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是什麼?

中華萬年無期

我個人總結了一下,儒家文化思想有三個缺陷。第一個,儒家永遠開不出憲政,第二個,儒家迷信個人能力,寄託希望於君主的賢明,第三個,儒家類似於宗教,過於強調個人道德,形成道德原教旨主義,最終不利於社會發展。

第一,儒家開不出憲政。這個我不寫,寫了會怎麼樣?所以,過天再說。

第二,儒家迷信個人能力,也就是寄託希望於國家被一個賢明的聖王統治。儒家非常希望這個聖王有儒家的思想道德,最好是由孔子這樣的人來治理國家。這個君主要能夠維護儒家的利益,也就是給他們官做,以儒家思想治理國家。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社會等級秩序不能亂,大家各守本分,不能逾軌。用禮來強調和固化這種社會等級,所以儒家特別重視禮。為什麼儒家重視厚葬,厚葬其實也是一種禮,強調突出的是死者應該享受到什麼樣的等級待遇,所有的人都應該在等級制度下循規蹈矩,不能隨隨便便的做超出自己身份的事情,也不能胡思亂想。為了不讓人胡思亂想,就應該提倡人民學習詩,用文學修養來消磨意志。而一個偉大的,符合儒家理想的賢明君主,應該通過文學修養來鞏固自己的信念。

第三,儒家迷信道德原教旨主義。儒家後來實際上把道德提高到虛偽的層次,道德的功能被神話了。在他們看來,道德是決定國家生死存亡的核心,一個官員如果不能成為道德楷模,即使能力再高,也不能任用。所以,為了標榜自己是道德聖人,很多儒家信徒把自己偽裝起來,甚至在親人死後十幾年都不結婚,就是為了顯示自己的道德是如此的高尚,卻對施政為民毫無興趣。這樣的道德原教旨主義,實際上讓整個官場成為一個道德的表演場所,真正幹實事的人卻寥寥無幾,這自然不會讓國家有益。


懷疑探索者

儒家文化的創始人是孔子,儒家文化對中華民族影響深遠,毫不誇張地說人們的道德觀、自我約束力,皆緣起儒家文化。隨著時代發展,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逐漸暴露出來,有書君認為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輕視婦女,宣揚“男女授受不親”。


人類社會最早的時候男女平等,隨著母系社會逐漸走向父系社會,男女之間才出現了不平等現象。雖然儒家文化不是延續了兩千多年男尊女卑思想的始作俑者,但儒家文化在輕視婦女的推廣方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孔子的“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的流毒至今都還在某些地區蔓延。


有些地區為了生兒子不惜把女兒送人甚至遺棄,有些單位男女不能同工同酬。



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被後人尊為“亞聖”的孟子在他的《孟子•離婁上》中就明確宣揚“男女授受不親”,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這是壓抑人性,違背天性的限制。到了宋代,程朱理學用“存天理天人慾”的觀念禁錮人的思想和創新能力。有書君認為扼殺中華民族創新能力首推儒家文化的影響。


二、提倡等級制度,宣傳“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這種論出生、論血統的倫理思想從哪裡來?有書君認為源頭在儒家文化。至今所謂的“寒門難出貴子”的論調,其本質也是儒家文化等級思想的泛濫。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就是儒家文化提出的等級制度的鋼領。“三綱”理論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而且這種 劃分是與生俱來的。提倡“為人臣不忠,當死;言而不當,亦當死”,後來甚至發展成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王不管多麼荒唐,作為臣民只有忠心的職責,絕對不能夠進行任何形式的反對,更別說批判了。



這種荒唐的政治理念,造就了不平等的社會。人們稍有反抗,儒家文化就用“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來愚弄大眾。使得人民只能乖乖聽從剝削壓迫,還對統治者叩首謝恩。


三、強調道德的威力,相信“人人能成為聖人”。


儒家文化崇尚道德俢身,這本是好事,但真理再向前走一步就是謬論,以個人的修身克己來代替法律法規的約束和制裁,在經濟發展和道德修為還沒達到的情況下,是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大同社會的。但儒家文化卻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給每個人設定了極高的道德標準,要求人人成為忠孝仁義的道德聖人。


