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中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此人功蓋郭嘉

官渡之戰,袁紹七十萬大軍,糧草充足,更有地理優勢,相反曹操只有七萬軍隊,而且糧草將盡。從條件來看,袁紹擁有壓倒性優勢,但在曹操謀士們的一系列運籌帷幄下,幾乎不可能戰勝袁紹的事,曹操集團卻辦到了。

郭嘉、荀彧的謀略雖佳,在官渡之戰中也僅是在一隅突出,而有一人卻全程參與了官渡之戰,且在官渡之戰前中後的每一環節都有傑出表現,只是囿於其個人性格因素、後人偏向對郭嘉、荀彧的推崇熱愛以及後世的忽略,使得其奇策卓識不盡為人所知,這個人就是荀攸。

觀其荀攸一生更是頗多傳奇色彩。 早年在京師,密謀刺殺董卓,結果事情敗露,下獄。何顒被殺,荀攸安然自若。後來適逢董卓身死,荀攸出獄。 之後荀攸本來要去蜀郡,因道路不通留在荊州,後來入曹操麾下。

從此,荀攸,料敵機先,算無遺策。 水淹下邳破呂布,奇襲白馬斬顏良,誘敵深入殺文丑,任用徐晃劫糧車,攻心為上收張郃,離間之策擊二袁……在曹操統一北方時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還有一個類似小說裡的情節,荀攸曾經有十二遺策,可惜鍾繇沒整理完就去世了,所以失傳了。陳壽說他和賈詡,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張良陳平般的人物。講真我覺得這個評價對應得很中肯,不僅評價到了能力,也評價到了行事風格。

官渡之戰中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此人功蓋郭嘉

一、官渡之戰前期:設計擊斬顏良,看穿破文丑之謀

許多人都熟知關羽斬顏良的事蹟,而在正史中,關羽之所以能夠快人一步、出其不意地擊斬顏良,背後和荀攸的謀劃有關。

《三國志 武帝紀》(“二月,紹遣郭圖、淳于瓊、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紹引兵至黎陽,將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說公曰:‘今兵少不敵,分其勢乃可。公到延津,若將渡兵向其後者,紹必西應之,然後輕兵襲白馬,掩其不備,顏良可禽也。’公從之。紹聞兵渡,即分兵西應之。公乃引軍兼行趣白馬,未至十餘里,良大驚,來逆戰。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遂解白馬圍,徙其民,循河而西。”)和《三國志 荀攸傳》(“後從救劉延於白馬,攸畫策斬顏良。”)都將官渡之戰前期擊斬顏良的功勞歸於荀攸的妥善謀劃。

從史料記載中可以看出荀攸謀劃大抵分為三步:第一步,分析敵我力量,荀攸看出敵我力量差距較大,因此必須智取不能硬拼。第二步,採取部分牽制加輕兵突襲,用一部兵力迷惑、誘導和牽制袁軍大部,再派遣輕兵迅速開赴袁軍疏於防範的白馬。第三步,出其不意直撲對方主帥,破壞袁軍的指揮中樞。

實踐證明,荀攸的這一謀略得到了很好的效果,袁軍大將顏良授首,袁軍鋒芒大挫。

官渡之戰中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此人功蓋郭嘉

除了設計斬顏良,在官渡之戰前期,荀攸亦看出曹操在延津的誘敵之計,此役曹軍陣斬袁軍大將文丑。

《三國志 荀攸傳》載:“太祖拔白馬還,遣輜重循河而西。袁紹渡河追,卒與太祖遇。諸將皆恐,說太祖還保營,攸曰:‘此所以禽敵,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輜重餌賊,賊競奔之,陳亂。乃縱步騎擊,大破之,斬其騎將文丑,太祖遂與紹相拒於官渡。”

而類似的記載在《三國志 武帝紀》(“紹於是渡河追公軍,至延津南。(曹)公勒兵駐營南阪下,使登壘望之,曰:‘可五六百騎。’有頃,復白:‘騎稍多,步兵不可勝數。’公曰:‘勿復白。’乃令騎解鞍放馬。是時,白馬輜重就道。諸將以為敵騎多,不如還保營。荀攸曰:‘此所以餌敵,如何去之!’紹騎將文丑與劉備將五六千騎前後至。諸將復白:‘可上馬。’公曰:‘未也。’有頃,騎至稍多,或分趣輜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馬。時騎不滿六百,遂縱兵擊,大破之,斬醜。”)中亦有體現。

從上述資料中可以看出,荀攸設計斬顏良,為曹操在官渡之戰前期積累和鼓舞士氣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計策的成功也駁斥了袁軍難以戰勝論調,為曹操軍如何在接下來的戰役中巧勝袁軍提供了經驗。

二、官渡之戰中期:獻計燒燬敵糧,接納張郃歸降

袁曹官渡之戰至中期,雙方僵持不下,曹軍糧草不濟,利在速戰,此時急需尋找攻擊袁軍的突破口,根據《三國志 荀攸傳》的記載:“軍食方盡,攸言於太祖曰:‘紹運車旦暮至,其將韓猛銳而輕敵,擊可破也。’太祖曰:‘誰可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渙邀擊破走之,燒其輜重。”荀攸便是在此關鍵時刻向曹操提出襲擊袁軍糧草輜重的計策的。

