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靠广告和群星代言崛起,也因沉迷营销陷入低迷

OPPO曾创造国产手机的奇迹,从濒临倒闭,到快速崛起,一度挤掉华为,成为国内市场的老大。去年,OPPO排名全球第四,出货量仅次于三星、苹果、华为。然而,好景不长,旭日大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OPPO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同比大跌30.3%,在国内市场更是大跌34.0%。

2010年左右,OPPO经历了一次危机,那时,手机企业都在往智能手机发展,OPPO动作慢,守着功能机的利润不放。当时,业界有一种说法,OPPO的功能机,比其他品牌的智能手机还卖得贵。

OPPO靠广告和群星代言崛起,也因沉迷营销陷入低迷

OPPO与vivo

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中小城市的消费者,对产品缺乏理解,很多人购买手机,都是冲着广告去的,或是冲着代言人去。但是,消费者也有觉醒的时候,功能机比智能机贵,消费者也不是傻子。

意识到问题的OPPO,全力投入智能手机。OPPO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产品均价较高,产业链各方均有保证利润,从OPPO,到渠道,到销售人员,皆大欢喜。于是,线下渠道及导购,都特别卖力,喜欢推荐OPPO的手机,顾客一走进连锁卖场,就会被导购带到OPPO的柜台,他们强调处理器多少核,相机像素有多高,将顾客转化为用户——很多消费者以为,手机像素越高拍照越好,手机的核数越多性能越好。

凭一个广告爆发

OPPO手机真正崛起,是“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个广告,加上李易峰代言,迅速将OPPO推向国产手机一线品牌。当时,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女性)走进门店,指着要“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个手机,或者是李易峰代言的手机——李易峰因为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古剑奇谭》,突然大红大紫。在这个广告播出之前,OPPO一直被中华酷联压制着,在国内市场只能算是二线品牌。

OPPO抓住了快充概念,且以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引爆了整个市场。说到快充,大部分厂商都停留在速度对比上,OPPO将其在对比中量化,一下子就进入了消费者的认知中。今天,谁提到快充,首先想到的就是OPPO,它已经通过广告营销先入为主。这一波,让OPPO坐吃两年,出货量扶摇直上,将小米甩在身后。

OPPO靠广告和群星代言崛起,也因沉迷营销陷入低迷

杨幂代言OPPO

到了今天,快充得以普及,OPPO手机在这个方面没有优势了。真正人性化的设计,是华为Mate系列产品,大容量高密度电池,加上独有的节电管理技术,即便是重度用户,也可以使用一整天,再配合华为的快充技术,从而做到了无短板。

今天回头看看OPPO的广告,的确很厉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很少打电话,套餐里的电话,每个月都打不完。有用户说,他们是被OPPO的广告忽悠了,大部分人一个月下来,也打不了两个小时的电话,“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又有什么用?根本没那么多电话打,能上网多久,才是关键。

以“俗”为美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个广告后,OPPO又推出了“这一刻,更清晰”的广告,后面这个广告,没有前面的广告有冲击力,影响力弱了很多。但即便如此,OPPO还是做得比较好,通过俗化的语言,更贴近自己的消费者。

这两年,手机厂商的宣传点,都围绕拍照展开。那么,怎么去表达拍照好呢?华为是拍照手机的领头羊,其与徕卡合作,将手机拍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华为对自己的P系列和Mate系列的拍照,用的是雅化的语言,比如“人像摄影大师”、“AI摄影大师”等,这与华为技术派的风格定位契合——华为手机的用户群体,主要是知识分子、企业家、商务人士、企业白领、公务人员以及进步人士。

OPPO靠广告和群星代言崛起,也因沉迷营销陷入低迷

华为手机

OPPO手机的用户群体,主要是女性消费者,比较关注娱乐。其中,OPPO的用户,主要又集中在中小城市,他们大部分不懂什么影像摄影大师,懂光与影的也不多,手机拍照好不好,衡量的标准就是清不清晰。不仅仅是买手机,电视机也是如此,他们衡量电视的好坏,也是说清不清晰。所以,OPPO的广告词,还是挺到位的,至少贴合它的用户群体。

不过,OPPO这个广告,没有上一个广告那么朗朗上口,传播力度大不如前。所以,OPPO手机也巅峰也过了。旭日大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OPPO全球市场同比大跌30.3%,国内市场大跌34.0%。在所有一线品牌中,OPPO是表现最惨的。其他的,华为与小米,都在增长。

群星代言失效

OPPO是国产手机中打广告最凶猛的,每年在国内市场的广告投入高达数十亿元,冠名了多个热播综艺节目,并且在国内的机场,OPPO的新品还未上市,广告就铺满了,给人觉得太有钱。

OPPO的广告,都是依托当红明星展开的。OPPO手机的代言人,都是高人气的明星,花费巨大。OPPO不差钱,谁的人气高,就签谁,正是在OPPO的带动下,导致国内明星不够用,明星代言费水涨船高。

为了将明星的粉丝,转化为OPPO的粉丝,OPPO不惜血本。我们看看,OPPO几乎拿下了半个娱乐圈,代言人包括杨幂、李易峰、王俊凯、易烊千玺、王源、杨洋、迪丽热巴、陈伟霆、周杰伦等。从中基本上可以看出,OPPO签代言人,最看重人气,且以小鲜肉为主。

OPPO靠广告和群星代言崛起,也因沉迷营销陷入低迷

TFBOYS

OPPO为什么要签这么多小鲜肉?背后是OPPO对消费者习性的了解。我们都知道,小鲜肉的粉丝心理上不成熟,易冲动,他们喜欢的明星代言什么产品,就购买什么产品,而很少从技术含量、性价比层面考虑。

不过,经过几年的广告轰炸后,很多消费者逐渐觉醒,对这些明星已经有了免疫力。今年,OPPO手机不好卖了,虽然第一季度在国内售出1852万部(赛诺数据),但是,与华为(含荣耀)的2842万部相比,已经被甩开了1000万部。而在2016年,OPPO还是国内市场的老大,销量超过华为。仅用一年多时间,就被华为远远抛开。

而在海外市场,OPPO也是照搬国内模式,明星代言,广告轰炸。比如,在印度市场,OPPO投入了重要精力,然而,在这一市场表现难以让人满意,份额下滑得很厉害。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OPPO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仅为5.6%,而小米高达31.1%。

无论在国内还是海外,OPPO都遇到了麻烦,营销派还能走多远?文/徐上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