這是一種很難達到的做人標準,於是有些人就只好表面一套,背地一套,實施“顯文化”和“潛文化”。“顯文化”是孔孟之道,冠冕堂皇,在臺面上要求別人。而“潛文化”有厚黑文化、痞子文化、犬儒文化、遊民文化、拜金拜權文化,雖然難於啟齒但卻在暗中大行其道。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的高育良、祁同偉等之流就是“潛文化”的踐行者,他們的人格是分裂的,最後越走越遠,走向了人民的對立面。


儒家文化雖然有缺陷有不足,但也有很多精華,關於學習的態度,學習的方法等等,有很多在現在也具有重大的意義,我們要本著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對儒家文化採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與時俱進。




有書共讀

儒家文化的缺陷與不足當然很多。

一,對穩定系統的保持。

儒家通過外“禮”(秩序、規矩、尊上)內“仁”(愛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達到。這是孔子的核心。曾子強調“孝”(順從),孟子強調“仁政、民重君輕”。到董仲舒則搞成“君權天授”型的,絕對權威與控制。朱熹提倡“存天理、滅人慾”,走向“克己”(抑制自我、極端道德)的極端。共性是“單方面妥協”。

儒家也是不斷變化的,變化來自外部的需求。儒家對穩定系統的保持,內外的手段,都是“靜態”的、“強制性”的,“人治”的,維護“君”的,“單方面妥協”的,一旦“君”無限進而“民”無限退,單方面的“妥協”就會消失,就會出現“更朝換代”方式,導致穩定與平衡的破壞。然後,再重複,週而復始。

二,不重視“法”。

三,崇文抑武。導致漢民族“女性化”。

四,不重視邏輯。

五,不尊重生命。孔子一上臺,就誅殺“少正卯”,理由奇葩。

六,清流治國。不思進取。

七,思維封閉,重道輕技,重腦輕農,重上輕下。


urna風之度0

我是一個堅定的儒家思想的信徒和支持者,但是我願意以客觀理性的精神,去分析儒家思想存在的弊端。因為按照儒家思想的實事求是的精神,對儒家思想的弊端視而不見不是正確的態度,看見了而不去摒棄弊端取其精華,也不是正確的態度。儒家思想在他產生後的2000多年中,極為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治理,極為深刻地影響了中國社會傳統的價值觀,極為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精神境界和行為方式。

儒家學說在產生以後,先後有孔子、孟子、荀子的先秦儒學,有董仲舒的獨尊儒術和天人合一思想,有韓愈的道統說,有北宋周敦頤、二程、張載和南宋朱熹的理學,有陸九淵、王陽明的心學,有顧炎武等人的經世之學等。所以,儒家思想並非是一成不變,他的好多原始的教義,在歷史的洪流中,被不斷沖刷,不斷改變。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必然會有旁逸斜出的枝葉一樣,儒家思想在長期的發展中,也滋生了一些弊端,也曾經在近代讓中國錯過了大航海時代的地理大發現,蒸汽機時代的工業革命等,讓領先了近2000年的中華民族,走向敗落和落後。雖然儒家學說並非是造成中國落後的罪魁禍首,我們也不能把中國落後的所有黑鍋都由儒家來背,但是,客觀的講,儒家思想確實有一些弊端,需要我們去正視。我們說儒家思想存在弊端,並非是要拋掉代表中國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而是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儒家思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愛一個人,就要讓他更完美!

那麼,儒家思想到底有什麼弊端,需要我們去正視呢?