此役中,荀攸不僅看到袁軍糧草的供給上存在漏洞,同時還能推薦合適人選擔任襲擊敵方糧草輜重的重任,說明荀攸不僅能洞察情勢,還懂得選人用人。而首次襲擊袁軍糧草輜重成功後,也為曹操襲擊烏巢提供了方向、積累了寶貴經驗。

此後,許攸來降,建議曹操偷襲烏巢,眾人皆疑,根據《三國志 武帝紀》(“紹謀臣許攸貪財,紹不能足,來奔,因說公擊(淳于)瓊等。左右疑之,荀攸、賈詡勸公。”)和《三國志 荀攸傳》(“會許攸來降,言紹遣淳于瓊等將萬餘兵迎運糧,將驕卒惰,可要擊也。眾皆疑。唯攸與賈詡勸太祖。”)的記載,只有荀攸、賈詡力勸曹操迅速行事。

官渡之戰中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此人功蓋郭嘉

【賈詡】

而偷襲烏巢,不妨視為襲擊韓猛糧草輜重隊的翻版。

在曹軍成功襲擊烏巢後,袁軍大將張郃因遭到自家謀臣的譖害憤而投降,留守的曹洪不敢接受,亦是荀攸力勸後才接納張郃。

《三國志 荀攸傳》載:“(張)郃之來(降),(曹)洪疑不敢受,攸謂洪曰:‘郃計不用,怒而來,君何疑?’乃受之。”官渡之戰中期,荀攸的謀略打開了曹軍擊敗袁軍的突破口,打破了兩軍僵持的狀態,將曹軍之被動化為主動,對曹軍取勝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官渡之戰後期:力主先定北疆,分析劉表情勢

官渡之戰後期,袁紹之子退守北方,眾人以為袁氏已不足慮,可先平定荊州劉表。而荀攸卻力排眾議,《三國志 荀攸傳》載:“明年,太祖方徵劉表,譚、尚爭冀州。譚遣辛毗乞降請救,太祖將許之,以問群下。群下多以為表強,宜先平之,譚、尚不足憂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劉表坐保江、漢之間,其無四方誌可知矣。袁氏據四州之地,帶甲十萬,紹以寬厚得眾,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業,則天下之難未息也。今兄弟遘惡,此勢不兩全。若有所並則力專,力專則難圖也。及其亂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時不可失也。’”

荀攸清晰的看到,袁氏在北方的根基牢固,當藉此勝利之機、袁氏兄弟不合之時一鼓作氣平定北疆,這樣才能清除後顧之憂。同時,荀攸也看出劉表並無雄心,難以在短時間內對我構成實質威脅。荀攸的眼界可謂深遠,而最終曹操的實踐也證明了先定北疆,掃除後患是正確之舉。

在平定北疆期間,荀攸還力主曹操接納袁譚投降,《三國志 武帝紀》載:“(曹)公之去鄴而南也,譚、尚爭冀州,譚為尚所敗,走保平原。尚攻之急,譚遣辛毗乞降請救。諸將皆疑,荀攸勸公許之,公乃引軍還。”此時,荀攸和曹操都看出可以夠利用袁譚和袁尚之間的嫌隙使二人相爭,讓曹軍最終坐享漁翁之利。

而《三國志 武帝紀》裴松之注引《魏書》的一段曹操的自敘,也表達出此時曹操對劉表和二袁之間利害的分析:“我攻呂布,表不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為後圖。譚、尚狡猾,當乘其亂。縱譚挾詐,不終束手,使我破尚,偏收其地,利自多矣。”從曹操的分析中,也可看出荀攸的判斷是準確的。官渡之戰後期,荀攸的戰略眼光長遠,力主先定北疆,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官渡之戰中誰才是曹操的第一謀士?此人功蓋郭嘉

設計斬顏良,挫傷袁軍銳氣;獻計燒燬敵糧,打開了決勝的突破口;力主先定北疆掃除了後顧之憂。荀攸的謀略在官渡之戰中可謂環環相扣,每一次都能擊中要害,足見其過人的韜略。

但荀攸其人在官渡之戰全程表現優異,最終卻並不如同期的荀彧、郭嘉亮眼,原因在於荀彧、郭嘉在其謀略過程中一直是主角,而荀攸在官渡之戰的過程中只是獻計人,決策人是曹操,執行人是其他武將(如,斬顏良的是關羽,燒敵糧的是徐晃),因此荀攸的角色容易被忽略。

加之荀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征伐,常謀謨帷幄,時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不外露的個性讓荀攸顯得頗為低調。因此荀攸在官渡之戰中的功績雖大,但不常為人所樂道。

但不可否認,荀攸之謀環環相扣、針對性強,對官渡之戰全程把控,其韜略絲毫不遜色於同時期曹操陣營其他優秀的謀臣。荀攸是官渡之戰當之無愧的軍前謀主。

曹操也評價荀攸: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真可謂是大智若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