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告诉我们:智商高不如情商高,情商高却比不过这一点!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这部由孔子弟子门人记录的孔子的语录,体现了整个儒家思想的核心和概貌。一个人如果读懂了《论语》,眼界胸怀就像登上了五岳之巅,人生路上的坎坷都是脚下的浮云。

《论语》开篇那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可以说是中国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一句话,随时随地都可以引用出来。然而,“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的两个核心词“学”和“习”,你真的读懂了吗?

《论语》告诉我们:智商高不如情商高,情商高却比不过这一点!

知识当然是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孔子更重视的是一个人品性的培养,这是“学而时习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学习良好的道德品行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这么做,知行合一,这才是“学而时习之”

汉代的孔融是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末三国时期是北海太守,名震一方。孔融更为大家所熟知的却是他小时候的一件事“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的时候,一次和兄长们一起吃梨,他把大的都留给了的各位哥哥,自己挑了一个最小的拿起来吃了。大人问他为什么不拿个大的吃,他说:我最小,应该吃小的。

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孔融因为他良好的德行修养让曹操这样的奸雄都敬畏三分。今天我们读来,仍然让人对这个四岁的孩子肃然起敬。

《论语》告诉我们:智商高不如情商高,情商高却比不过这一点!

当今的时代,人人怕吃亏,怕落后,其实,什么是吃亏?什么是占便宜?有人能说得清吗?好多时候,看似自己亏了,但是过后再看,说不定恰好是一种收获。

尤其对于孩子,培养他良好的道德修养更为重要。我们都说孩子就是一张白纸,就是因为他天性淳朴无邪,这时候他最需要的就是道德的教养,就像一个刚出土的小树,树干长的直,才可能长成材。

具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就是一张最好的名片。这个时代,智商高不如情商高,情商高不如人品好。越是激烈的竞争,越是要靠人品。做事,拼的是做人,做人,拼的是人品。所以,《论语》第一句话就是教大家学知识先学做人。

《论语》告诉我们:智商高不如情商高,情商高却比不过这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