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苏联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反而搞好国内经济,那么苏联会在冷战中胜利吗?

额火山君

这个问题有点乱。

题主应该明白的是,首先经济不是苏联输掉冷战的最重要因素,其次苏联解体不是美国军备竞赛拖垮的,而是从内部解体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1、冷战是两个阵营的全方面竞争

二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并各自组建了属于自己的阵营,冷战随即开始。

美苏两国从政治、经济、文化到军事层面,都进行了剑拔弩张的对峙。其中1950年爆发的半岛战争就是美苏争霸的一场热战。

为了确立自己的霸权,美苏两国不仅大举拉拢卫星国对抗,同时还在海外大建军事基地,和军事基地相伴随的,就是军事上的“秀肌肉”。

为了凸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苏联除了在政治宣传上下足了功夫,还不断通过不断推出新军备的形式来彰显社会主义的强大实力,在潜移默化中就开始了和美国的比肩。

而美国在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时,美苏的军备竞争已经进行了数十年,包括核武器、航空母舰、卫星、导弹等。

很多时候,甚至可以理解为苏联主动挑起了军备竞赛,因为苏联更具有侵略性,而且,苏联只有通过这样秀肌肉的方法,才能给周边卫星国带来安全感,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

2、计划经济积重难返导致苏联崩溃

苏联解体前,莫斯科民众排长队买面包,很多人说苏联走到了末日。

的确,很快,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事,排长队买面包的事情,并不是苏联解体前的现状,这样的场景,至少已经有二三十年。

是苏联经济不行么?不是的,是重工业立国坑了苏联。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强力作用下,苏联很快完成了崛起,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一。但是,缺乏活力的经济制度最终让苏联轻工业止步不前,最终坑了广大苏联人民。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时期确定的,但是它的生命力远比斯大林顽强。在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时,曾试图进行经济改革,但是最终归于失败。而在勃列日涅夫时代,苏联试图通过大力发展军备完成苏联国力的提升,事实上确实办到了,但是距离健康的发展之路越来越远。这些都直接导致戈尔巴乔夫接手时,苏联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然后,束手无策的戈尔巴乔夫想到用政治改革为苏联续命,不曾想反而将苏联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苏联解体,根源还在内部。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Yes

可以参考下民国。

国民政府诞生的时候,也面临着先发展轻工业还是重工业的问题。 考虑到重工业投资大、周期长、没有竞争优势,最终决定先发展轻工业,改善民生,完成积累,再发展重工业。 民国也进入了“黄金十年”,国民财富大幅提升,上海成为与纽约、伦敦并列的三大经济中心,中国首富也是世界首富。

结果,抗战爆发,当侵略者用飞机、大炮、军舰入侵的时候,中国却连像样的武器都生产不出来,只能用“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仗怎么打?最终用大量的人口和国土面积才拖垮了日本,取得抗战的惨胜。

反观苏联也一样。 苏联自诞生起,就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建立时,外部有帝国主义封锁,内部有白匪作乱。稳住阵脚后,又是法西斯入侵。好不容易二战胜利,西方又发表“铁幕演说”,拉开冷战序幕,北约军事集团在卧榻之侧,美国又在临近的土耳其、意大利部署导弹,瞄准莫斯科…… 这种环境下,苏联如何能安心发展轻工业?为了生存,只有投入到军事工业、重工业,以保证生存下来。

其实,苏联也多次向西方释放和解信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至于说经济困境,哪个国家没出现过经济危机?苏联的经济困境还不至于让他垮台。

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应该是自身战略选择错误。

1.不该同中国闹翻。 中苏关系破裂,使苏联失去最强大的盟友,反而增加了一个强劲的敌人,从远东到中亚腹地均受到威胁,消耗了苏联巨大的国力。

2.对阿富汗局势误判。 首先是没料到亲苏的政府会倒台,其次是没料到贫弱的阿富汗会得到全世界的支持,成为拖垮苏联的关键。

3.轻信西方。以为只要按西方的要求改造,就能与西方和解,获得西方支援。结果西方只是为了整垮苏联。苏联自废武功后,西方反而踩上一脚。

如果中苏关系依然良好,从阿富汗及时脱身,对内部问题渐进式整改,那么冷战结局很难说谁会取胜。


雁去无痕ty

第一,苏联解体与经济问题无关。

第二,即使经济极大繁荣,苏联也会解体。

第三,国家会不会分裂,起觉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关系。

第四,由于地理原因市场经济不适和与俄罗斯。由于计划需要计划经济不适合与地方与中央各部门权力过大!