1.學而優則仕的觀念,造成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官本位觀念盛行。孔子提倡學而優則仕,這個理念本身沒錯,但是發展成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發展成讀書人整天孜孜以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為官為上的觀念,就不對了。孔子曾經嘲笑想學習農業的樊遲,告訴他,種田仍然免不了餓肚子,要是學習,做了官,就有俸祿了。孟子強調社會分工,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是一種很科學很理性的社會分工學說,但是在長期的發展中,這種社會分工的思想,卻發展出了嚴密的官僚等級制度,官大一級壓死人,縣官不如現管等觀念,造成了中國社會事事都講級別的現象。從對人的稱呼上,就可以看出來。為了讓人有面子,副科長就叫科長,副處長就叫處長,這不是客氣而是官本位觀念的明顯體現。

2.過分強調家長制,沒有決策的民主化,就沒有決策的科學化最後造成制度上的腐敗。中國社會本質上是宗法制社會,宗法制社會的最重要特徵,就是家長最大。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孔子提倡三綱,孟子提倡五常,這實質上是把家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宗族,最大的是家長,在國家,最大的是國君。最後造成封建獨裁,沒有民主。

3.儒家思想過分強調道德修養,在社會治理上強調德治為主法治為輔,這實際上造成了德治無德,法治無法。儒家思想是最強調道德修養的學派。馮友蘭先生說,儒家的最大任務就是修德成人,成就高尚的道德,這本身並沒有壞處,但是過分強調德治而忽略法治,這就造成了整個社會在制度層面的缺失。孔子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孟子說要內聖外王,子自我反省。這種道德理念固然可以培養出正人君子,固然可以培養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但是在整個社會層面,由於過分強調自律,過分強調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讓他律沒有生存的土壤。儒家在性善論思想的指導下,形成了泛道德主義。事實證明,道德只能管人的上線,而法治管人的底線。儒家學說只有上線的提倡,沒有底線的限制,最終造成中國傳統社會嚴重缺乏法治思維。

4.儒家思想過分強調個人在集體中的遵從的地位,抹殺了人的個性,從而使整個中國傳統社會創新力量不足。在宗法制的背景下,儒家思想強調義利之辨群己之辯,強調個人在集體中,要守規矩做貢獻,從而嚴重製約了個人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儒家思想是禁慾的思想,特別是宋明理學,要求人們清心寡慾,甚至存天理滅人慾,極大地遏制了人格獨立和人的自由發展。

5.儒家思想過於強調現實主義,強調人文知識,忽視自然科學。缺乏理性的科學精神,把科學發明視為奇技淫巧,造成中國傳統社會科學精神不足,造成了近代中國大大落後於西方。我們曾經的四大發明,大大推進了西方的文明歷程,而在我們中國傳統社會,羅盤被用來算命,紙張被用來寫八股文,火藥被用來放炮仗煙花等。這就是缺乏探索精神和科學精神的明證。

當然,說儒家思想有那麼多弊端,並非意味著我們要割斷我們文化的血脈,而是為了清除中國文化中腸梗阻,以更好的傳承和發揚中國儒家文化。愛他,就是要對他狠一點!


好玩的國學
  • 法家:聖德無上限
  • 儒家:作人有底線
  • 道家:大道無下限

在說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時,我們首先要明白,華夏文明的價值觀是儒、法、道三面一體的

說儒家前,先說偉光正的法家

法家,和今天的法律有一點點關聯,卻有很大不同。

法律的特點是一旦觸犯,就有懲罰,法家的高度自律有那麼點意味,一旦觸線,就是錯的,但法家的這條紅線很高,類似嚴苛的戒律。

歷史上哪個朝代最喜歡用法家?

秦朝。

隨便拿一條出來,今天的人都得哭。

比如,“夫為寄豭,殺之無罪。”

寄豭為淫亂的意思,丈夫出軌,妻子殺了丈夫無罪。

再比如,“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者同賞,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知道有人作案,如果被查出知情不告,腰斬,知情不告就腰斬了,嚇不嚇人!

這還是法律嗎?這簡直是人人都成偉光正的節奏。

再隨便看一下,韓非子的名言。

治民者,禁奸於未萌。——《韓非子·心度》

“禁奸於未萌”,這簡直可怕啊,大概就是一旦民間有什麼風吹草動,統治者就要使用手段去扼制了。有沒有想起明朝的錦衣衛?

