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聞週刊丨“保姆式”扶貧要不得

為了實現到2020年全面消除貧困的目標,各級政府採取了多種方式向貧困村派駐幹部,幫助貧困村實現脫貧。根據國務院扶貧辦數據,十八大以來,全國共選派277.8萬人駐村幫扶,為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解決貧困村基層領導和組織力量不足的問題,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瞭望》新闻周刊丨“保姆式”扶贫要不得

莫讓“參謀員”變“司令官”

駐村工作是開展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手段,是密切聯繫群眾的重要載體。駐村幹部首先就要清楚自身定位,當好“參謀員”而不是“司令官”。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有的駐村幹部“越俎代庖”,對村級事務大包大攬,有的甚至架空村幹部,自行安排村裡工作。

在西部某貧困縣,一位貧困村支書說,從產業佈局規劃,項目資金引進,入戶做統計、搞調研,到最後製表填表,對接考核組調查組的檢查……現在村裡的扶貧工作全是駐村扶貧工作隊在幹。

儘管駐村工作隊幫助村裡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但有些村“兩委”幹部對此卻頗為不滿。他們認為有的駐村幹部不聽取村“兩委”的意見,工作安排不夠符合實際,沒有發揮村民主動性,也沒有將村幹部熟悉村情民意的優勢發揮出來。

“有的駐村幹部到了基層還是開會、談話、寫材料,對我們這些村幹部只談問題不講成績,還有的駐村幹部的工作方式生硬,村幹部和群眾接受起來比較困難。”西部某縣的一位村支書說。

《瞭望》新闻周刊丨“保姆式”扶贫要不得

2017年9月21日,安徽省嶽西縣黃尾鎮平等駐村扶貧第一書記王英豪(右)同村支書鄭朝陽研究工作 朱煒攝

“輸血式幫扶”新表現

“村幹部能力越弱,就越要通過駐村幹部來補強。但駐村幹部能力越強,村支書的依賴心理就越重,村支書能力就會慢慢退化。一旦駐村工作隊撤離,村支書很可能沒有能力繼續統籌全村發展。”陝西省社科院原副院長、研究員石英說。

陝西省直機關的一位駐村幹部表達了內心的擔憂:“從駐村開始,我就已經成為該村大部分工作的直接推動者,該村的扶貧成了我個人和機關單位共同擔負的責任。村支書的壓力反而減輕了,部分考核指標、脫貧攻堅的任務和責任都轉移給了駐村幹部。”

該名駐村幹部指出,村裡的基礎設施改造,農業項目的升級,都依託於自己和機關單位的資源。“我們帶來了企業、項目和資金,帶來了農產品的市場和銷路。我最擔心的就是,脫貧攻堅工作結束,我們撤出後,村支書不具備和企業直接對接、洽談的能力,面對錯綜複雜的市場變化,不能及時對村裡的相關產業做出反應、調整,會讓村民遭受損失。”

一些被幫扶村的村支書依賴心理也比較強。採訪中,有的村支書說:“工作隊說搞扶貧項目,該怎麼配合我就怎麼配合。人家都是上級領導,畢竟有門路,我也用不著多想。”還有的村支書說:“我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電腦、手機也玩不轉。既然有了駐村扶貧隊,他們幹工作又快又好,就應該讓他們多幹一些。”

石英認為,雖然駐村工作隊改善了一些地區的貧困問題,但整體上看,部分駐村扶貧工作比較注重短期效應,“授人以魚的多,授人以漁的少”。駐村工作隊“大包大攬”,事實上形成了新形式的“輸血式幫扶”,這不利於農村地區的長期發展。

打造“永不離開的工作隊”

如何避免駐村工作隊可能弱化村支書能力的問題,多位受訪專家與基層黨政幹部、駐村幹部提出了相關建議。

明確駐村工作隊的權責,並及時制止明顯的越權行為。陝西省安康市委常委、石泉縣委書記李啟全認為,駐村工作隊要轉變工作方式,突出“幫扶”,而不是“代管”。“駐村幹部要擺正自身位置,做好‘六大員’,即當好農村實情的調查員,黨委政府政策的宣傳員,農村矛盾的調解員,為民謀利的辦事員,民主政治建設的監督員和村級組織建設的督導員,突出‘引導、監督、協調、幫助’。”

強化村支書管理,對於不作為的村支書進行適當懲處,不能默許“甩手掌櫃型”村支書的存在,必須要求村支書主動參與駐村工作隊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

形成合力,駐村工作隊應按照“扶貧先扶志,扶志要扶人”的思路,對村“兩委”幹部,特別是村支書進行重點培訓和培養。爭取培養出好的村“兩委”班子、優秀的村支書,為村裡打造一支“永不離開的工作隊”。

“駐村幹部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鍛鍊村支書,通過傳幫帶提高村支書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石英說,“這就要求村裡的各項工作均由駐村隊員和村支書共同決策、共同承擔。”

石英錶示,駐村工作隊制定發展方針時,村支書應全程參與,並根據村實際情況提出意見,這樣才能調動、發揮村支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駐村工作隊還應當通過強化“事前幫、事中帶、事後促”的工作方式,幫助村支書順利走完各項工作的全流程,使村支書逐步建立起獨立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為鄉村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