第五,既然民主就要专政需要一个强力机构与组织来执行人民的意志。不然的话一切都是挂在墙上的牌牌。

第六,行政不能搞民主,必须是专任独段!可以有协商!但是最终还是要专任独断。

第七,遇见阻力,就向地方放权,换取地方支持!只能让地方越来越大!最后失去控制!中央权柄全失!

第八,苏联的集体领导是错误的。实质是培育了顽固的山头与地方势力。

第九,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颠倒了主次。

第十,苏联要存在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削蕃,要么放弃荒唐的集体领导,选出新斯大林。是他们选了一个脑袋上有疤的人。

11,没有什么,一切注定的。事在人为!苏联的解体是因为80年代的苏联人是废物。是怂包!而不是因为什么苏联注定会完蛋。

12,即使苏联一切都做的很好,美国未必会失败。由于地理原因生产成本与运输成本,流通成本。美国以及欧洲日本,他们的成本大大低于苏联。而且掌握的资源于人口。都是远远超过苏联及其掌握的东欧集团。

在竞争中,他们处于优势地位。

十三,美国建国以来,遇见事情就加强中央的权力。这已经成为一个惯例!而一个国家是不是解体奇崛于地方权力的大小与中央的关系。美国有一个强力的中央,即使遇见问题。也不至于解体!

所以,即使苏联占到优势,冷战也不会结束。因为美国即使是衰落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解体。毕竟他不是一堆民族自决,国家形成的联盟。而且也没有一个强大到足以架空中央的州!


庄楚狂


苏联的解体是一种冷笑着的必然,但即使没有美苏间的冷战,苏联一样会走向解体,只不过时间会推迟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在很多人的眼里,苏联的解体外因就是美国的冷战政策,双方大量的投入资金进行军备竞赛,但是美国毕竟是世界第一的经济体,其强大的国民生产能力,工业体系的完备更为其提供了各类生产资源的可靠有力的保障,从重工业基础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轻工业体系,从第一产业到服务行业,可以说当年的美国已经是非常的体系化建设了。


而苏联则是在牺牲轻工业的基础之上一味的强调重工业的地位,的确苏联同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国防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是足以和美国抗衡的基础,但是单一的工业体系,最终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后果,那就是经济体系严重缺失,大量国民经济转向了国防建设,这位苏联整体经济的崩塌埋下了伏笔。

但是这只是经济层面的问题,但令苏联解体的最重要的问题却是思想意识领域的瓦解


美苏争霸,所谓的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不单只是军备下的经济较量,美国更多的是从政治理念和思维意识上对苏联的瓦解,伴随着苏联整体国民经济的衰退,苏共内部贪污腐败想象浮出水面,这也是美国战术上的成功,糖衣炮弹最终打垮了一个政党。

苏共内部贪污腐败成风,直接的导致国内矛盾的激化,最终戈尔巴乔夫再也无力挽回苏联的彻底分解。

综合,即使苏联一味的去抓经济,而忽略执政理念和思维意识深处的教育和整顿,苏联一样会败!


冰雹蓝天

苏联的领导人不是傻子,既然你这么想过,人家也肯定考虑过。

共产主义在欧美可以说就是一个贬义词,它们听到你说“共产主义”时的感受和中国人听到南京大屠杀的感觉差不多。想想看,德国人虽然二战和英美开战了,但是它们的关系都好过英美与苏联的关系。

所以啊,苏联诞生的时候,就面临着被消灭的风险,苏联的周围除了蒙古以外全部都是敌对国家。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曾经的苏联人眼中斯大林如此伟大。一战中的沙俄军队连人手一把步枪都做不到,仅仅30年后的苏联军队的表现要比一战的沙俄强得多。英法陆军在德国陆军面前不堪一击,然而德国陆军还是输给了苏联红军。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打赢了二战,周围再也没有敌对国家了。但是此时的苏联工业实力相比美国仍然是差了一大截。西欧的法国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而英国是残了一大半。中国又不愿意加入社会主义阵营,怎么办呢?