說韓非子是權謀術,根本沒這回事。

《韓非子》一書就是在書寫,人的上限可以有多高。

正因為做不到,所以有時往往流於表面的偉光正,而韓非子卻是打從心底認為人人都該追求上限。

這和跟韓非子的出身和師從有關。

韓非子出身貴族,他師從荀子(荀子提出性樸論,認為人可以教育改造)。

可以說,韓非子是把荀子那套後天改造教育論,變本加厲,或許適合貴族,絕對不適合老百姓。

比起偉光正,儒家真的只能算底線。

以上,比起法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儒家,實際強調的是作人底線,社會的基石。

雖然,我們看電視劇,或者翻開縣誌,會看到鄉紳們的借儒家名義施行私刑,比如出軌浸豬籠,比如家法禮教。

但那些,其實是違背儒家本意的。

今天有很多研究儒家的學者,可能考據很強,但思想上就未必有多出色了。

這些學者甚至不知道儒家背後所體現的是民本主義,才會鬧出“婦女迴歸家庭”這樣違背歷史潮流的笑話。

民本主義,很容易被當成是集體主義。

集體主義,考慮大多數利益,無差別的少數服從多數,簡單而機械,容易造成個人的壓抑。

那民本主義和集體主義,有什麼區別呢?

民本主義,注重的是民生基礎。

簡單來說,儒家看重老百姓的基礎生存利益,但也僅僅是管到這個層面為止了。

這就好像父母管孩子,大多數父母,只能管孩子吃飽穿暖,基礎教育,至於孩子個人怎麼發展,其實家長是很難管住的,尤其是老百姓家的孩子。

所以,儒家是特別喜歡用家庭來做比喻的。

所以儒家的政治,也可以叫做底線政治,基礎民生政治。

比如,老百姓有沒有衣服穿,有沒有房子住,有沒有遵守一些基本的禮儀,諸如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父母是否愛護子女,子女是否孝順父母等等等……

而民生基礎,也會有一個順位,這個順位是,上位者、長者必須先是底線楷模,然後下位者、晚輩再跟從。

簡單來說,領導、長輩得先有領導、長輩的樣子,有作人的底線,再來讓百姓或者晚輩來跟從。

所以,儒家的民本主義,簡單再簡單,就是兩條。

  • 注重基礎民生
  • 注重以長帶幼的序位

綜上,雪心在強調一遍,儒家給出的準則,很多是關於一個人的作人底線,起碼的作人原則,也是構成人類社會的基石。

在瞭解儒家是底線文化這一點後,再來看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

1.過於強調底線,以致於後世把底線當成上限。

這一點,老子和莊子都有過評價。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莊子的《漁父》篇,通篇都在取笑孔子做無用功。

實際上,當孔子被捧上聖壇的那一刻,他《論語》中談及的一些作人底線、原則,也變成了一種“聖規”。

好在西漢人民是被大秦律法摧殘過的,所以知道儒家對人的要求並不苛刻。

比如說,儒家認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這句話出自《中庸》,是說,是人,就都有七情六慾,但人的七情六慾不能失控,不能危害傷及他人,必須要中(不偏不倚,出自真心)、要和(要適度,不能失去理智,做出過份的行為)。

所以,雪心常會覺得,儒家都是在說一些正確的廢話。

2.以基礎民生為單一的治國理念,容易產生懈怠。

在過去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為啥中原王朝特別能受周邊國家百姓的愛戴?

因為中原王朝思想,說穿了就是愛護百姓,注重老百姓的生存狀況。

這在當時,這種思想不僅先進,還有相對先進的衣食住行技術,可以說,哪個地區接受儒家思想,哪個地區的老百姓就有福了。


也因此,長期下來,中原王朝就有種怠惰,老百姓有飯吃,有衣服穿,有老婆孩子熱炕頭,好了,任務完成,千古聖君啊。

至於,老百姓要不要受教育,要不要發展技術,解放生產力,要不要繼續抬高老百姓的民生基礎——一旦統治者感覺好像會增加治國難度,破壞穩定,就不會去扶持這些事,比如商人長期沒有地位。

後果是,當世界發生技術大變革,世界上,其他國家老百姓,因為技術變革,在流血犧牲後,最終民生基礎普遍提高時,我們還處於一個非常落後的民生基礎水平,被吊打也是正常的。

那麼,在今天這樣一個,面向世界的格局,我們是否還可以用儒家的民本主義?

