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殷商甲骨文和殷商金文,是目前所見最早的成熟成體系文字,那漢字古文字是怎樣在遠古象形符號的基礎上形成成體系的文字呢?

按照漢代許慎的《六書》理論,也即所謂的:象形、會意、指事、轉註、假借、形聲。

象形、會意、指事稱為造字法。轉註、假借、形聲稱為用字法。

象形、會意、指事

象形——「木」,象樹木之形。

古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會意——「四肢張開的人形」為「大」字。

古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利用象形符號組合成字的會意字——「雙木」為「林」。

古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指事——「刀上一點」為「刃」,用「一點」表示「刀的刃部」。

古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假借

先有語言,後有文字。也就是說:字造出來是一定有讀音的。那麼,有些意義太複雜、太抽象,象形簡筆畫無法表達怎麼辦?就會借一個同音字來表達,這就是《六書》中所謂的「假借」。

比如甲骨文中,「百」是借用的「白」,「千」是借用的「身」,「萬」是「蠆(蠍子)」,因為古音「白、身、蠆」和「百、千、萬」上古讀音是一樣的。

古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假借突破了象形符號的限制,能表達更為抽象的意思。假借將象形表意字當做純粹的表音符號使用,是後世記音字母的源頭和濫觴。

由於假借使得一個漢字承擔的職務過多,造成表意模糊不明確,導致歧義,那怎麼辦?

古人的辦法是,在假借字的基礎上加上一個「義符」,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新的漢字。

比如漢字的「白」,被假借用來表示「弟兄排行老大」,又表示「十個十」等等,職務太多了,影響記錄語言的精確性。

於是,加「人」造了「伯」字,在「白」上加了「一橫」造了「百」字(即一白為百)。

古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形聲

有些漢字意義符合人的認知聯想,能表達多個意思。這就是漢字的字義引申。

比如漢字「止」就是「腳」的「象形」,所以,最初的意思就是「足部、腳趾」。

古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但是,隨著意義的不斷引申,「止」又可以表示「停止」、「下基、地址」等多個的意思,這樣意義過多,就影響明確性,導致歧義。

所以,就為本義「足部、腳趾」、引申義「地址」造了兩個字:加「足」部造「趾」表示「本義」,加「土」部造「址」表示「下基、地址」的引申義,這樣就分化出了兩個漢字。

古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從音、形兩方面的分化造字可以看出,漢字在造字過程中,存在者矛盾對立的兩方面:

有些漢字意義,符合人的認知聯想,所以經過語義引申,能表達多個意思。另外,漢字造字只表達一個意思,顯然效率不高,如果一字一義,會導致漢字數量龐大,給學習帶來巨大的負擔。所以漢字必須要一字多義。

但是,漢字職務和意義過多,有影響準確性,造成歧義。字數太少,無法有效率的記錄漢語。

以上兩點是矛盾對立的,所以,幾千年以來,古人在使用漢字的過程中,會不斷造字,也會不斷的簡化、減少字數,對漢字進行優化,達成一個平衡。

比如:「豆」的本義一種「高腳盤」,假借表示「豆類」植物,後來,加「草字旁」造「荳」字,由於並不影響準確性,所以,這個字後來併入「豆」字。

比如:「舍」和「象」這兩個字,本義分別是「房屋」和「大象」,假借義是「放棄、鬆手」和「彷佛、相似」,為這兩個假借義分別造了「捨」和「像」兩個字。但是,「舍」和「象」這兩個字就只有兩個常用的的義項,我們在實際使用的時候並不會造成歧義,可以通過上下文準確的判斷。所以,新中國的簡化方案將「捨」和「像」併入到「舍」和「象」中。這樣就減少了兩個漢字。

古漢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