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其实,如何选购窗帘也是一门学问,因为其中有非常多的销售手段,让你花更多的钱,虽然明白商家不赚钱是不可能的,但是你的钱花在哪儿了,要清楚明白,不能花“冤枉钱”不是?

一个窗帘的费用构成大概为:

帘身+衬纱+幔头+辅料+制作费+安装费

(辅料:花边、坠子、珠子、导轨、挂钩等)

定制窗帘时主要了解清楚的有以下几点:

1、你的预算多少?一般3卧室加客厅、卫生间,共5个窗帘价位在3千-1万,上不封顶。按照预算去做可以有效控制费用。

2、所需布料多少?余料多少?

3、如何收费?费用如何构成?除了上述的费用外还有哪些额外收费?相比下来布料的单价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看到这个报价单,你就说晕不晕?一个7000多的报价,辅料的价格都3000多了!

陷阱一:“每米1元”超低价背后有限制条件

有的商家在窗帘销售旺季大打促销牌,像“每米1元”“1折”等超低价格,表面看很优惠,但却对有关限制条件只字不提,消费者一不注意就交了定金。

在结算时才知道有限制条件,要达到一定的总额才能获得优惠,所谓优惠就是商家给你画个大饼,诱你上钩的。

应对方法:

1、不要随意交定金,要知道定金一交是要不回来了的。

2、掌握主动权。了解完所要定制的所有内容,或者货比三家后再做定夺。

陷阱二:成品窗帘尺寸缩水

验收时,很少有消费者会去丈量窗帘布的尺寸是否够数,这给不法商家创造了可乘之机。

例如,有的商家承诺消费者,按其家中窗户的实际宽度和高度来结算,即将实际的测量尺寸乘以相应的褶皱比例,让消费者感觉很公道,但做好后的窗帘尺寸会缩水。当消费者发现尺寸不够时,商家便会以包边、损耗、误差等借口进行解释。由于窗帘制作的过程不透明,消费者即便发现窗帘尺寸不够也大多没有证据,只能吃哑巴亏。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一般情况下,平拉式窗帘在窗框两侧各留出15公分的宽度,视觉效果最好。帘杆高度的安装位置应在窗框上沿向上10CM~15CM,否则会显得低矮,造成层高不够的错觉。

应对方法:

统一以成品窗帘的尺寸为参考,来推算布料的尺寸,这样也避免了成品尺寸不够的误差。

陷阱三:把宽幅当窄幅计算,价格相差一倍

这里涉及宽幅与窄幅的概念。一般宽幅幅宽为2.7-2.9米,窄幅幅宽为1.35-1.5米。这里要注意,很容易就被“坑”了:

很多顾客只比较单价不问幅宽,实际窄幅是要少一半的,甚至还有商家把宽幅料算窄幅,直接给你多算一倍定高定宽布的选择成了顾客最大的浪费也成了很多商家重要的利润来源。

有些情况确实不能用窄幅的布料,比如窗帘纹理走向不同,或者幅宽的限制,这种情况就经常会出现大量的浪费,如下图即使是只用了很少一点布,也会计算2米: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如果你不强调,商家就不会把剩余布料给你,而是将它们留下自行做枕套等出售,这样你无形当中为商家的枕套买单了。

应对方法:

1、在预算报价时清楚自己用了多少布,哪些该用宽幅,哪些可以用窄幅。

2、有多少余布。一套房子的窗帘,余料不少,买家可以将它们要回来,或者就在现场让他们加工成枕套、茶几布、桌布等,加点车工费,物尽其用。

陷阱四:以褶皱为由,让消费者多买布

褶皱就窗帘悬挂效果而言是一种必要的制作工艺,除了卷帘等,一般都不可能做成平板一块,很难看。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根据风格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窗帘的褶皱倍数都在2-2.5倍,越简单的风格越少,同时,建议简单的风格褶皱倍数最好不少于1.8倍,复杂的风格,也最好不超过3倍。

另外:幅数的计算是强制进位,即使计算出来是3.1幅也会算4幅。

应对方法:

1、褶皱倍数控制在1.8-2.5之间。

2、了解清楚褶皱是成品的倍数还是布料的倍数。

3、在幅数刚刚超过整数位一点的时候,比如3.1,3.2,建议减少褶皱倍数,可以减少一幅的价格。但是,最好不要减少到1.8倍以下(指的是成品,不是布的褶皱倍数),比较影响效果。

陷阱五:幔头布料用量大于窗帘本身的布料

以上实际是帘身主身的节省方式,一般比较容易理解,实际上商家所玩的猫腻在帘身上比较少。而且商家都热衷于推销幔头。

大多数商家幔头算的布料最少都是帘身的60%,甚至大多数情况下要超越帘身(部分款式也是的确的),当然这个钱就赚翻了。

应对方法:

1、尽量规避幔头上面选择定高布中间需要对花且花有走向的布料做幔头。这种情况就很浪费料。或者选择简洁的幔头形式。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2、用罗马杆窗帘,不用幔头,简洁大方。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陷阱六:模糊花边、辅料用量

购买窗帘,并非只是买块布这么简单,还涉及必须配置的辅料如布带、花边、导轨、挂钩、滑轮、坠子等等大小配件。而这些辅料,就是买家最容易挨宰的地方。一套窗帘下来,所有辅料的费用比主布料还要贵一倍甚至是数倍。

一套布料价格仅三四百元的窗帘,取货时却要支付八九百元甚至上千元。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事实上,辅料的价格虽然不贵,但用量不少,一些商家在与消费者签订协议时,往往只写花边的单价,不注明需要用的尺寸,当消费者结算时发现用量太大而超出预算时,又苦于之前没有注明交易信息而无法维权,只好商家说多少钱就付多少钱。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甚至滑轨采用分拆销售的方式,明明一米滑轨就包含了轨道,封头,滑轮,支架,挂钩,但是他们可以给你分开去卖,一个罗马杆看上去报价30不贵,但是把其他的算完可能要50元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收费就太多了,就不一一叙述。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辅料不用名牌。有些甚至是山寨品牌或者偷梁换柱,给你看的是这个品牌,实际用的却不是。

原因很简单,比如这个花边卖30,进18一米的卖30,进8元一米的也是卖30,那么,为什么要进贵的?

应对方法:

1、货比三家,了解各辅料的价格及质量。

2、在签订协议时标明清楚辅料的种类、品牌和所需数量,数量不能完全预估的话至少定一个范围,明确预算。到时候去了窗帘店肯定是很晕很懵的。

陷阱七:安装窗帘另外收费

购买窗帘时协议上没有标明安装是否收费,可没想到,安装工人却要每套窗帘30-50元的安装费用。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这就是商家通常推销窗帘时不提安装要收费,但最后安装时却要收取安装以及支架、螺丝等费用。

有些在协议里面标明了,但明显有重复收费或分拆收费的嫌疑。比如在收取打制费用和安装费用外,很多还要收取啥锁边费,压园费,送货费,围布费等等乱七八糟的费用。

应对方法:

1、问清楚!总共需要哪些费用在协议里面明确,以防后期又有费用支出,导致超出预算。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总之,所谓的“陷阱”无非就是商家促进销售的手段,为了多赚钱,作为消费者,不花冤枉钱是第一位的。

了解多一些其中的门道,在议价的时候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啦,不至于花了钱成品却不尽如人意。

窗帘7大销售“陷阱”,你知多少?看了真想去卖窗帘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