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不聽話造窮,讓她六十多歲了還出來打豆腐

在我們集鎮上,有幾家做豆腐賣的老闆。對於我們這些久居集鎮的人來說,哪家的豆腐好吃,哪家的豆腐好煎,哪家的豆腐師傅愛乾淨,哪家的豆腐是用石膏打出來的,都很清楚。

不說那些流動的小販子,有三家豆腐老闆就有得一拼。做得最久的是胖墩墩的男豆腐老闆,他賺錢在前面,生意紅火時一天銷二十板白豆腐,還有油豆腐,他說他晚上是沒有時間睡覺的,從吃了晚飯一直到第二天早上豆腐做出來,再推到集鎮菜市場門口賣完,要到中午,吃了午飯開始睡覺,睡幾個鐘頭又開始工作。

世間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但這個也賺錢,胖子老闆靠打豆腐,從當初的一無所有,到現在集鎮擁有兩個兩層樓的鋪面,在老家又花幾十萬修了一棟別墅。

不過他的豆腐味道沒有別人家純正,有人說是摻了東西,現在生意不好了。

三個兒子不聽話造窮,讓她六十多歲了還出來打豆腐

另一個豆腐老闆也是一個胖胖的中年女人,五十多歲了,一天賣兩三箱豆腐,喜歡和人聊六合彩,她說話時唾液星子飛濺,她常說打豆腐的錢都送給香港白小姐去了(傳說中的六合彩老總),她老公有一個弟弟在廣州開公司賺了錢,常常接濟她家,她的老公在外面做事賺錢,兒子在學校教書,她家條件也不錯,都不需要她賺錢,但她閒不住,別人認為她做的豆腐不乾淨,和她的人一樣邋遢,別人都不喜歡購買她的豆腐。

還有一位打豆腐的婆婆,她六十多歲,臉色紅潤,一頭短髮燙得微卷,挺時髦的一個婆婆。她來集鎮打豆腐才幾年時間,但人們普遍認為她家的豆腐好吃,實惠,是石膏做出的豆腐。關鍵是這婆婆脾氣好,對誰都笑咪咪的,也肯幫別人忙,有些販賣小菜的販子青菜不好銷,放在她的豆腐架子上,她踩著三輪車到集鎮轉一圈,就幫人銷完了。

有時家中沒人,見她在門口賣豆腐,抓住她幫著看會店,也是盡忠盡職。沒生意時也會叫她來喝茶歇會兒,和她聊聊家常。

有次問及她有幾個孩子。她笑著說有三個兒子,媳婦兒呢,說出來不怕嚇著你,她經手接了八個兒媳婦。

三個兒子不聽話造窮,讓她六十多歲了還出來打豆腐

住在集鎮的大兒子四十多歲,結了三次婚。第一任兒媳是別人介紹認識的,人忠厚老實本份,偏偏自家兒子是個調皮角色,結了婚一年多,兒子去廣州打工,留兒媳在家中,兒子在外面花心找了一外地女子,回來將家中老實本份的妻子離了,幸虧沒有孩子,罵也不湊效,鐵了心要和外地女子過日子。不得已將外地女子娶回家,婚後生了一個女兒,給豆腐婆婆帶著,夫妻倆外出打工,有次兩人吵架很兇,外地女子一氣之下跑了,幾年都不回來。這外地女子沒有和她兒子扯結婚證,也是不了了之。

過了幾年,大兒子找了現在的兒媳婦,這第三任妻子比她老公小十歲,現在生了一兒一女,這女子不是等閒之輩,輕易不發脾氣,一發起脾氣來可是兇得很,兒子都怕,不過這樣也好,終於有降得住他的人了。

豆腐婆婆的二兒子腦瓜子好使,會賺錢,在市區購買了房子,居住在市裡,也買了寶馬開著,前幾年也是不聽話,將自己談戀愛結婚的第一任妻子離了,原本兩人生活的好好的,兒子見異思遷,在做生意途中認識了嬌俏可人的女客戶,兩人一拍即合,拋棄糟糠之妻,將小三迎娶進門,不過現在兩人生活也不錯,生了一個女兒也上學了。

三個兒子不聽話造窮,讓她六十多歲了還出來打豆腐

她的三兒子到了結婚年齡,家庭條件一般,有親戚介紹一門親事,女方條件優越,只有一個女兒,要求男方做上門女婿。豆腐婆婆本著兒子幸福就好的初衷,答應了這門親事,兒子在女方家幾年,生了兩個女孩,那邊女方原本比兒子強勢些,就對她家兒子嫌東嫌西,她家兒子不願受這窩囊氣,就再也不去女方家了,兩人最終解脫了夫妻關係。

小兒子回家後出外打工,認識了一離異女子,兩人產生了感情,回家扯了結婚證,結婚幾年,女子都沒有生育,後來才知道女子在第一次婚姻中生了兩個男孩是結紮了的,沒有孩子生了。她家兒子氣不過也與這女子離婚了。去年在同學群聊天,和一個因為老公出軌離婚的女同學,聊著聊著聊出了感情,兩個人同病相憐,走到了一起,現在小兒媳有了身孕,今年豆腐婆婆又要做奶奶了。

豆腐婆婆說如果不是這三個兒子不聽話造窮,她也不致於六十多歲了還出來打豆腐,幸虧還有一個女兒讀了大學,嫁在深圳,常常幫襯家裡。豆腐婆婆談到前面幾個走了的兒媳,和她相處都不錯,有兩個近處的過年還會來看望她,給她拿些錢,像女兒似的。

豆腐婆婆今年準備到老家修樓房,四個兒女出錢,他們老兩口出力,齊心協力將房子修起來,這打豆腐的營生,又要歇一陣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