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有防空的功能吗?

vivo_刘阳辉

有的。

1940年躲避空袭在地铁隧道中休息的伦敦民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14条就明确规定:“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需要。”这种情况在别的国家也同样适用,且历史已相当久远,如世界上最早完成地铁建设的英国伦敦(1863年开通伦敦大都会铁路),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就被广泛作为防空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伦敦居民为躲避德国轰炸,在地铁隧道中每晚都会有大批民众在其中进行休息,天亮后再出来工作。

另像冷战中修建的部分莫斯科地铁线路,其深度更是超过80米,且配备了厚重的隔离门及生命维持系统,还可充当核掩体使用,对于一般的防空是绰绰有余的。如上图的莫斯科地铁阿尔巴特站,在修建时就充分考虑了防空需求,其深度为41米,月台长达250米,在面临空袭威胁时,容纳数千民众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此外,从武器装备的杀伤效果看,除非使用专用的钻地弹,否则对地下掩体的杀伤效果也是较为一般的。如上图就是几型钻地弹的穿深示意,其中较多使用的GBU-28钻地弹,重量约2.3吨,对钢筋混凝土的穿透能力约6米;图中最右方穿透能力达到60米的钻地弹则为GBU-57A/B,也就是所谓的“炸弹之祖”,这种钻地弹的重量达到13.6吨,只能由B-52、B-2这种大型战略轰炸机进行投放,在使用上也是相对受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