雪心認為,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記住,不斷髮展抬高民生基礎的底線。

比如,解放前,老百姓大多數是文盲,解放後,大家開始掃盲,全國普及學歷從小學初中,到現在的高中大學,這就是在抬高民生基礎。

當然,現在主要是物質基礎層面,接下來就是基礎精神面貌的煥然一新,

這才是新儒家的使命。


姞雪心

先說答案

從黃帝垂裳治天下開始,到周公制禮,孔子立教。

儒家思想文化的最大缺陷和不足,就是以人開天,天人相離。

儒家的人倫之道效仿天倫之道,但他並不是自然而然的天倫之道,因而不可避免的導向不正。

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這世界上唯一的判準,就是以天地為錨。

現在反過來,讓天地以人為錨,這種發明出來判準,不是正道。

以人的理解力去判決天地所垂降萬象之吉凶,又以人的智識為判準規定善惡,並幻想遵循這樣的人為制定的規範去趨吉避凶,趨福避禍,都是不可能的,這不是善,而是妖。

那麼,如何才能規避儒家的缺陷和風險,復歸於自然天倫之道呢?

老子說:絕智棄聖,敢為奇者執而殺之,人不離道,不拔不脫,知常不妄,嗇而不施,惟道是從。

莊子說:“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純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與神為一;一之精通,謂之天倫。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純也者,謂其不虧其神也。能體純素,謂之真人。”

總的來說:知常不妄,明白四達,純素之守。

如此,便可復歸於天倫之道。

《莊子·外篇·在宥》

崔瞿問於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

老聃曰:“女慎,無攖人心。

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強,廉劌雕琢,其 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 ;其動也,縣而天。僨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

昔者黃帝始以仁義攖人之心,堯、舜於是乎股無胈,脛無毛,以養天下之形。愁其五 藏以為仁義,矜其血氣以規法度。然猶有不勝也。

堯於是放囗調節讙 兜於崇山,投三苗於三峗,流共工於幽都,此不勝天下也。

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駭矣。下有桀、蹠,上有曾、史,而儒墨畢起。

於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爛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

於是乎斤鋸制焉,繩墨殺焉,椎鑿決焉。

天下脊脊大亂,罪在攖人心。

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 下,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

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 ,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間。

意,甚矣哉!其無愧而不知恥也甚矣!

吾未知聖知之不為桁楊椄槢也,仁義之不為桎 梏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為桀、蹠嚆矢也!

故曰:絕聖棄知,而天下大治。

老子說孔子只懂禮不懂天道,莊子連黃帝都批判。

儒家的人倫之道,擾亂了自然而然的人心。

道家思想的導向,萬物復歸於自然,天地把它們造成什麼樣,它們就保持自己本來的天性而生活,保持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是天運玄同。

儒家思想的導向,是天下為公,止於至善,人倫之至,人盡堯舜,這是禮運大同。

遺憾的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思想文化的不斷退化,兩者皆不可得。


平凡2850



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是什麼?

儒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是中國帝制時代的官方哲學影響深遠。從春秋晚期,孔子創立儒學,以“仁”和“禮”為核心,重視民本思想。到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的新儒學,融合法家、道家、陰陽五行說等,強調“大一統”、“君權神授”、“天人感應”、“三綱五常”、“儒學獨尊”,再到宋明時期,融合佛教道教等,形成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儒學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

其一,過度強調道德的作用,相信“人人能成為聖人”。

儒家文化中,從孔孟到董仲舒再到宋明理學,都強調道德的作用,而程朱理學更是把儒學的“三綱五常”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儒家的綱常倫理即是現實社會的天理,這有其合理的方面,如任何社會都需要一定的道德規範,……

