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稱100公升可燃冰可以讓汽車跑50000公里是真的嗎?計算哪裡出了問題?

直接答案:不是真的

問題還原:

這個問題源於十天前的央視的一則新聞,報道稱我國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可燃冰試採獲得成功,從1000多米水下,200米以下的海床中,成功開採出可燃冰,連續開採了一週,這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採中獲得成功穩定產氣的國家。因為此前由於海底開採難度大,世界上其他國家,日本美國並沒有達到連續量產開採超一週。

央視稱100公升可燃冰可以讓汽車跑50000公里是真的嗎?計算哪裡出了問題?

為了更直觀的讓大家理解,央視新聞舉例稱:可燃冰就像《變形金剛》中機器人爭奪的“能量塊”,佔用體積小,蘊含的能量卻不可估量。事實上,1立方米可燃冰可以分解釋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氣。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一次加100昇天然氣能跑300公里的話,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5萬公里。

央視稱100公升可燃冰可以讓汽車跑50000公里是真的嗎?計算哪裡出了問題?

看過我往期回答的同學知道我習慣使用數學方法來推倒證明,採用央視的提供的數據,最理想的模型,計算過程如下:

1立方米=1000升

1立方米(1000升)可燃冰可以分解釋放出160立方米天然氣

那麼:100升可燃冰可以分解釋放出16立方米天然氣,即16X1000=16000昇天然氣;

由題知一次加100昇天然氣能跑300公里,那麼16000昇天然氣可以跑:

16000÷100X300=48000公里

由此加100升可燃冰就相當於加了16000昇天然氣,可以跑48000公里,央視報道50000公里,雖然隨隨便便就四捨五入了2000公里,但是數量級是對的。

那麼錯誤出在哪裡了?是央視把汽車裝有的100昇天然氣也當成是標準大氣壓下的氣態了,實際上,汽車裡裝有的天然氣約是200倍的大氣壓,在這樣的壓力下天然氣已經是液態的了,而100升分解的可燃冰是16000升標準大氣壓下的氣態天然氣。所以正確結果是48000÷200=240公里。而且央視採用理想模型的估計,是純理想模型,並不具有現實參考性。可燃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天然氣水合物,深海下面,在高壓低溫的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化合物。應用於汽車上,裝有續航50000公里的燃氣汽車的儲氣罐可以儲存那麼高壓力的液體(或者固體)嗎?還值得研究,而且那麼多的燃料在車上安全問題怎麼解決?我們都見過火箭發射失敗的圖片,被燒的幾乎渣都不剩,就是因為裡面裝的固體(有的也是液體)燃料太多。畢竟不是誰都有膽子開著類火箭在馬路上飛馳的,國家也不允許液體炸彈在道路上到處穿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