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摄影如何虚化前景和背景,提升作品的空间感?

林道锐

你说的应该是景深控制问题。想拍出前景和背景虚化的效果,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1、控制好距离

这里的距离有两个,一个是镜头尽可能靠近拍摄主体,另一个是让前景或者背景与主体拉远一些。

2、通过多镜头手机拍摄

现在大部分厂家都推出了双镜头手机,还有个别的三镜头手机。这种多镜头手机都具备小景深的拍摄模式,但这个功能大部分都是通过内部算法来实现的,所以在实际拍摄中要有选择的用,不然会拍出不自然的瑕疵。

这里说的选择主要是主体与背景(也包含前景)的关系。你的拍摄主体与背景之间要有一个明显的反差才行,可以是明暗反差,也可以是色彩的反差。比如主体是红色、背景是蓝色。就是说要让手机能准确判断出哪个是主体、哪个是背景,这样手机通过算法做出来的效果才会相对真实。

比如这张照片,狗的颜色和地面就过于接近,反差小,手机就很容易判断失误。仔细看就会发现狗的边缘有很多不自然的瑕疵。

3、通过后期的技术

现在很多后期软件都具备虚化的功能,比如snapseed,但要结合蒙版功能做出来的才自然。做出的效果要符合焦平面原则。

4、通过外接镜头实现

能实现虚化效果的外接镜头有两种,一个是长焦镜头,另一个是微距镜头。


手机摄影手册

用手机摄影,尤其是单摄手机,想拍出景深效果不太容易,但如果掌握一些拍摄技巧,配合一些“手机外挂”,用手机也能拍出漂亮的景深效果。

  • 比如:下面3张是小月手机拍摄

1-手机直接拍摄:


2-手机+外接长焦镜头拍摄:

3-手机+外接微距镜头拍摄:

上面几张应该符合楼主所说的“虚化的背景或前景”效果,具体用手机怎么能实现景深效果,下面小月就拿上面三张景深效果,分享一些拍摄体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镜头尽量靠近主体:

第一张图片,是直接用手机拍摄,仔细看会发现,前景的梨花很清晰,而后面是浅景深效果。

  • 这也是手机拍出景深效果的小技巧——镜头尽量靠近拍摄主体,这样后面的背景就会虚化。(比如下面两图对比)

二、手机+长焦镜头拍摄:

因为我们现在很多手机是定焦,没办法调焦距,而手机外接长焦就弥补了这个缺憾。

  • 下面两张对比图

同样的场景,小月分别用手机直接拍,又用了长焦镜头拍摄,不难看到两张的区别,用长焦镜头能拍出很美的虚化背景。

  • 下面这个是小月自己用的长焦镜头,某宝上有很多,搜索“手机型号+手机长焦”能看到好多款,目前18倍焦距的较多,价位在100-200左右就可以了。

三、手机+外接微距镜头

手机+微距镜头,能拍出很赞的景深效果。

手机拍微距,没什么太多技巧,想拍出景深效果,在选择拍摄场景时,选对主体,然后尽量靠近,这样自然就是前景清晰,背景虚化。

当然,如果背景本身有空间感,拍出的照片也自然有很美的虚化效果,比如下图(主体后面是一条小路)

  • 下面这款是小月自己用的“广角+微距”二合一镜头,上网有很多,价位100-300左右就能达到一定效果。


手机党拍

要通过虚化前景和背景提升作品的空间感,可借助绘画透视原理构图拍摄,提升作品的层次感,达到空间感更强的效果。下面以本人的手机拍摄作品简答举例说明。

一、空气透视法产生空间感

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拍摄中为了突出主体,往往采用大光圈的拍摄方法,表现近处主体清晰,远处背景模糊的画面,恰好符合绘画中的空气透视法原理,即是越远距离的物体越模糊,画面产生虚实变化和色调深浅变化等。

拍摄时手机靠近主体,采用大光圈,点击屏幕主体对焦,背景达到虚化效果。如上图的小沙弥,假如没有采用虚化背景的功能,小沙弥会淹没在繁花似锦的背景中,画面过满,自然欠缺空间感。


背景虚化需要注意虚实的比例:

虚化背景突出主体,虚实结合产生空间感,构图时需注意画面主体和背景的比例,比例失调,难有空间感,如下图的玫瑰,尽管背景虚化了,但前景主体过满,导致毫无空间感可言。

此时,要运用国画留白的原理,给予画面更多的虚化背景,如下图,蜿蜒的小路也起到了延伸的作用,有了纵深感,空间感一下子就有了。


二、纵透视产生空间感

虚化前景突出主体:

