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世界頂級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納米技術》封面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五月十日《人民日報》頭版

最新一期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納米技術》的封面文章,介紹了來自中國的重要成果:新型催化劑可把二氧化碳這一溫室氣體高效轉化為清潔液體燃料——甲醇。該成果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傑教授研究團隊完成。5月10日《人民日報》“創新前沿”欄目以 “我科學家發現新型催化機制——二氧化碳有望變廢為寶,緩解溫室效應”為題頭版報道了這一消息。

二氧化碳是當今最主要的溫室氣體,也是一種“碳源”,如果能借助科技手段將其“變廢為寶”,不僅能緩解碳排放引發的溫室效應,還將成為理想的能源補充形式。

人物檔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曾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百人計劃”和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青年專項首席科學家。研究領域為納米催化與新能源技術。已在Nature Nanotech(1篇),Chem Rev(1篇),Nano Today(1篇)等學術期刊發表了55篇論文,被SCI引用1500餘次。9篇論文被選為Angew Chem、Adv Mater等雜誌的內/外封面。出版英文書籍一章,申請美國專利4項,獲中國專利9項。1980年出生於河南商城城關,曾就讀於商城縣第三小學、城關中學、信陽高中。中學班主任周百金老師。

家風傳承

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風正,則民風淳;則政風清;家風正,則黨風端。大別山革命老區人傑地靈、鍾靈毓秀,紅色土地上孕育出了數不清的人中翹楚,深沉寬厚的灌河水滋養了千千萬青年才俊,為各行各業的商城兒女書寫著榜樣的力量。

在這個石榴花開滿庭院的熱情五月,請跟隨我們走進商高旁邊一處靜謐的院落,近距離找尋曾傑教授童年的溫馨記憶,感悟潤物無聲的家風傳承。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陳舊的院門靜靜等待著遊子歸來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小院裡陽光正好,花香撲鼻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曾文義老先生熱情地和我們打招呼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一進客廳,別緻的牆貼吸引了我的目光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說起曾傑教授,低調平和的曾文義老先生抑制不住心中滿滿的自豪。精心收藏的照片、筆記本、小作文寄予著父親深沉如山的愛。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初中時候的筆記本字跡工整,一看就是優等生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每一張獎狀、證書和榮譽背後都彰顯出超乎常人的拼搏精神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深情鼓勵,真誠寄語下一代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寄情家鄉山水,熱愛戶外生活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求真求實,嚴謹治學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珍藏多年的溫馨回憶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夢想從這裡起航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2017年元月在中科大校園內郭沫若雕像下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 2010年中秋節闔家團圓

曾文義老先生言語樸實,娓娓道來教授兒時的求學經歷和成長曆程,一件件一樁樁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個向善向上、踏實勤勉的家風氛圍,身教勝於言教的傳承讓人景仰。

以孝為本

百善孝為先。在家孝敬父母,在校尊敬老師,在外孝順長輩。心頭有孝道,在外做事就會有尺度有分寸,不會做讓父母擔憂的事。成長自己,報效國家就是最寬慰父母的決定。曾傑教授在美國華盛頓大學深造後,義無返顧的回國投身於國內納米催化和新能源技術領域的研究。“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司馬相如的這句話也許最能詮釋教授的拳拳赤子之心。“位卑未敢忘憂國”這七個大字更是每次都出現在教授贈給學生出國前的書本扉頁上。

以勤為先

要想取得比別人更好的成績,必須付出比別人多得多的努力。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有信念有夢想的人生動力十足,指引著自強不息的莘莘學子駕駛著勤儉、勤奮、勤勞的馬車勇往直前。曾老先生年輕時雖然家庭困難卻始終樂觀堅強,在繁重的工作之餘,潛心專研,自制簡易的“水循環空調”給孩子們帶來炎炎夏日的縷縷涼意。秉承父親勤於動手的言傳身教,曾傑教授即使是在讀研、讀博期間,也常常是凌晨2、3點還在實驗室裡辛勤工作。

以誠為準

對待工作真心,對待朋友真誠。無論從事什麼工作,要想有所成就必須真心熱愛工作,不耍滑頭,兢兢業業,實事求是,不走捷徑。對待朋友真誠相處,多換位思考,不讓朋友感覺有壓力。朋友有困難,盡力幫助別人。在兒時玩伴嶽德誼的記憶裡,教授儉樸的家裡因為母親的盡心操持,一蔬一飯都是那麼饞人,以至於蹭飯成了常事兒。

以善為榮

曾家祖輩一直尊崇“與人為善”,遇事不與人爭一時之長短。多想別人長處,多思為人不易,能幫人處一定竭盡全力。曾老先生儘管手頭拮据,卻在大雪紛飛的街頭買下“賣燈籠老人”的全部燈籠,只為了讓老人早點回家,免受凍餓之苦。那年那月裡,挨家挨戶給小夥伴們送燈籠的情景深深縈繞在教授心頭。教授大學期間立志撰寫稿件發表在《英語輔導報》上,積極參加校內活動贏得獎學金,不僅自己從不申請助學金,還拿出大部分稿費資助多名寧夏貧困生上學。

