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

小鱼饼yz

1

最近接二连三的发现,在好多朋友的个人主页下面都显示了这么一句经典的话。

“—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难道大家都开始关闭朋友圈,关注内心了吗?

2

我认为不是。

发一条,删一条,其实挺累,手指操作不一定会累,但心一定非常累。

而“三天朋友圈可见”,则是把他们的需求用功能实现了而已,不用每次再删了,还能顺便光明正大的告诉别人,我没有屏蔽你哦。

3

为什么要把你的朋友圈设置为最近三天可见?

这样的问题其实非常敏感,这种问题不太好问,但是如果去问的话,估计得到的也一基本都是正面,或者中立的回答,诸如:

但实际上,真正的答案我认为一定隐藏在背后,是一些不愿意启齿的东西,一种负面的情绪,诸如:

“每天看着那个投资人,这个创业者这么牛逼,感觉自己发的东西好lOW啊,他们看到我的朋友圈会怎么想,哎呀好难受,我自己都不想看”“我感觉我以前发的东西太没价值了,你们不要看啊”“我发的内容毫无营养,那些牛逼的人一定是不会关注我的”......

4

是的,社交网络中,只是单纯发出求关注的声音是没多少人看的,但是如果表现出某种优越,并且你们爱关注不关注的姿态,才更容易获得关注。

本质上,每个人都希望UGC的社交网络,可以成为自己PGC的社交媒体。

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拥有PGC的能力,拥有PGC能力的人,在微博、陌陌、快手等等平台都是红人,获得的关注也足够,反而不是那么需要熟人圈的关注。

但绝大多数人,获得关注的渠道就这么被束缚在熟人中了,所以各种需求也就来了。

5

陌生人不可见:所有没有加好友的人最多只能看见十条朋友圈,或者一条都不能看到。

屏蔽看其朋友圈:对某些不停获得关注的人特别讨厌,爱秀爱晒,内容毫无营养,但是又不好意思删,所以有屏蔽其朋友圈需求。

不让其看自己朋友圈:对某些无法删除的陌生人,但又不需要进入自己社交圈的不让其看到朋友圈。

单独发指定可见:对闺蜜、大学同学、同事进行分组,每次小心翼翼的发送,谁能看,谁不能看。(光分组就够累的)

单独发指定不可见:虽然对对方开放了朋友圈,但有些内容是不想让其看到的,于是每次发朋友圈还可以把指定的人一个个,小心翼翼的排除在外。

阅后即焚:以前大家靠手动完成,一条条发完之后删掉或者设为私密,这样可以不让别人看到。现在有了朋友圈半年内容可见,三天可见的选项,则直接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你看,咱们的朋友圈真是够复杂的,不能够体会到足够的人性黑暗的产品经理,也一定是做不出好产品的。

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好产品,对你来说真意味着好吗?


霍冰阔落

社长认为,三天可见与国外的阅后即焚 SNAPCHA 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根据用户深度需求 所做的功能调整。并且,此类功能的调整还会有针对性地继续下去。

一个产品用户依赖度的高低就在于产品习惯的培养。当然,越好用的产品用户的接受度越高,习惯得也就越快。即用户习惯养成快,产品依赖度就高。并且,三天可见的功能是可选择功能,按需所用,不影响原有功能,最容易使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噌噌噌往上升(社长是这样的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户懒,但懒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这就是产品经理存在的理由,能让你在享受最优便利的同时又不丧失原有的良好体验。


AI财经社

注重隐私的人,可以选择不发朋友圈,“三天可见”可以为这些朋友解围,他/她没有屏蔽你,只不过这三天他/她什么都没发。真正关心你的朋友,不会非得跑到朋友圈里去寻觅你的蛛丝马迹,而那些一定要对你“三天可见”吹毛求疵的朋友,可能真的就只是“朋友圈里的朋友”。

虽然,它的名字还叫“朋友圈”,但是现在的它早已变成工作圈、亲戚圈、业主圈以及各种莫名其妙圈。每次你进到一个新群里,可能都会有不认识的人要加你为好友,估计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会有这样陌生的“好友”,所以,“朋友圈”已经不能等同于“朋友的圈子”,非得纠结人家只能“三天可见“,的确没有多大意义。


科技行者

这实在是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设置。

对于用户来说,陌生人可以查看十条朋友圈信息,而加为好友却只能查看最近三天,逻辑何在?