这个拍摄方法可以借鉴纵透视,即是远的物体在近的物体上面,拍摄时手机尽量靠近前景的物体,对焦后面的主体,前景便能达到虚化的效果。构图时需避免主次不分,如下图,前景虚化的波斯菊几乎占了一半画面,喧宾夺主。

前景既然是绿叶,起烘托的作用,必须让它点到为止,可采用透视原理中的近缩法,有意缩小近部,防止近部透视正常而挡住远部表现

,如下图,层次感马上就出来了。


三、线性透视产生空间感

近大远小:

针对数量多的同一品种的物体,拍摄时可利用透视近大远小的原理产生距离感,如下图的银柳枝,平拍的话就是一个平面,毫无立体感,采用了俯拍,手机镜头对焦上方的银柳芽,上面的清晰,下面的虚化。

从上到下,由大到小,虽然整个画面都是银柳枝,但主体产生了大小的变化,从实到虚的变化,从而产生了空间感。


拍摄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拍摄方式才能产生空间感,如下图,采用平拍,手机直接立在木条上,前景虚化的木条虽略为夸张,运用了近大远小的方法,不但有视觉冲击,还通过木条的引导线体现出画面的纵深感,空间感一下就有了。


要让作品空间感更强,主体不能占满画面,需要留白,或通过虚化体现出主体重,前景或背景轻的效果,才能呈现出更强的空间感。



梓见拾影记

近两周春暖花开,所以和花相关的照片拍的会多一些,那就用花儿这个题材来一起聊聊关于手机摄影如何虚化,提升空间感。

先聊聊如何虚化,对于手机,特别是单镜头手机,如果你通过外置微距或者长焦镜头,是很容易获得虚化效果的,如果没有这些外设,那么就是离被摄物体要足够近,只要还能对焦,就尽量近一些,虚化就好一些。

上图为手机微距镜头拍摄,可见景深很浅,背景很虚化。

上面这张,没有使用任何外置镜头,但花的背景很虚化,主要是拍摄是离这朵花足够近,而背景又比较远,就很容易形成这个效果。


虚化的方法解决了,那空间感呢?怎么拍摄?

我个人理解空间感就是前后有层次,能感受到立体的空间,而非一种平面的感觉。

层次差异

拍摄的内容并非只有前后两个平面之分,而让照片中的物体有近有中有远,配合虚化技巧,形成不同程度的虚化,从前到后,有明显的过渡。下面这张照片上半部分很清晰,属于本照片的主体,而稍微往下的枝干和叶子,比主体模糊一些,在往后属于虚化的比较厉害的背景,这样三个层次叠加在一起,空间感比较明显。


颜色差异

通过背景虚化,突出主体,但背景的颜色要与主体有一定的反差,这样不但主体轮廓更清晰,而且由于颜色的衬托,让前后的纵深感更强。如下图。

比例差异

通过背景虚化,突出主体,背景虽然虚化,但也能看出具体的内容,虽然存在感不如前景,但因为背景的内容,让前景更加突出。并且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不成比例,更能让人体会到空间的距离,从而产生空间感。如下图。

前景虚化

通过前景的虚化,可以衬托出主体的位置,让你能感觉到他们不在一个平面上,从而突出空间感受!如下图拍摄时,故意在左侧较近的一片叶子作为前景并一定程度的虚化,让主体有向里的空间感受。

近大远小

通过近大远小,感觉出并非平面,利用虚化效果,让空间有一定的层次。如下图,近处的花儿很大很清晰,处的花儿很小模糊,并用一条小路引导视线到远处,让人第一感觉就是这张照片很立体。


我个人以花草主体简单总结了一些关于背景虚化及提升空间感的方式,并不复杂,是日常拍照中比较常用的方式。简单使用便可学会要领。


游梦人Dream


两张图片教会你怎样虚化前景或背景,提升作品的空间感。

第一、熟练掌握手机相机的光圈应用。

智能手机与单反相机一样,也有光圈、快门,虚化背景或者前景,光圈的大小取决定性作用。我们在拍摄时,无论你想让前景虚化还是想让背景虚化,你都要打开手机相机的最大光圈。如下图所示,黄色的圆圈就手机相机的光圈符号,点击它呈黄色后即打开了最大光圈,不用它的时候再点击它呈白色。

