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的我們,這一次的財富潮一定要抓住

對於80後的我們來說,似乎是多災多難的。

上小學的時候,別人上大學不要錢;

高考的時候考生是最多的;

上大學的時候,別人上小學不要錢;

結婚的時候男女比例失衡;

成為光榮的獨生子女,可是又發佈了二胎政策;

房價漲的猛又背了房貸;

三十多歲的我們沒有趕上房地產的繁榮,08年金融危機資產價格大跌時又大都在校讀書,15年牛市很多人處於事業的上升期,加上結婚、買房,少有積蓄,能夠抓住牛市的人少之又少。

再過十幾年,我們的父輩們步入老年,一個家庭要負擔4位老人;

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未來的十幾年了。

幸運的是,下一次的財富潮即將到來。

這一次的財富潮是什麼,是中國金融開放

很多人對金融開放沒什麼感覺,感覺和以前沒什麼不同,那是因為現在只是開放的初始階段,只放寬了外資進入金融業的門檻,當進入下一階段是,就是放寬跨境資本的管理,這才是動真格的,大量的真金白銀會蜂擁的湧進中國。

對於這一次的中國金融開放,應該放到和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同樣重要的高度來重視。

在此前的改革開放中,為了保護脆弱的國內經濟,中國的金融系統始終處於較為封閉的狀態,跨境資本的流動受到嚴格的管制,流入中國的外資因大多數都投入了製造業中(外資這可不是做慈善,是因為製造業的回報率高),加上之前對外資持股金融類公司的比例比較低,所以外資在金融業難有大的作為。未來這種情形將會改變,現在在證券、銀行、保險等外資的持股比例都已經放開,而金融業又是處於所有產業鏈的頂端,美國通過金融收割別國勞動成果一直不遺餘力,在中國金融業處於全球金融業的價值窪地的這個時候,就不可能不吸引外資的目光。

中國資產的低估必定會吸引外資的進入。

如果跨境資本放松管制,那麼外資有很大的概率會湧入國內。一方面是人民幣有升值的壓力,另一方面是中國的資產價格相比發達國家處於較低的水平。尤其是股市,美歐都處於十年大牛市的頂端,雖然近期有所回調,但是回調的幅度不大。

反觀中國,股市處於熊市的頂端,截止到12號收盤,破淨股的數量多達75只,這種大面積出現破淨股的情形只有在2005年的998點,2008年的1664點,2013年的1849點,2016年熔斷機制下創出的調整低點的時候才出現過,雖然前幾次是出現幾百家破淨股,但有一點不能否認的是,現在已經是底部區域了。

未來幾年多投資。

熊市是播種的時候。很多人都說現在不是底部,也許是對的,不過又有誰能夠預測底部在哪裡那?現在少量的下注也沒關係。

距離外匯管理局放寬外匯管制還有一段時間,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密切關注就行了。說實話,對於大盤是否下跌的問題,還真不太好說,貿易衝突,地緣政治,都是可能造成A股回調的誘因。如果倉位較輕的話,下跌就可以加倉了。

有很多人一提到股市就要罵娘,如果你真的恨,那就遠離它,罵人也是要消耗精力的。

我不得不說,未來幾年我將把我的錢大部分都放在股市中,而且是節衣縮食的進行投資。

3000多點的時候不投資,等4000多點的時候就會有人搶著投資,等5000多點的時候也許更多的人砸鍋賣鐵借高利貸來投資,這就是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