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读者群里做了一个小范围的调查。没想到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还真不少,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育新只读圣贤书2.0

好玩跟风有逼格

@小新

阅后即焚的感觉很酷

@简单生活

如果不随时关注我的话,会看不到精彩部分

@Hello

之前太年轻,长大后不想让人看到那些东西

我都全裸了,你却还穿着内裤,那我也只有默默地穿上

@胶皮糖2030

因为工作调动换了新的朋友圈

@张龙飞

陌生的“朋友”太多,不想让他们知道那么多

这些理由看上去竟然还有几分道理,让我无言以对。

但三天可见对我就没什么吸引力,有时反而会带来一些困扰,比如几天前在某人的朋友圈看到一条信息,过两天想起了但记不清具体,想再去查看时已不可见。

毕竟,一个产品对自己动刀,降低自己的信息强度和活跃度,还是比较少见的。

这份疑惑,一直持续到我看到《社交的尺度》这本书为止。

实验的结论也很有趣,尤其是两条关于朋友圈的结论。

在社交斋戒对情绪的正面影响中,第一条就是发生了“社交卸妆”

朋友圈的状态更新属性使我们更加看重印象管理和他人的评价,这容易带来负担,同时通过朋友圈了解他人的生活,常会产生潜在的社会比较。

这种社会比较往往会高估他人而低估自我,使心情受到损害。

而社交斋戒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

社交斋戒对情绪负担的缓解作用,还出现在朋友圈的“人情赞”和“面子赞”情形下。这种中国式社交发生得过于频繁,将加重人们的情绪负担。

这种猜测并非凭空臆想。在《社交的尺度》中,腾讯研究院明确表示要通过产品改善来逐步消解一些社交网络的负面问题清单。

社会交往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社交网络只不过是将这一需求放在了网络上,它在降低沟通成本、拓展人际关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困扰和问题,加重了现代人的焦虑和负担。


望月的博客

我总觉得,从长久的人类发展角度来看,越活到后面,人的圈子实际上会越是狭窄的。你所眼见的我,只是我想让你看到的我。

朋友圈不再用于自我真实情感的表达,又何必多此一举再给它“做新衣”。

有段时间,分析销售行业的业绩报表,单从靓丽的数字上看,交易的成单率明显的小高峰集中在晚上,仔细想来,不难理解。晚上更容易让人放松,夜幕降临,钱好像也格外好赚一些。

就像有些人累了想抽烟喝酒,或者各种各样不伤害别人行为的前提下。要承认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像他们表现的那样阳光,阳光的背后是无数的怠慢哄出来的,适当的堕落是为了可以更加快乐的展现在人前。”

其中这适当的堕落,朋友圈要分担一部分。

再比如,我夜深失眠,只能靠文字派遣心迹,这就出现了很多悲伤情绪只在深夜被输出,次日醒来,阳光升起就要被删除的有趣现象。仔细探究,这类现象,实则内在里,是一大票人“想念不能大大方方说想念”, “吐槽不敢敞开脑洞去吐槽”,“开心只敢谨慎小心说还好”的表达形式。

连在自己的地盘儿都要小心翼翼了,那么更多的情绪,还要发来干嘛呢,干脆减少更新朋友圈,打落的情绪全都烂在肚子里,随着生理反应一应排到它该去的地方好了。都是吃五谷杂粮的肉体凡胎,多重情绪反而觉得会落人话柄。

