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林冲实有其人吗?

草原狼46229852

历史上叫林冲的人应该不少,但《水浒传》中的这个不怎么爷们的枪棒教头林冲,车逻辑推测他应该是个艺术改造的人物。

还是那句话,车逻辑认为小说中天罡星的36将的原型大多都取自历史上宋江组织的那场三十六人起义,但无论是《宣和遗事》还是《宋江三十六人赞》中,我们都没能发现那个威风八面的林教头的影子(《宣和遗事》很意外的有林冲的名字,无奈仅仅是个人名,没参与造反也没执行任务),更别说什么让高俅陷害之类的事了。作为小说中严格意义逼上梁山的第一人,施公给他创作的戏份可以用惊艳来形容,那么林冲这个形象就是施公单纯脑补的吗?车逻辑认为不是的。我们可以看一下《水浒传》中林冲的外貌: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

一说到“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我想大多数人脑子里第一印象肯定不是林冲吧,没错,《三国演义》的张飞貌似也是这个德性:

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所以你看,这师徒俩写小说还是有商量的,林教头和小说里的张翼德简直就是双胞胎啊,同样的关胜和关羽也是一个流水线出品的这也能理解了。既然形象有了,那么就该设定人物性格了,如果让林冲嫉恶如仇倒也不是不可以,但貌似梁山上有一半绿林出身的头领脾气都不太好,更何况张飞的性格基本上都被李逵承包了,并且他的替身鲍旭已经属于“写重了”的人物,再让林冲嗜杀就没意思了,于是我们再把目光放在元杂剧身上,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灵感。

首先我们说林冲开始落魄正是由于得罪的高衙内,而衙内本意是个官职,后来慢慢演变成官家子弟的代称,等到元杂剧兴起时衙内基本就变成那种游手好闲、强抢民女的官二代的贬义称呼了(你看无辜的小衙内被李逵砍死了,或许施公认为他要是不死说不定以后也是个混蛋富二代,不过大家不用惋惜,《荡寇志》中小衙内的哥哥盖天赐为他的弟弟报仇了…)。你比如说《望江亭》中的杨衙内为娶谭记儿就差点杀了白士中、以李逵为主角的《黑旋风双献功》中白衙内也是个与人私通最后被杀的角色、在《 蔡衙内夺妻》中出现的蔡京之子也是个抢人老婆的魂淡,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剧中的整体剧情和小说中林冲被陷害流放的剧情很是神似。或许施公正是结合了元杂剧中衙内这一反面形象再加上高俅奸臣的标签做素材,二者这么一柔和,高俅的养子高衙内就这么被创作出来了,有因为林冲确实没有历史原型可找,所以就大胆的把这一惨剧加他身上啦~

另外的,在间接能展示宋江三十六人性格的元杂剧中,我也很遗憾的没能找到关于林冲形象的剧作,唯一一出是在《梁山七虎闹铜台》中林冲很卖萌的露了个脸。这场戏的内容主要以梁山7雄下山救卢俊义为主,这七雄是人家李逵、徐宁、燕青、张顺、雷横、秦明、朱仝,林冲只是开场和观众打了个招呼,剧末又象征性的和众好汉谢了个场,可见这不存在的梁山人物连剧作者都“懒得”给他排戏了~


文/车逻辑的逻辑


可怜我豹子头一世英名,居然是个不存在的人物~


车逻辑的逻辑


谢谢!

从罗贯中、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中所看,林冲其人,嫉恶如仇,有文人的才气却是武将的性格!林冲气质高雅略带清高,是一个奢华文人的性格;然而却是一个武将的身手,按世道人心来讲,武士最起码也是江湖老手!按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气来讲,在政治军事上该是出类拔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而教头也只相当于教练或者军队中的下级军官!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最为优秀的表现应该是政治的反应!而军事也只是政治的延续,只能说是政治的附属品,这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表现得优为集中和凸出!那么林冲其人说是牺牲倒不如说是政治上可有可无的一片叶、一粒石孑或是一滴水,其政治生命也仅止于一个军队的下级教练!然而,从古至今,人心却比天大,这样可以概括为大道至简,那么这个大道可以解读为下层百姓了!换句话讲就是世道人心!《荀子•王制》上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言归正传,话入正题。林冲其人的塑造,是作者的虚拟假设的人物!宋朝至少有十种资料出现过林冲的名字,但是不是水浒传中其人并无法考证,例如《困学纪闻》《通志》等作品中都记载有林冲的名字,可他们并未与水泊梁山有任何瓜葛,或是市井小民纭纭众生中的一枚,或是锱铢必较斤斤计较的市侩小生!

谢谢!




四面风行

史载宋江等人,部分留存于史所记,未有林冲之名。以小说看,任何人物总有其源头汇总,不过把世人中符合林冲人物形象的总结到一人身上而已。。。如此来看,林冲此人,性格命运,历史上确有,而今仍然有。。。林冲不过典型而已。。。


济帆居主人

林冲

,史无此人!
林冲这一人物,最早出现于《

宣和遗事

前集》,经过以“

元杂剧

”为主的民间加工,最终成功定型在千古巨著《

水浒传

》中,使这一名字世人皆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