法律與道德都是現實社會的規範,而法律是強制性的規範,道德是非強制性的規範。道德與法律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過度強調道德而忽視規則的社會,必然是虛偽的社會。以“道德至上”,不利於法律建設,更不利於法治社會的形成和發展。……

其二,缺乏民主精神,抑制個性,扼殺人的自然欲求。

儒家文化中雖然重視民本思想,如反對苛政,主張“民貴君輕”(孟子),“民水君舟”(荀子),但是,強調“大一統”、“君權神授”,強調“三綱五常”,一切以君主的意志為轉移,缺乏民主精神,形成家長專制,抑制個性,特別是程朱理學,強調“存天理,滅人慾”,把天理與人的自然欲求對立起來,扼殺了人的自然欲求和合理訴求。……

其三,倫理政治化,政治倫理化,以血緣為基本紐帶,“家國一體”、“家國同構”……

當然,儒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我們對此,應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偽存真,去粗存精,並賦予其新時代的內涵。……



逛一逛3

儒家文化的缺陷和不足,其實有幾個人個講得很明白。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這段話是老子對孔子說的,千百年來也是道家思想對於儒家思想最高屋建瓴的批評。相傳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向孔子學習“”的規矩和方法。而老子在得知孔子的真實目的之後,就不客氣的批評孔子這種“捨本逐末”的做法。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老子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治理國家,最重要的是依照“”來治理,如果失去了對“”的把握,那麼只能依照之前的“”來治理(祖宗的法度、祖宗的功德),如果連“”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以君主的仁愛之心來治理國家,如果連“

”都失去了,那麼只能依照君主、臣下之間“信義”來治理國家,如果連“信義”都喪失了,那麼只能按照上下尊卑的“禮儀”規矩來勉強維持國家的治理。所以試圖依靠禮儀這些東西治國安邦,其實那隻不過是忠信最微薄的一面,而恰恰是禍亂開始的前奏

“道”>“德”>“仁”>“義”>“禮”,這是老子的看法,即治理國家要抓住根本的“道”,而不是在細枝末節的“禮”上下功夫,“禮”做得再好,但是統治者尊道貴德的仁義之心已經失去了,那“禮”又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

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曾經在《論六家要旨》中這樣評論儒家:“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

其批評儒家的思想繁雜廣博但難以抓住治理的國家要領,花費很多氣力卻功效很少,因此該學派的主張難以完全遵從。

後面他又詳盡的解釋了為什麼“博而寡要”:

夫儒者以六蓺為法。六蓺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

儒家以《詩》、《書》、《易》、《禮》、《春秋》、《樂》等《六藝》為法式,而《六藝》的經文和釋傳以千萬計,幾代相繼不能弄通其學問,有生之年不能窮究其禮儀,所以說儒家“學廣博但難以抓住治理的國家要領,花費很多氣力卻功效很少”。

司馬談的看法是從“經世”的角度來考慮的,儒家學術本身就繁難,註疏又多,每個人都習慣從孔聖等人的著作中發掘“微言大義”,弄到後來越學越細,越學越繁複,等一個人完全弄懂了儒家的經典,沒有五十也有六十了,人生最能建功立業的年齡完全荒廢了,這樣的學術,雖然有益,但是多學了必然浪費青春、耽誤國家治理。

司馬談的看法要一分為二的看,對於“修德進業”,儒家學術完全可以讓我們窮盡一生去探索學習;對於“建功立業”,則大可不必將大好年華浪費在上面,甚至對於國家選拔人才,也不應該以儒家的經典作為唯一的標準。從兩千多年以後的今天來看,司馬談的看法無疑是又預見性的。

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顏元(1635年—1704年),清初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顏李學派創始人。原字易直,更字渾然,號習齋,直隸博野縣北楊村(今保定市博野縣) 人。

顏元一生以行醫、教學為業,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主張“習動”、“實學”、“習行”、“致用”幾方面並重,亦即德育、智育、體育三者並重,主張培養文武兼備、經世致用的人才,猛烈抨擊宋明理學家“窮理居敬”、“靜坐冥想”的主張。其主要著述為《四存編》、《習齋記餘》。