所以,贴心的张小龙团队给出了“仅显示三天朋友圈”和“仅向朋友展示半年朋友圈”的用户硬需求,一经发布,使用者便开始广泛采用。


简族

刷到有人的朋友圈是三天可见模式,总感觉又合理,又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窥探欲受到了阻抗,另一方面也觉得挺合乎常理。这些三天的朋友可能会这么想吧:

每次想到发什么朋友圈都很累,因为总会揣摩他人是什么想法和评价,收获的效果如何,那就干脆干干静静,可是完全删除不用朋友圈又显得太高冷,那就来一个三天可见吧。

每一次朋友圈都是个人私密的展示,而现在这个舞台的界限太容易变化和被陌生人闯入,我不愿意在这种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表演,那就设置三天可见吧。

不想让别人太在意我过去的所言所行,记住现在的我就行,朋友圈不是了解我的真实途径,那里只是个舞台一样的地方,有话直接发消息吧。

朋友圈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分享的平台,也扮演着一种人际展示的舞台角色。社会心理学家会把比较修饰性地发朋友圈这种行为称为“印象管理”,也就是通过自己的举动,言语,画面等信息,来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感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人在生活中都是戏精,因为表演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表演,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给被人留下一个合适、良好的印象。如果从这种角度去分析的话,“三天可见”或许是一种印象呈现的方式,可能给予你高冷的印象,可能是让你感到拒绝,可能是让你感觉这是个洒脱的人。一个行为,在这种社会剧场中展现,本来就具有多义性,要想真正了解某个人,不如来点更为真实的互动吧。


鹈鹕心理陈小康

为什么是三天可见,我个人认为,普通的热点新闻事件,其热度和讨论度都是随着时间递减的,一般来说到了第三天,人们对其的关注度就已经减弱到一定程度了。更不用说朋友圈里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所以作为一种类似信息流展示的朋友圈展示,三天也算是一个小循环了。

另一方面,有很多人发完朋友圈之后会觉得有种“没意思”的感觉,或者后悔自己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删掉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操作次数过多难免会有“戏多”之感。所以干脆设置成三天可见,你看到了就看到,看不到就算了。

总之来说,我觉得“三天可见”这个功能很人性化。


Y小姐

各类产品都想分到社交的一杯羹,包括支付宝推出的生活圈、陌陌的网红直播、小密圈的问题留存,无不是为了这个目的。

先来说说隐私(心理)

以前看到过一句话:交互设计要提供给用户足够的安全感,不能侵犯用户隐私。虽然在这个时代说隐私很可笑,但不代表人们不想要隐私,两个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比如我的朋友圈有这么一类人:每次发完内容,过不了多久就不见了,要么是删了,要么是设置为仅自己可见了。说实话,发一条删一条或隐藏一条,其实挺累的,这类人内心肯定有很多想法,而「三天可见」这个功能正好就满足了这类人的需求。即不用删除也不用隐藏,还能告诉对方:我没有屏蔽你。

为了探究这类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我特意问了一些人,为什么要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这是一个什么心态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回答:

●「往事不堪回首,我不想让别人看到我过去愚蠢的、秀恩爱的、杀马特的样子。」

●「过去的都过去了,没什么好纠结的,活在当下吗~」

●「我不需要别人的关注,保持一点神秘感挺好的。」

……等等,诸如此类的官宣。

我们来重新解析一下上面的言论,看看他们真实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每天看着朋友圈那些朋友发的高大上的东西,觉得自己发的好没品位啊,他们看到我的朋友圈会不会觉得我 out 了,赶紧清理一波。」

●「我以前发的东西好像没什么营养,要是被我中意的人看到了怎么办?」

●「不能让别人了解我太多,不然我就没了隐私了,我要让别人觉得我很神秘很牛逼。」

……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这一整段内容都在传递一个信息:人自身的矛盾心理导致了社交的复杂化。

再来说说「三天可见」的利弊关系

本来我以为「三天可见」是属于朋友圈内容「阅后即焚」类似的工作,但是仔细思考了下,发现原来这个功能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先看看朋友圈目前的一些功能:

●陌生人是否可见:未添加好友,陌生人可查看你的朋友圈十条信息,或者完全无法查看;

●屏蔽好友看自己的朋友圈:虽然是好友,但是对方无法查看自己的朋友圈状态;

●屏蔽看好友的朋友圈:在朋友圈不会出现该好友的任何信息或状态;

单独发指定可见:对好友进行分组,指定谁可以看,谁不能看。说实话,分组很累,在我有 600 个好友的时候明智的进行了分组,现在加一个就归类,让我现在就轻松了许多。然而当时还是花了将近 2 小时才分好组;

●单独发指定不可见:有时候发一些内容,不想让某些人看到,所以只能去指定谁不能看了。

……

到此其实还没说完朋友圈的功能,但是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同样一个信息:功能确实越来越复杂了。

现在的「三天可见」更是增加了产品功能的复杂性,我仔细的思考了下当中的一些变化。

朋友圈跟之前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好友量的增加,熟人社交反而变得次要了,主要的是新人或陌生人的社交。虽然人数是表象,但是它也是具备是否可控的,好比人的选择多了,就发现自己不知道如何抉择了。所以「三天朋友圈可见」反而能让这部分用户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吧。

但是反对的声音也是很多:

●某段子:陌生人都可以看到你十条信息,我作为你好友只能看你三条信息,那我删了你不是更好?

●这个功能阻断了好朋友了解你的途径,因为不是好朋友,是不会点开你的朋友圈的;(这两点我觉得还是有点片面的)

……


这些情况都预示着一个现象:即人们越来越不喜欢看朋友圈了。

为什么呢?因为朋友圈的内容大部分都没什么新意,不是分享一些无趣的链接,就是分享旅游的照片,或者是一些自以为能引人注目的生活自拍。当初我好友达到 1500 人时,一条信息随随便便就能收获至少 80+ 的赞,现在好友 2000 多人,一篇文章的链接有时候连 20 赞都没了。而就连朋友圈可提醒的小红点都可以隐藏了,这些细节是不是更说明了社交产品所面临的危机呢?

「隐私」功能一直在被优化,产品在不断提高用户所谓的安全感,而这正好跟一些人说的,现代社会无隐私可言,呈现出了两个极端。不过其实也正好契合,正是因为无隐私可言,人们才更在意隐私。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说是:

虽然每个人都有保护隐私的权利,但是从产品的角度来说,生态圈才是一个社交产品的灵魂。

最后来个大话题:人性

每个人都习惯于跟随大众潮流,即便不知道为什么。

基于数据所设计的产品或功能,也许是人们目前需要的,但绝对不是人类所必要的。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原因,所以我一直说数据可做为相对参考值,但是不能以绝对的方式来分析。

接下来我要说一个比较虚的话题:格局。

我回头看以前的自己,觉得有点无聊又有点幼稚,各种黑历史,特别影响我现在的个人形象(虽然也没什么好的形象)。毫无疑问,我那些没什么营养或者单纯发泄情绪的状态,根本帮助不了任何人,甚至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但我还是决定保留,一方面它体现了真实的我,另一方面,这让我必须明白:人长大了,就得学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我个人觉得这不是什么发不发朋友圈能决定的,即使大家每天发,其实还是重复的内容,上面也表述过了。那么回到最开始的话题:为什么社交网络的设计变得复杂了?

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大原因在于:所有的功能都是为了取悦用户的行为而设计的。

但问题是,这种「用户被动式行为」都是商业化的,我们不能从中获得什么更深刻的体验与成长,更多的反而是被肤浅的表面所吸引:时代在变,媒介在变,而不变的,还是那批不求上进的人。所以我们在社交网络中收获的往往都是无聊与失落,最后什么都没有,与最初一样,等待着另一个产品打动自己。

为什么我们会失落?为什么人们觉得毫无收获?因为你没有得到你自己预期中的成长,而成长这件事不是你去做一些简单的社交就能得到的。就连所谓的设计讲座、分享、交流会的作用都微乎其微,更别说是网络社交了。