最大光圈打开后,我们拍摄作品时就根据自己的需要取景构图,合理利用前景或者背景,对焦,按动快门就是了。

第二、对焦点对到哪里很关键。

打开了大光圈,构图完成后,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拍摄意图,合理地应用前景或者背景,把对焦点设置到在拍摄的主体上,最好采用触摸式对焦的方法,用食指轻轻点触要让它清楚的地方,使它完成精准对焦,由于大光圈的作用自然就虚化了背景或者前景。

如上图图一所示,我在拍摄时把花朵设置为前景,对焦点放到大楼上,这样前景的花朵虚化了而大楼是清晰的。

上图图二是同一个景别,我把花朵作为拍摄的主体,把大楼作为被拍摄的背景,将对焦点放到花朵的花蕊上,花朵清楚了,远处的大楼就虚化了。

合理的应用好前景背景的虚化,有效地增加了物体之间的空间感,虚实对比,排除了许多杂乱元素的干扰,使得画面干净整洁。


浪击天鸭

一款VSCO软件直接解决


看了下几位大V的回答,都是很好的回答。那我也就不班门弄斧,就讲个好用又方便的方法吧。



我想很多人一定用过这款VSCO的软件,拥有着上百种精选滤镜供选择,还有VSCOX社区联结着全球摄影爱好者,也能订阅每个月官方的推荐学习新的技巧。




不过,大多人都认为这就只是后期修图的软件,一直都忽略了软件本身自带的摄影功能。


让我们来看看,自带的相机功能能做些什么。

上面这张图,就是我手持手机,用VSCO自带相机拍摄下来的照片。整个画面模糊,留下后面天坛以及观赏的一家人。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虚化可以隐藏掉一些瑕疵,留给更多的遐想空间。




倘若我直接拍摄,而没有使用虚化,那跟其他游客照没什么两样了,以及拍摄清楚未必是好处,画面中的三个人每个人都有挂包,看起来和画面十分不和谐。




而这样的照片,你无法通过手机自带的相机功能做到,所以我用到了VSCO,看一下操作步骤。


如何开启虚化



打开软件后,你就可以看到在最上方有一个方格中间带圆的按钮,直接点击这个或者直接下拉即可开启相机功能。





可以看见,VSCO不仅可以拍照,也可以右滑拍视频。要想开启虚化功能,点击最右边的+号即可开启。



首先,看一下0.0效果,我把瓶子就放在离手机很近的位置,这时候水瓶清晰可见。



拉高到0.8,水瓶往前移远,水瓶清晰可见。



但1.0,我把水瓶移到近的位置,整个水瓶模糊虚化。



可以得出,这里的0.0-1.0其实就是我们拍摄主体的位置,0.0要想清晰那么就要离得很近,离得越远数字越大,但离得超过一定距离后,画面依然是模糊。




假如密拍摄远处的主体,不管你是0.0还是1.0都是模糊的,0.0虚化的效果比1.0的虚化更严重。




上面的那张图,我用的就是0.0拍摄到的效果。附上一张我用手机自带的live photo 拍的另一张。



霖源

关于照片虚化的理论知识,各位大神已经说了够多。对于手机摄影而言,根据拍摄的物体和作者想表达的主题来定义照片的风格,虚化无非是要突出主体,那么首先需要虚化的背景要简单,这样可以减少手机镜头在处理主题边缘时出错,造成所谓的“花边”。其次,后期软件也能帮大忙。话不多说,看图!

器材:iphone7plus

后期软件:Snapseed

尤其推荐一款景深虚化app:Tadaa SLR


李梓墨他爹

前景和背景的虚化,都属于“小景深”,要实现小景深效果,无外乎采用大光圈、长焦距和近距离等方式。在手机摄影中,也可以通过类似的办法来适度地实现虚化。


请注意,这种虚化只是适度的,效果不可能像照相机那么好。


第一,使用手机上的长焦端进行拍摄

第二,尽可能地靠近主体

第三,让主体和背景之间的距离更长些,虚化效果就会更加明显一些

第四,如果手机上有大光圈功能,可以试着用一下


鹰眼小组


高处宜赏景

这要看手机的摄影功能了,老的手机不用说是不支持大光圈的。我这张照片是上周六在洛阳农村旁随手拍的,华为meite10拍摄,很简单调整大光圈模式,再手动调至最大光圈出来就是这个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