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創業的機會都在互聯網?原來是因為這個(深度)

互聯網時代,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可以通過網絡聯繫在一起。

為什麼創業的機會都在互聯網?原來是因為這個(深度)

但是,這就是潛在的需求,一個新點子引爆了這場移動支付市場的爆發試增長,滿足了用戶的體驗感,有不一樣的體驗。後來支付寶也搞起紅包這種模式,以快去搶佔移動市場。

為什麼創業的機會都在互聯網?原來是因為這個(深度)

瓜分市場蛋糕

互聯網時代,得到了用戶數量就代表著各種盈利的可能。如今百萬英雄等直播答題,也是以一種新穎的點子,通過“知識就是金錢”的概念,答題就能瓜分獎金的模式來搶用戶,這投入的資金,每場50-300萬元,一天6場,相當於一天就燒了600-800萬元,活動持續多久也得看用戶量增長趨勢,增長率肯定會越來越小的,降低到某個增長率,就代表花了同樣的錢,要得到新用戶變得越來越難了,會尋求一個最優化的解決方案。這個答題瓜分獎金最後分下來一個人也就2-10元,對用戶來說10塊錢很多嗎?並不多,但是就是爽啊,讓用戶的體驗感very nice。

為什麼創業的機會都在互聯網?原來是因為這個(深度)

熱火朝天的直播答題

這種答題瓜分獎金搶用戶的模式之前有嗎?沒有,市場有這方面的需求嗎?誰看到了?誰都不知道,這是一個潛在需求,提高用戶體驗感,一個idea就引爆了這場燒錢活動(賺錢活動)。因為移動支付市場的教訓,其他平臺看到了這種模式,立馬介入,紛紛開始模仿,所以才有了現在眾多平臺的直播答題瓜分獎金的活動。

為什麼創業的機會都在互聯網?原來是因為這個(深度)

階級躍遷

有沒有想過,我們該如何去獲取這個社會的財富?為別人的公司去勞動,去賣力的工作?獲得以自己的腦力和體力付出換來的工資?最聰明的人就是為自己事業去奮鬥的人,創辦公司企業的人。如何獲得這個社會的財富,無非就兩種: 1.在已經飽和的市場中,地盤已經被劃分完畢,通過是重新洗牌,劃分地盤,劃分市場,從別人手中把蛋糕搶過來(淘寶等線上的電商,直播答題平臺,諾基亞,柯達等等的例子)。2.去挖掘新的市場,尋找新的蛋糕,挖掘新的經濟增長點,創造新的市場,新的就業機會(移動支付和直播平臺就是很好的例子)。

為什麼大多數互聯網創業比實體產業成功?原因或許如此,輕資產化。有人說要開一家奶茶店、火鍋店,有沒有真正去調研開一家店需要多少資金?二十萬是起步價,另外還要預留資金以度過創業起步階段。而一家互聯網公司開展業務,找到了業務,資金投入可以很低,可以在2~3個月內實現盈利。所以,為什麼國家提倡“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倡“互聯網+”的創業計劃,真正原因可想而知。你說還有其他原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