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極少量造影劑冠脈介入手術,河南罕有!

冠狀動脈造影是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冠狀動脈是否狹窄,狹窄多少,它說了算!而冠脈造影中必須用到造影劑。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極少量造影劑冠脈介入手術,河南罕有!

可是,有些人因為嚴重腎功能不全等原因,無法使用造影劑卻還必須進行介入手術,怎麼辦呢?

66歲的曹大媽就受益於這項難能可貴的技術,不僅在危機情況下保住了生命,現在還恢復健康,順利出院。

大血管外科病區主任張志東在與曹大媽進行術前交流時,瞭解到,她近半年來還有頻發心絞痛的狀況。張志東主任立刻判斷出,如果貿然進行外科腹主動脈瘤手術,可能會對曹大媽的心臟極其不利。要想順利進行外科手術,首先需要通過冠狀動脈介入手術,讓心臟情況穩定下來。

事情並未完歇。在住院後的檢查中,曹大媽又被發現血肌酐296μmoI/L(女性的血肌酐正常範圍為44~97μmoI/L),尿素20.4mmol/L(正常範圍為2.0-7.1mmol/L),高出正常範圍很多。醫生詢問得知,八年前曹大媽就被發現左腎萎縮,並患有慢性腎功能不全。

曹大媽現在只剩一個腎在工作。若進行介入手術,含碘的造影劑隨時可能加重腎功能惡化,引發急性腎衰竭和尿毒症。即便兩項手術都成功也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可不手術,曹大媽的腹主動脈瘤是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破裂,而且心臟血管也隨時可能梗塞,直接危及生命。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極少量造影劑冠脈介入手術,河南罕有!

面對如此兩難的選擇,曹大媽和她的兒女們著實犯了難。

陳巖主任仔細閱讀了曹大媽以前的造影情況,又詳細詢問了她現在的病情。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極少量造影劑冠脈介入手術,河南罕有!

經過慎重的判斷後,陳巖決定為曹大媽做一次儘量不使用造影劑的手術。

手術開始後,陳巖主任藉助血管內超聲,發現曹大媽的右冠狀動脈迂迴曲折,而且還有一定程度的鈣化,在正常的冠狀動脈介入手術中也屬於難度大、風險高的類型。因為使用血管內超聲看到的是進行中的情況,實際手術時可能又發生了變化。脫離了造影影像的介入手術,對手術醫生的操作技術和手術經驗有極高的要求。

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完成極少量造影劑冠脈介入手術,河南罕有!

頭髮絲粗細的導絲在曹大媽的血管裡遊走,每一步都慎重至極。可是由於病變部位太過狹窄,陳巖主任帶領團隊使用預擴張等多種方式,導絲始終無法穿過病變部位。陳巖主任當機立斷,在使用擴張球囊反覆擴張後,僅僅在最關鍵部位注入極少量的造影劑,同時使用柔順性更好、表面更光滑的guidezilla導管,終於成功通過嚴重鈣化和迂曲的病變部位,精準地置入了支架。

手術後的曹大媽,心絞痛的症狀明顯地好轉了,同時腎功能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尿量正常,次日複查腎功能和術前一致,沒有發生任何不良反應。家屬七上八下的心也終於放下了一大半。

隨後的腹主動脈瘤手術,在大血管外科病區主任張志東的手下,也如探囊取物一般順利完成。

現在,曹大媽已經恢復健康,順利出院。

使用極少量造影劑的介入手術,為像曹大媽這樣嚴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帶來了“心”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