氣就消了。孩子和同學打架,我的孩子有理,我也不去計較,三句兩句話計較啥?”

老人的小女兒崔淑珍說:“我媽還有一個愛好,見人就打招呼,特別願意聊天,年齡一大更是如此。看過小品《糧票的故事》嗎,過去的舊事,就是我家的‘糧票故事’,她能說完一遍再來一遍,每次一說就高興!”

感慨:到了黑龍江,才過上好日子

兒女們慢慢長大、工作,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武玉芝說,她記憶中的好日子,是到了黑龍江才開始的。“我們原本住在遼寧,四十多歲時,帶著女兒去黑龍江走親戚。那一天,實在太餓了,我給女兒買了2個饅頭,2兩糧票一個饅頭。”

老人說:“我現在還記得,女兒吃了一個說飽了,我第一次吃到了饅頭。那饅頭,這個香啊,太好吃了。當時我就想,等哪天我發財了,就吃饅頭!結果後來生活好了,大米白麵不斷,饅頭天天吃不香了!”

1979年,為了投奔大兒子,老人帶著三個女兒從遼寧來到了大慶,從此在黑龍江紮根。孩子們個個孝順,從那以後,她嚐到了生活的“甜”味兒。“每天不用幹活,沒事兒就看電視,或者下樓遛個彎,來到黑龍江,開始享福了!”

大慶百歲老太的“年輕”心得

81歲那年,想到老人還沒出去旅遊過,家人給她報了一個旅遊團。小女兒說:“剛開始不要她,覺得她年齡大,結果我們帶著我媽‘展示’了一圈,人家一看,身體真好,同意了!”出門13天,武玉芝玩得很開心:“坐了火車,還是軟臥。”

開懷:身體特別棒,越活越年輕

崔淑珍說,母親越活越年輕,像個老小孩一樣。“我們經常逗嘴,比如她衣服總是一件套一件,要穿好多層。”聽到女兒“打小報告”,老人立即反駁:“我這樣穿合適,冷了我穿著,熱了我就脫。”“還有不讓她端飯,她總閒不住。”“我身體沒問題,這也不算啥。”

(李熙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