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建東:面對中美貿易摩擦 中國要謹防跌入三種陷阱

清華大學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日前表示,中國要防止在中美貿易摩擦中跌入三種陷阱,即日本式、蘇聯式和金融危機這三種形式。

5月26日,鞠建東在復旦大學主辦的“上海論壇”發言時指出,所謂“日本式陷阱”,是指日本在1990年代後期,在應對美國的貿易戰中結構調整緩慢,導致國內投資不足,而土地價格和勞動力成本迅速發生。產業調整的失敗嚴重拖累了日本的經濟發展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等指標的上升,這些都在中國發生。”他表示。

所謂“蘇聯式陷阱”,鞠建東解釋稱,前蘇聯在與美國的冷戰期間,出臺了一系列過於激進的經濟改革政策,最終導致資源浪費,無法實現產業結構調整。

至於“金融危機”陷阱,他以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為例指出,由於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一旦資本回流美國,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挫,產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就會出現經濟疲軟的態勢。鞠建東認為,如果中國跌入“金融危機”陷阱,GDP可能在兩週之內下降25%以上,這對我國的影響超過一場中等規模戰爭,中國可能就此步入增長陷阱。

他指出,以中國目前的增長速度,如果美國不施加任何干預,那麼在2060年,中國的GDP將達到美國的近3倍,這當然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所以貿易摩擦就變得不可避免。但如果貿易摩擦直接干預了全球價值鏈,那對中美雙方都是不可取的,這也是中興事件獲得廣泛關注的原因。

鞠建東認為,從2018年到2040年間,中美貿易摩擦很可能會反覆發生。如果中方無法應對美方的貿易保護主義與經濟上的高壓政策,那麼在2040年,中國很有可能就此跌入一個低增長陷阱。因此,中國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推動高科技產業迅速發展和重構全球治理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