顏元直接了當的批評宋元以來的儒家理學思想已經走入黑衚衕:“宋元來儒者卻習成婦女態,甚可羞。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即為上品矣。

在為學的方法上,顏元猛烈地抨擊理學家的讀書靜坐、居敬窮理,認為最重要的莫過於習行實踐。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朱子教人半日靜坐,半日讀書,無異於半日當和尚,半日當漢儒,試問一日十二時辰,哪一刻是堯、舜、周、孔?”又說:“終日兀坐書房中,萎惰人精神,使人筋骨皆疲軟,以至天下無不弱之書生,無不病之書生,生民之禍,未有甚於此者也。”讀書過多,不僅無益,而且有害:“讀書乃致知中一事,專為之則浮學。

”因此,只有習行才是最關重要的:“吾輩只向習行上做功夫,不可向語言文字上著力。”“心上思過,口上講過,書上見過,都不得力,臨事時依舊是所習者出。”

顏元著重批評的宋元儒家思想有三點錯誤:

  • 言論和實踐不結合,空談心性害人不淺

  • 重文輕武,體育和智育不結合,體弱多病

  • 過度靜思冥想,耗費時間,浪費生命

小結

儒家思想有其進步的一面,同樣儒家思想也不是絕對的真理,我們只有用客觀和批評的眼光進行審視,學習其優秀、進步的一面,而不要囫圇吞棗的進行學習。


談者無語

儒家文化曾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客觀而言:儒家文化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不足的一面,那麼具體有哪些不足之處呢?在我個人看來大致如下:

其一迷信個人權威——儘管孟子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理念,然而這一理念依然是建構在君主權威的前提之下,儒家強調的是修身養性,將所有希望寄託在聖明之君的身上。然而客觀現實卻是社會體系的構建不能單純依賴看不見摸不著的人性自律,而一定要有一套用來規範人們行為的準則體系,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法律以及相關的規章制度。

其二盲目的經驗主義——儒家的忠孝觀念是值得提倡的:即使時至今日愛國主義、孝順父母依然是當今社會所提倡的主旋律,問題在於儒家的忠孝觀發展到一定極致的時候就演變為對祖先經驗的盲目崇拜,也就是中國歷史上歷次變法改革過程中所遭遇的所謂“祖宗之法不可變”的論調。

其三靜態的經濟思維——在儒家看來:天地所生財貨止有定數,所以要辛勤勞作、勤儉節約。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也是有道理的。問題在於儒家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錢不是(至少不完全是)省出來的,而是賺來的。儒家只思考如何省錢,卻對如何將經濟蛋糕做大做強缺乏思考。

其四重文輕武——儒家認為: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也是有道理的——因為如果沒有文化軟實力的支撐,而僅僅只是盲目秀肌肉只會令別人都害怕自己,而不會發自真心敬重自己。問題在於:沒有硬實力,哪裡來的軟實力——沒有強大的足以保護自己的能力,一張嘴皮子玩得再溜也沒用。

綜上所述:其實嚴格意義上這些都很難說是儒家本身的不足,而是對儒家學說斷章取義、盲目崇拜導致的——強調道德自律、提倡忠孝觀念、宣揚勤儉節約、弘揚傳統文化哪一條是錯誤的?問題在於我們不能只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否則我們就是在斷章取義。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我看到回答之中很多人都在誇誇其談。連一個參照系都不存在,談什麼缺陷和不足呢?我覺得可以用兩個參照系:一,國內的諸子百家;二,西方古代哲學與近代科學。


諸子百家

一、文化上的滅絕

很多人提倡法家,說法家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覺得這是完全沒看過《商君書》、《韓非子》的結果,也不知道現代法治精神的結果所致。

首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是現代法治社會的內容,跟法家一點關係都沒有;其次,第一個針對百家文化的政治壓迫就來自於商鞅。幸運的是,商鞅死後,秦國依舊儒、墨為顯學,這從《呂覽》的編撰就能看出來,而且裡面提到了秦國對儒、墨的態度。

