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泰山封禪的皇帝,功績平平只因臉皮夠厚

文:冷門歷史大全

長文預警,盜文抄襲必究!

泰山,又名“岱山”,乃五嶽之首。中國古代帝王但凡功績顯著者,都夢寐以求的前往泰山封禪。據史書記載,春秋以前,泰山封禪的帝王約七十二位之餘。此時,封禪活動如家常便飯一般,誰玩嗨了都可以去泰山封個禪,表一表自己的“豐功偉績”。

然而,自秦朝統一中國到滿清滅亡,這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裡,卻僅僅只有六位皇帝完成了泰山封禪的壯舉。他們分別為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很多人也許想不明白了,既然泰山封禪對於帝王來說,是夢寐以求的事情,那為什麼只有這六位才一嘗夙願呢?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泰山封禪的皇帝,功績平平只因臉皮夠厚

泰山 封禪大石

原來,太令公司馬遷的《史記》裡,對於帝王能否泰山封禪,是有明確的要求的。

《史記·封禪書》記載:“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蓋有無其應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見而不臻乎泰山者也。雖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給,是以即事用希。”

古文比較拗口,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泰山封禪,大概需滿足幾個條件,即受命於天、祥瑞出現、文治武功、道德高尚,最後還要有時間舉辦典禮。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天下太平、政績卓著幾乎是標配了,祥瑞比較簡單,造造假就行了。

按照以上標準,大家對秦皇漢武,光武帝,乃至唐玄宗,泰山封禪的行為一般不會持有異議,但是看到唐高宗竟然也去封禪,我們還是略表吃驚的。連高宗他老爸李世民都未能完成的壯舉,卻在高宗這位看上“懦弱“”昏庸“的皇帝時實現了。但是,當大家看到最後一位泰山封禪的皇帝竟然時宋真宗的時候,很多人內心是崩潰的。不是說好了”文治武功,道德高尚“的帝王才有資格泰山封禪嗎?那宋真宗這貨,究竟是怎麼混進來的?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泰山封禪的皇帝,功績平平只因臉皮夠厚

北宋真宗 趙恆

說起宋真宗,相信絕大多數人都很陌生。可是宋真宗的祖上和後人卻是很出名的。宋真宗的大伯,老爸,兒子都是皇帝。他們分別是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宋仁宗趙禎。這樣看來,在泰山封禪這件事上,祖孫三位都比真宗更有話語權。宋真宗任內,膽小怕事,沒有什麼大的作為,然而,他卻是宋朝唯一,也是封建歷史上最後一位完成泰山封禪的皇帝。

宋真宗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繼承了祖上留下的南方統一的版圖,也繼承了祖上“恐遼“症。當時,遼國大軍壓境, 一路過關斬將。宋真宗和滿朝文武惶恐不已。國難當頭,宋真宗甚至有南遷避戰的想法。幸虧當時的宰相寇準力諫皇帝御駕親征以鼓勵士氣,宋真宗才勉強到達前線。

皇帝到了前線,宋軍立即士氣大振,多次打退遼軍進攻,併成功射殺遼軍主將。眼看戰爭天平開始傾斜,遼軍主動提出議和的要求。於是,宋真宗做出了一個愚蠢到無以復加的決定。那就是以戰勝國的姿態同遼軍簽訂“城下之盟“,盟約的內容為:遼國撤軍;北宋尊遼國為兄,自己為弟;每年給遼國大量的歲幣。一千年後的大清,在”中法戰爭“中以戰勝國之姿同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原來是有跡可循的。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泰山封禪的皇帝,功績平平只因臉皮夠厚

澶淵之盟示意圖

“澶淵之盟“後,北宋以金錢換來邊境的安寧。宋真宗也大臣們也逐漸淡忘了被大遼支配的恐懼。而宋真宗,把這些”功績“一股腦的記在自己的名下。宋真宗覺得,自己的”豐功偉績“超越了太祖太宗,是時候去泰山封個禪,來表彰自己了。於是乎,說幹就幹,在滿朝文武的”三番五次“的請求聲中,在宋真宗”推辭“了幾次後,便帶著龐大的隊伍,浩浩蕩蕩的向泰山出發了。

一路上,不斷有新的祥瑞之事奏報上來:什麼山出醴泉呀、天降甘露呀……最奇特的是,天書第三次降臨,而且就直接出現在泰山半腰的一棵老松樹上,此外,在山頂玉女池,又撈出了一尊石雕神像……

這次封禪典禮,簡直是隆重極了:高高的祭臺上,中央供著上帝的牌位,左右兩邊,宋太祖、宋太宗配享。祭禮官萬分虔誠地捧上天書,置於上帝之前。宋真宗親自祭拜,然後,大臣宣讀玉冊文、玉牒文……最後,王欽若率群臣山呼萬歲。

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泰山封禪的皇帝,功績平平只因臉皮夠厚

封禪大典 劇照

封禪的鬧劇,在滿朝文武萬歲的歡呼聲中,落下帷幕。泰山封禪本是古代帝王夢寐以求的事情之一,卻因幾位素質參差不齊的帝王的封禪行為將這個榮譽變得可有可無。尤以宋真宗為甚,無大功而封禪泰山,後世帝王羞與為列,最後宋真宗封禪泰山後成為絕響。卻也無形中做了一件好事,使後世如乾隆之類好大喜功的皇帝也沒有再勞民傷財的進行封禪泰山的形象工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