感悟著教授的成長之路,我不禁想起清代政治家林則徐的家訓: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增其過。家是每個人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風,關乎人生,關乎國事。如果繼承了良好的家風,我們的言談舉止就會有仁心有大德有智慧,就會心術正品行端,就會向善向上。這樣的人,從政清廉,從商不奸,必是國之棟樑,世間偉人;必會正直無私,利益他人,讓人心生歡喜;必將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去,成就一番事業。

文/圖 餘用群 吳玉梅

2008年《安徽日報》

帶你走近商城籍80後科學家——曾傑教授

“曾阿牛”真的很牛

在我的初中母校商城縣城關中學,有兩棵始於明朝的百年奇樹,一棵是常青古松,一棵是參天古柏。松樹歷經幾百年滄桑依然常青不衰;柏樹雖已死去多年,主幹中空,但也毅然挺立,百年不倒。更加震撼人心的是,古柏的主幹雖已風乾萎縮,但其中空內部竟生長著一棵小柏樹,不屈不撓地繼續著古柏的傳說。

——曾傑

他家境貧寒,卻從未向學校申請過任何困難補助或學費減免,而是自信並快樂地自行解決生計問題,一路從本科讀到了博士;他歷經喪母之痛,卻沒有消沉墮落,而是毅然扛起家庭重擔,用一顆堅實的心去書寫血濃於水的神話;他來自大別山深處的貧教區,卻在科研前線的戰場上技壓群雄。他被同學們稱為“曾阿牛”,兩度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同志的親切接見。這個“80後”的小夥子就是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曾傑。

學會珍惜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豎呀豎起來……”一首豫南民歌唱響了中華大地。曾傑就出生在這片紅色的大別山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河南省商城縣。

曾傑在家裡排行老三,上面還有兩個姐姐,父母都是質樸的山裡人。為了養活三個孩子,父母省吃儉用、生活拮据,父親常年工作在建築工程隊的車間裡,而母親則一人扛起了種地種菜的農活。

在童年裡,只有大姐能穿上新衣服,第二年衣服小了就留給二姐穿,二姐再長大之後就留給曾傑穿,所以小時候他經常穿著女孩子的補丁衣服到處蹦蹦跳跳,跟姐姐們一起玩跳繩,幫媽媽種菜。

姐弟三人讀書之後,讓這個原本就生活拮据的山區農家更是雪上加霜,母親也因為勞累過度而常年患病。在姐弟三人勉強讀到中學之後,家裡面臨著殘酷的現實:只能供一個孩子繼續讀下去。兩個懂事的姐姐就這樣相繼輟學了,大姐外出打工,二姐為了照顧家裡就在家鄉找了份工作。曾傑默默地接受著兩位姐姐的寵愛,回報她們的是滿牆的獎狀和寫滿了高分的成績單。他還以全縣初中五科聯賽第一名的成績,以及數學一年內所有考試全部滿分的記錄,被省重點高中信陽高中提前破格錄取。

1998年7月,曾傑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知道這個消息後,在外地打工的大姐似乎比曾傑還高興,她在電話裡說:“弟,你是我們家的希望,我跟你二姐一定供你讀完大學!”曾傑哽咽地回答:“不用,大姐,我長大了……”當時,一股熱血湧上他的心頭,血濃於水的親情讓他刻骨銘心。

從那時開始,曾傑就告訴自己:“我再也不是一個為家裡增添負擔的娃娃了,不會再拿家裡一分錢。”

撰稿打工

1998年9月,進入大學之後,曾傑並沒有申請困難補助或減免學費,頑強的性格讓他擁有了超於常人的精力和頭腦,他立志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完成學業。

一個多月過去了,消息石沉大海。曾傑沒有放棄,又先後投出去幾篇閱讀類的稿件。

天氣漸冷,11月的合肥竟然下起了第一場雪。那天,他在宿舍樓下被門衛大爺叫住:“曾傑老師,有你的信。”大爺說到“老師”這兩個字的時候特別地提高了音調,同時送給曾傑一個憨厚的微笑。曾傑伸手接過大爺遞過來的一封牛皮紙信封包著的鼓鼓的信,信封上印著“曾傑老師收”,署名“英語輔導報社”。曾傑迫不及待地打開信,發現是兩份同一期的報紙,在一個角落裡,他看到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傑供稿”的字樣。

很快,不到一週的時間,他就接到第二封信,是報社發來的“稿件刊發通知”,以及一張印有“XX期稿費”的匯款單。拿到第一筆稿費,讓曾傑興奮不已。

因為頻繁出入學校圖書館,曾傑對圖書館有著深厚的感情。1999年夏天,他乾脆在圖書館裡找了份整理圖書的工作。除了撰稿和假期的圖書館工作以外,曾傑平時還積極參與校內外各種大型比賽,賺取獎金。學校的一位領導因為多次給曾傑頒獎,所以在一次頒獎大會上風趣地說:“曾傑,看到你我就覺得自己是個財神。”