其次,很多人以為國內自從秦始皇開始,學術開始出現斷層。這話沒錯,但這個學術斷層也有李斯的很大功勞,因為計劃發佈挾書令、焚燬百家書籍的提議人是李斯。此外,《韓非子》首次將三綱和五常結合起來,並改造了儒家的三綱,從此以後,有君而無臣,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成了現實。

再次,黃老學是漢初經由竇太后使用權利鞏固的第一個學派——道家(黃老學,而非後世所說的老莊)。所以,第一個用國家權力鞏固學術思想的,乃是黃老學。

最後,董仲舒只是在政治上提出了百家“勿與並進”,並沒有連學派的生存空間也剷除,可以說,這頂多和黃老學的待遇近似。之前有人指出董仲舒沒有提出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我查了下確實如此,是我自己沒弄清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董仲舒提出尊儒術的背景:

(1)黃老學因為參與呂后事件而被漢宗室拋棄;

(2)陰陽、五行、風水等因為遇事各執一詞難以決斷,也被拋棄;

(3)墨家在漢初其實已經沒有了;

(4)名家自公孫龍子以後就後繼無人。

不難發現,到了這時候,真正能在政治局面上立足的只剩下法家和儒家了,而董仲舒本人不但博通諸家,也對法家很熟悉。漢朝後來的局面,則真的是雜以王道、霸道,即儒、法並用。

那麼,漢朝本身是沒有在學術層面扼殺百家的,這跟秦朝完全不同。何況,學術繁榮難道非要依附政治?不需要,學術繁榮不是看你多大產量,而是你先得有了質量,才能保證以後流傳多廣。

之後諸子百家有沒有復興?有,魏晉玄學的清談復興的主要是名家,還有儒家和老、莊,這裡面對名家思想的復興基本上就是邯鄲學步。唐、宋、元、明、清,佛教和道教也算是主流,國家每次出現危機,皇帝都跟道教的丹藥或佛教的讀經脫不了關係。

這些時期,南懷瑾講過,道教是藥店、儒教是糧食店、佛教是百貨超市,但這不過是睜著眼睛說瞎話。不信的話各位可以統計統計,所有朝代的亂世,大家總說是儒家的錯,但其實不都是皇帝或太子領著大臣在讀老、莊呢就突然滅亡了?不是正在弄道教呢,國家就出現危機了?不信的人自己可以查查。

反對纏小腳這一民間惡俗的是儒家,第一個介紹科學進入中國的是梁漱溟的父親,第一次介紹西方憲政進入中國的是儒家,本土的道教和佛教又或道家,在這裡面做了什麼呢?僅僅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儒家在古代中國作為主流是很合適的,因為它是懂得改變中國之不足的。

現在一些道家學者批評儒家,就立足於儒家對科學的支持,他們認為,這個情況需要改變一下。


二、西方古代哲學和近代科學

西方人的科學,在近代自然科學興起以前都處在哲學的統治之下,需要從哲學的本體論入手尋找自己的基石,大部分內容都是靠思辨而非觀察實驗得來的。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反對民主制,大憲章運動也和哲學家沒太大關係,到了近代,洛克身兼哲學家、政治家不同身份,才對現代政治體制貢獻了重要力量,這在哲學家之中也是很特殊的現象。

科學家更不必說了,他們一般也和現代政治學無緣。


有人說憲政不錯,但我想說,共和制比憲政更好。這兩種制度屬於政治學範疇,與近代市民階層的崛起、美國獨立戰爭的勝利密不可分,這是歷史階段史的問題,跟儒家有什麼關係呢?西方市民階層崛起,跟柏拉圖還是亞里士多德有關?又或是跟洛克這批人有關?跟梅因有關?跟小密爾有關?如果有人說是,我建議你趕緊去學學歷史,包括政治學著作。

西方的近代市民階層崛起放在清朝一樣不可能出現,但放在宋、明,就有機會出現。美國的獨立戰爭放在古代而不是市民階層崛起後的近代,那麼它一樣不會出現自己的制度。

如果國人繼續混淆這些不同學科的內容,那麼,先提升一下自己的文化知識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