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在我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一步步走到当下,不断汲取各位前辈影响,包括西方的和现代的。” 姜宝林说,某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必然反映那个时代的审美心理,因此,时代变、观念变、意境变,笔墨语言也要变。纵观中外大家,无不是首先更新观念,进而带来绘画作品的革新。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姜宝林是山东平度人,有着山东人的豪爽和气度,姜宝林大胆的提出当代中国画要适应当今时代,时代变了,中国画的评判标准也要变。对传统艺术,他以现代观点加以筛选,进行强化,放大,终于汇聚成自己的风格。姜宝林说:“变者生,不变者淘汰,守护笔墨是我的宗旨,走向现代是我的终极目标。”一位评论家用一句话就点评了出了他作品的最大特点:面对姜宝林的作品,我们的研究和理论可能都是滞后的。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基本语言,一直是中国画民族性核心特征。笔墨功夫越深厚、掌握的笔墨技法越多。在艺术的探索和创造中,拥有的手段就越高明,办法就越多。在把握中国画主题精神——笔墨的基础上,用现代的审美观念加以审视,将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因素筛选出来,使其既有古老观念的内蕴,又具有现代生命的实质,是中国画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姜宝林如此说道。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薛永年:

姜宝林的积墨山水形成晚于白描山水。不以笔胜而以墨胜,面貌亦十分强烈。如果说他的白描山水抽离并发展了陆俨少作品中的云水图像,那么他的积墨山水则是提取了李可染的积墨法并大有发挥。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著名艺评家、清华大学美院特聘博导王鲁湘:

姜宝林的大写意花鸟画则更多地借鉴了黄宾虹的山水技法而注意积墨,尤其擅长以宿墨来积墨。迄今为止,这是我所见到的大获成功的惟一例子。黄宾虹用来期许山水画的理想“浑厚华滋”,姜宝林对花卉画居然臻至,使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气和功力。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姜宝林,山东平度人,1942年生。1962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师从潘天寿、陆维钊、陆俨少、顾坤伯等。197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山水研究生班,是李可染的研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画院艺委会终生委员,杭州画院名誉院长,杭州黄宾虹学术研究会名誉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李可染得意门生姜宝林:变者生,不变者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