憑藉這些收入,以及每年的獎學金,他順利完成了本科學業。瞭解到學校與寧夏貧困學生之間進行“一對一”幫助活動後,他毫不猶豫地拿出節餘的錢,資助了4名寧夏貧困生。不求援助、不申請減免學費的他,在走出物資貧困的同時,更獲得了心靈的富有。

為了學費和生計,曾傑花費了不少精力,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的學業,反而讓他擁有了無限的動力,在各方面都對自己更加充滿信心。大二時,學習化學專業的他就在全校的數理化競賽中獲得了物理組第一名,因此同學們送他一個“曾阿牛”的綽號。多年來,曾傑一直擔任院系的學生會主席、班長,曾帶領全班獲得“省優秀班級標兵”稱號,其個人也獲得“安徽省優秀青年學生”等稱號。

2002年夏,曾傑以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本科畢業,並被保送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就讀研究生,師從侯建國院士。

曾傑回憶這段往事時說:“撰寫稿件是我大學生涯中不可缺少的寶貴經歷,雖然在讀研究生之後,我就全身心投入到了科學研究的工作中了,沒有再為了生計寫稿子,但這段經歷讓我學會了如何堅持、如何破浪除堅。”也正是這份堅持,讓他在隨後的研究生階段突破了科研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瓶頸。

風雨中,他成為一名戰士

2003年2月18日,母親帶著不捨的淚水離開了人世。曾傑暈倒在送母親遺體回家的車上,父親也一下子病倒了。母親的後事在左右鄉鄰和親朋好友的幫助下才得以辦妥。

一個月後,曾傑回到科大,原本樂觀、自信的小夥子變得沉默寡言、蓬頭垢面,還時常一個人站在宿舍樓頂上對著西邊的家鄉發呆。

在這段時間裡,他感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關懷,有宿舍同學不離不棄的安慰,有老師們推心置腹的談心,也有來自大洋彼岸鐵哥們的鼓勵……有一天,一個高中時要好的女同學在得知消息後打來電話,她說:“你還記得你媽媽彌留時的情景嗎?”

“她是捨不得你!她從來都沒有離開過你,更不願離開你。她現在一定還在為你流淚,因為你在傷心、在難過。”

一席話讓曾傑醒了,他明白了自己就是媽媽生命的繼續,他要為她而活、而堅強。

那晚的雨夜裡,他再一次登上了宿舍的樓頂,向著西邊磕了三個頭。他告訴媽媽,為了償還那些醫療費,父親幾乎無助地想賣掉房子,一夜之間消瘦很多。他要扛起這些外債,不會再讓飽受滄桑的父親難以安寢了,他要戰鬥!

這也是曾傑最後一次獨自呆在樓頂。

“亮劍”在科學的戰場上

從那晚之後,曾傑便脫胎換骨般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他變得比以前更加樂觀、更加自信,並一頭扎進實驗室,孜孜不倦地奮鬥在科研第一戰線。他在做實驗的時候不知疲倦、不分白天黑夜,因此成了大家眼裡的“工作狂”。

用曾傑自己的話說,他覺得在他體內有一股力量,是一種戰神的力量,一直推動著自己不停地戰鬥,鼓勵自己在科學的戰場上“亮劍”。

隨後的兩年裡,曾傑奔波在學校的各個實驗室。2005年秋,他在一個課題即將收尾時發現了新的實驗現象,即磁場可以調控貴金屬納米材料的光譜和結構。意識到這個發現的重要性後,他幾乎取消了所有的社交活動,每天在實驗室工作十幾個小時,經常一整天顧不上喝一口水。

2006年初,長期的睡眠不足和生活規律失調,讓他患上心肌勞損,眼睛也因為在實驗中被強紫外光灼傷,造成角膜上皮組織脫落,流淚不止。醫生讓他臥床休息兩週,不能近距離用眼。但在床上躺了三天後,曾傑再也無法入睡,毅然跑回實驗室,再次投入到爭分奪秒的科研中。

3月份,實驗進入攻關階段。整個月裡,曾傑和師弟輪流連續工作,一個月便通宵了20天,眼睛裡一直佈滿了血絲。最後的5天更是隻睡了不到15個小時。打完這一“仗”後,疲憊不堪的曾傑矇頭睡了一天一夜都沒有醒。

隨著多項發明技術的公開報道,曾傑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2007年7月,曾傑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院士簽署並頒發的“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同年8月,又獲得第四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以及國務委員陳至立同志的親切接見。

2008年初,因其自立自強的精神和頑強拼搏的事蹟,曾傑獲得首屆“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並作為安徽省惟一一名獲獎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再次受到了王兆國同志的親切接見。

如今的曾傑,在剛剛獲得博士學位之後,依舊一如既往地奮鬥在科研戰場上,我們期待他戰得更勇、走得更遠。

——2008年發表於《安徽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