苏联仍然承受着不小的国防压力,它威胁不到美国本土,要维持战略平衡只能依靠对西欧国家的战略威慑。说白了苏联必须与美国搞军备竞赛,避免不了。

另外啊,苏联时期苏联的经济是不差的,20世纪80年代,苏联的人均收入即使按照美国标准算都有美国人的65%,住房医疗教育全部免费。而今天的中国人平均收入换算成美元能有多少?君不见北上广深一套房都能淘汰掉全国95%以上的人。

总之,苏联人的生活水平是很高的,也许跟美国比不上,但是我想说,比苏联穷的国家多了去了也没见解体啊。总之一个国家经济上出问题一时半会过去了说不定就好了,但是政治上出了问题,那才是大麻烦。


贞观防务

苏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那是不得不竞赛的,你不竞赛,你的军备就会落后,落后就会产生危机。国在江湖,身不由己。

题主说不搞军备竞赛,搞好国内经济,这就相当于闭关锁国,自行发展。但是要明白一点,那就是你不竞争了,但你还在发展,你的发展就是对别人的威胁,总有一天,别人会对付你。苏联如果不与美国竞争了,搞好国内经济,就是对美国的威胁,美国会让你苏联安心搞好国内经济吗?肯定不会!

冷战苏联的失败,与军备竞赛没有关系,为什么?因为美国也在跟你苏联竞赛啊,美国怎么没有因为竞赛就输了。

苏联的失败,在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重工业牛逼,但轻工业不行,要知道重工业能让国家强大,轻工业能让老百姓生活幸福,苏联重轻工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苏联虽然国家强大,但老百姓生活不太幸福,苏联这个国家华而不实,虚!所以输给了美国!

个人看法,见识浅薄,大家当娱乐娱乐吧。


那人灯火

这问题问得就有问题。

首先是问题的产生,苏联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好像苏联是发起方,其实则不然,美国靠原子弹经常威胁苏联。更深刻的是,苏联自从一诞生开始就受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围攻,当然在二战中断了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军备竞赛是苏联立足的一部分。作为美苏竞争的一部分,才是美苏军备竞赛。实际上,军备竞赛一直存在,差别在于程度。

其次是军备竞赛在冷战中的作用。苏联在一开始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曾经实行过新经济政策。但是稍微立足以后,对内政外交的认知便展现出肤浅的一面。内政上,就是经过斯大林的重工计划主义,仿佛发现了经济社会运营的钥匙,忽视了社会经济肌体的整体关系。导致了计划经济、重工经济的畸形发展。外交上,产生了依靠军事竞争来左右国家竞争、国际团体竞争的片面想法。发展过了头,就是霸权主义。最后主要是在竞争思路上,思路太窄,认识肤浅是主要弊端。像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一个妄想和美国联手,一个想单手开碑对付美国,没有整体战的思路。

结论是,军备竞赛是不可避免的,苏联是在具体处理军备竞赛的程度和方式上出了问题。如果像提问者想的那样非此即彼的发展经济,结果不会有太大区别。两个国家、两个国际团体的竞争是整体性竞争,文攻武卫,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找到自己的利润点形成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斗争态势才是第一位的。这一点,毛主席是大家,苏联人差的远。


行云8519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性的。如果没有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那么就没有所谓的冷战可言,自然也就没有所谓的谁在冷战中获胜的问题。至于谁更愿意发动冷战?是苏联还是美国?其实这是一个用极其简单的逻辑就可以回答的问题。搞经济竞赛,苏联无论是地域环境、民族品质、经济基础和民众素质方面都全面落后于美国。如果大家只是进行经济方面的竞赛、各方都在同一个市场规则下发展经济,苏联的瓦解可能更早、更彻底。所以,通过冒险取胜才是苏联获得世界霸权的唯一途径。另外,就战斗民族的自身劣根性出发,也很难让其有通过自身长期勤苦劳动而获得世人尊重的内在动力,靠暴力掠夺是他们更加喜欢的一种发展模式。如此,我们应该明了,搞冷战和军备竞赛的主动方是苏联而非美国。俄美之争,有点类似于三国时代的魏蜀之争,蜀国只有主动示强,才有可能险中图存。


大明雄魂

这个问法有问题,苏联一定是想搞好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这点谁否认那就是立场问题,只是后来苏联上层人物腐败,脱离了群众,加之出现了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引起了苏联出现思想混乱,又出现了戈尔巴乔夫,叶利新,苏联这样不不倒老天都说不过去了。


东风大英雄

如果苏联,不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而是搞国民经济的话,那可能很快就解体了,因为不进行军备竞赛,他就无法凝聚苏联各加盟共和国,无法有效的从俄罗斯以及其他的加盟国大理,榨出足够的资源,俄罗斯就很快恢复到沙皇俄国那种状态,也就是一个农业国。他在二战时期得的利益,也很快就会丧失,因为不搞军备竞赛,他根本控制不住东欧那些国家,甚至可以说,苏联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苏联存在价值就是,从民间获得财富,然后跟资本主义世界进行对抗,等到它烧光了俄罗斯的资源,那么也就解体了!苏联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惩罚俄罗斯,让俄罗斯膏脂耗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