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張伯駒誕辰120週年:半個故宮,一個人

2018年是張伯駒誕辰120週年,有人說他是民間第一大收藏家,也有人說他的名字要麼不知道,知道了就再也不會忘記。

對於收藏,張伯駒自己說:“予所收蓄,不必終予身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傳有緒”。

紀念張伯駒誕辰120週年:半個故宮,一個人

散盡千金換《遊春圖》

《遊春圖》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獨立山水畫。敦煌石窟、六朝壁畫表現的山水僅為烘托主體人物,還未成為獨立的主題。這幅《遊春圖》正是山水畫成為獨立主體的證明,彌補了中國古代山水畫缺失的一環。張伯駒認為《遊春圖》流傳有序,而且他還引用《墨緣匯觀》的觀點,山巒樹石空勾無皴始開唐法。今以卷內人物畫法皆如六朝之俑。由此該畫為隋代無疑。為了這副《遊春圖》,張伯駒變賣了自己在弓弦衚衕的李蓮英舊宅和夫人潘素的首飾,散盡千金換得國家珍寶。

其實原本張伯駒先生是建議故宮博物院買下此畫,幾經交流,故宮並未作回應,無奈之下由他個人出面購入。《遊春圖》幾經輾轉,最終還是在故宮安身了。當它靜靜地躺在展櫃中時,不僅向我們展示著中國山水畫的有序,更向我們訴說著張伯駒化私為公的精神

紀念張伯駒誕辰120週年:半個故宮,一個人

“予所收蓄永存吾土——張伯駒先生誕辰120週年紀念展”,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武英殿舉行,除了《遊春圖》還展出了陸機的《平復帖》、李白的《上陽臺帖》、范仲淹的《道服贊》、杜牧的《張好好詩》、楊婕妤的《百花圖》等重量級書畫作品。

懷璧有罪,遭綁架

張伯駒為每一幅收藏的書畫都注入了自己的心血。世人皆知他是“民國四公子”,出身官宦,本該在父親張鎮芳的安排下安安穩穩地度過榮華富貴的一生。然而生性淡泊的他不好金錢權力,一生沉浸於書畫藝術的殿堂。懷璧其罪,張伯駒因收藏珍貴畫作,竟在1941年6月5日在上海遭到了綁架。據說,當天早晨8點40分,張伯駒離開位於法租界的住處,乘汽車前往銀行辦公。車行到蒲石路口,忽然竄出三名劫匪攔下汽車將張伯駒劫走。張伯駒年僅26歲的妻子潘素堅持丈夫“寧死魔窟,決不許變賣所藏古代書畫贖身”的前提下,經過多方斡旋,

終以四十萬贖金將張伯駒贖回,而此時距張伯駒被劫走已有8個月之久。

紀念張伯駒誕辰120週年:半個故宮,一個人

  • 1950年張伯駒捐出了宋人尺牘和董其昌畫卷;
  • 1956年向故宮捐出了《遊春圖》;
  • 1953年將李白的唯一真跡《上陽臺帖》贈與毛主席,後此貼被撥交故宮博物院收藏;
  • 1955年捐獻了《平復帖》、《張好好詩》、《道服贊》、《草書》、蔡襄自書詩冊等珍貴書法捐獻給國家;
  • 1958年將宋徽宗的《雪江歸棹圖》捐與故宮,當時這幅畫正在榮寶齋複製,由於故宮要的急,張伯駒寫信給榮寶齋,讓故宮直接取走;
  • 1965年張伯駒將《百花圖》、《趙伯驌白雲仙嶠圖》、《自書詩》等60餘件書法、繪畫、古書捐與吉林省博物館。

審視變化的鏡子

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院長尹吉男,接受《三聯生活週刊》專訪時,這樣評價張伯駒:“國家收藏與個人收藏之間的互動,是中國書畫傳統中一個關鍵問題。尤其是從晚清到民國再到新中國,收藏與藝術的發展受到時代變化的極大影響,張伯駒是我們審視這些變化最好的一面鏡子。”

紀念張伯駒誕辰120週年:半個故宮,一個人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右上角+關注,這是個不俗的民俗文化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