无聊的时候,问问自己掌握某个知识点了不;

遇到问题,尝试着自己主动去解决了没;

晚上游戏时间到了,拿起书试试看能不能静下心来读下去;

作图的时候,有没有时不时拿起手机去翻阅新闻、信息;


左手套VS上帝之手

的窗口,但朋友圈沦为“工作圈”、“事业圈”、“营销圈”却是更现实的情况。如何在对外坦诚的同时,又能自我保护,这其中的“内心戏”值得玩味。


减少对自己的羞耻感

微信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刚推出时,很多人都没有在意,但使用一个月后,很多人成为这个功能的忠实拥趸。在记者的通讯录中,共有好友1200多人,逐一检索后,发现有近100人的朋友圈是“三天可见”的,他们大多是学生、初入职场的新人。而那些超过35岁的人群中,很少有人开启这一功能,甚至多数人不知道这个功能。

从用户心理上。腾讯的两款社交软件,QQ和微信定位于不同的用户,低龄和非低领。低龄化的用户心智尚未健全,社交圈简单。开心就笑、难过就哭、讨厌就骂是该年龄社交的最典型特征。


而微信用户则恰恰相反,已经过了嬉笑怒骂的年纪,做事更多的是考虑后果和影响,朋友圈的内容多为塑造自身的外在形象而不是单纯的心情发泄。 其次,从产品功能上。微信朋友圈承担着用户的日常社交和工作社交需求。但往往一方面生活和工作所对应的是完全不同的群体,从爱好到性格。所以当朋友圈面临着两难的选择的时候大多数人直接分组,什么内容对什么人可见。但另一方面,这两部分群体有部分是重合的,用户在内容公布范围上就会耗费更多的选择成本。 最后一点,用户习惯的培养。


一个产品用户依赖度的高低就在于产品习惯的培养。当然,越好用的产品用户的接受度越高,习惯得也就越快。即用户习惯养成快,产品依赖度就高。并且,三天可见的功能是可选择功能,按需所用,不影响原有功能,最容易使用户对产品的好感噌噌噌往上升(社长是这样的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户懒,但懒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这就是产品经理存在的理由,能让你在享受最优便利的同时又不丧失原有的良好体验。

沙海之音

朋友圈固然是展示自我的窗口,但朋友圈沦为“工作圈”、“事业圈”、“营销圈”却是更现实的情况。如何在对外坦诚的同时,又能自我保护,这其中的“内心戏”值得玩味。

减少对自己的羞耻感

朋友圈是用户的“自留地”,怎么使用都是个人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但“三天可见”这个新功能却让人纳闷,为什么是三天可见,不能是四天可见,或者一个星期可见呢?

或许,三天就是个虚数吧!毕竟,我们都卷入信息泛滥的浪潮,每天都处在有意无意将暴露隐私的社交生活中。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决定自我暴露的程度,当人感觉不舒服,心情不美丽,需要和他人保持距离时,按下“开关键”,就开启了自我调节模式。

这个模式很轻巧,它让我们短暂地长舒一口气,获得避风港般的慰藉。但矛盾的是,我们有权改变朋友圈展示天数了,就以为能改变自己吗?

我们设置“三天可见”,无论出于怎样合理的目的,其实都关闭了一个通道,一个用来面对自己真实情绪和状态的通道——我们或许要靠发朋友圈来宣泄情绪,但“宣泄情绪”是化解矛盾面对问题的办法吗?或许只是心理上的逃避。当我们对他人设置“三天可见”,或者你熟悉的朋友只展示三天的内容时,你是否会对自己,对他人感到一种失落?

所以,如果我们担心信息的过度分享,可以不去发布泄露隐私的内容;如果一些人真不适合窥探你的生活,你该有勇气去屏蔽他;如果我们渴望受到他人关注,也不必靠在网上打扮出一个精致的自己。这样看来,对他人三天可见,也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