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賊船——精神分析之路(朱曉剛)

許多新拿了國家二、三級心理諮詢師證的朋友,在經過一番仔細思考後,決定上了做心理諮詢這條賊船!可是,很快發現麻煩大了,那麼多流派選哪個?根據個人喜好和資源可獲得性,有人選擇了精神分析流派。那我更要恭喜你了:苦日子在向你招手(當然,其他流派學習成長的日子也一樣好過不到哪兒去)。

即便精神分析這一大類裡,就有經典、客體、主體間、依戀等等小分支。然後每個小分支裡,還有更細的分支,比如克萊因、費爾貝恩、科胡特、比昂、拉康等等。麻煩的是,各細小分支的大師的作品之間,對一些問題爭吵不休。精神分析是流傳時間最長的諮詢理論,所以吵得也最多最兇的,你聽哪個的?好吧,不管大師們的爭吵,本著“沒有完美無缺的理論,只有精益求精的實踐”的態度,你終於選定一個大師,比如克萊因,可是發現跟誰學呢?國外不算,國內一大堆講克萊因的,他們之間也吵,聽哪個的?最後,最悲催的是,你發現學了一圈聽了許多名師的課,大把的銀子和時間花出去了,還是對提高你的諮詢實務效果欠佳。於是你要麼恢心失望改換門庭,要麼期待下一堂課下一個名師。

以下我結合自己學習經歷,談談如何學習精神分析。

一、首先要建立能力素質模型:瞭解做好精神分析需要哪些能力、心態和人格特質

就像現在公司裡的HR做培訓一樣,先根據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要求,做好能力素質模型,然後再設計課程。而怎麼定出精神分析師的能力模型呢?我建議從實際操作流程開始,思考完成每一步驟/流程/任務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想學習如何做出個好吃的包子,你大概知道要會有和麵,剁餡,包,蒸等工序,然後思考每道工序需要操作者有什麼能力和知識,然後一一去學習。學習精神分析也一樣,你大概要知道精神分析是怎麼做的,有什麼工序(歷程),每道工序中,要求諮詢師具備什麼能力?

從實操層面思考,我個人覺得精神分析師大致需要具備以下這些能力:

二是你有能力促進他“多說”:這要求你會傾聽和提問,及時恰當地共情。

三是你有能力促進他“瞎說”:即能夠促進他的自由聯想(“瞎”說)與發展移情(“瞎想”--移情與投射和“瞎做”--付諸行動)。

四是你有能力從他呈現的素材裡,形成你的假設和診斷:這需要諮詢師有理論功底和分析性頭腦。有的諮詢師聽了對方一堆話,瞭解了一堆生活史、情感史資料,啥也沒看出來,最後用一句“萬金油式”的答案來對付來訪者:你現在有如此多的痛苦和糾結,主要是因為你小時候缺愛!

五是你有能力去驗證你的假設和診斷:有些太過自戀的諮詢師往往倒在這一關,武斷野蠻地要求來訪者接受自己的假設,把假設當事實和真理,把對方的反對意見只理解為是“阻抗”。我的建議是:最好你自己逼自己想出兩個以上假設或診斷,然後分別去驗證。比如同樣解釋一個人買了一堆書就是不願意去好好讀完、蒐集幾個G的視頻音頻就是不願意好好看完,並且讀書聽課老是進不了腦子裡,來訪者為此苦惱不已,來諮詢,對他的症狀/現象,我們有一個解釋是:你害怕讀完看完聽完,是因為你有分離焦慮,因為看完一本書就意味著與它分離了。另一個解釋完全相反:你害怕親密,因為認真地看完一本書,意味著它的內容從此進入你的大腦,再與你分不開了。你能有辦法區分這兩個假設哪個才是造成來訪者學習問題的真正原因嗎?

六是你有能力讓對方也接受你的假設和診斷:你驗證了你的假設/診斷是正確的以後,這已經是非常好的諮詢師了,但是光是你自己理解了病人為何有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及其原因,這是沒有用的。如何讓對方也理解接受你的診斷呢?比如你看出來了:他高考、重大面試、競聘演講等關鍵時刻掉鏈子,是因為他故意不讓自己表現好。如何讓對方也理解並接受這一點呢?

七是你有能力讓對方改變:現在就差最後一步了,你如何讓對方接受你的診斷,並且配合諮詢,努力提升自己,解決心理問題?來訪者如果能接受你的診斷,他一定會問下一個問題:我知道原因了,那麼我接下來怎麼做呢?你怎麼承接這一類的問題?常見到有些諮詢師自戀地給出建議,或是不敢給出建議,只是自欺欺人地一個“萬金油”式地回答:我們沒有任何建議,如何過你的人生完全看你自己,或是更雞湯一點的:你只要看到,接受,面對就好。玄之又玄,隨便你怎麼理解這種話都好。

心理諮詢賊船——精神分析之路(朱曉剛)

諮詢進行中

以上七條,牽涉到的能力包括但不限於:建立關係的能力、心理教育的能力、識別和處理阻抗的能力、促進、識別和處理移情的能力、共情能力、促進自由聯想的能力、提出診斷假設與驗證的能力、解釋和說服的能力、理論知識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