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村傳說是愚公的後人,竟然天天吃土……

在河南有一座美麗的城市叫做濟源,在濟源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山王屋山。說起王屋山,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但是說起《愚公移山》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們今天不討論愚公如何移山故事。而是討論一種和愚公有關係的美食。

有個村傳說是愚公的後人,竟然天天吃土……

相傳吶,這個村子的人天天吃土。 怎麼會有人吃土呢?當然這個土,可不是我們平常所見的泥土。而是一種特殊的土,名字叫做觀音土,這是一種用觀音土炒出來的美食——土饃!

土饃較為正式的叫法,叫做愚公饃。據說當年愚公在移山的時候,害怕他的妻子和孩子在路途中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於是就提前在家裡炒了些土饃,讓他們食用,因為是用家鄉的土炒制的,所以就可以避免水土不服的情況。這樣流傳下來,就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土饃!

有個村傳說是愚公的後人,竟然天天吃土……

當然了,土饃的原材料並不是土,而是用雞蛋、麵粉、芝麻、花椒葉為原料,並用王屋山特有的觀音土,烘焙炒制而成。炒制土饃的時候,先把觀音土,放在鍋中並且炒熱,然後將和好的面,截成一小節一小節的放進去,通過土的溫度燜熟。土饃的存放時間特別長,如果保存的方法得當,放上一年都不會壞。

有個村傳說是愚公的後人,竟然天天吃土……

土饃的顏色有點兒類似於泥土的微黃,因為有花椒葉和芝麻的緣故,所以炒制好的土麼,氣味特別好。聞著就特別有食慾!吃起來口感特別好,外酥裡軟,硬中有脆!不光好吃,充飢,而且還有藥食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不服。而且王屋山的觀音土含有鐵、鋅、鈣、鉀等多種元素,對於改善人體機能,調節腸胃不舒服,有一定的效果。

有個村傳說是愚公的後人,竟然天天吃土……

濟源王屋山的土饃,歷史悠久,據說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而且現在王屋山地區老百姓的土製炒法,已經被認定為濟源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土饃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美食,而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有個村傳說是愚公的後人,竟然天天吃土……

你吃過土饃嗎?如果你聽到別人吃土,你還會感到驚訝嗎?你的身邊有哪些奇形怪狀的美食,歡迎留言交流。美食家庭季,與您一塊兒,探索身邊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