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谁的诗句,表达了什么感情?

谢小楼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全诗如下:

寄黄几复

宋·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这首诗,是黄庭坚写给离别多年的好友黄几复的。讲真,写对友人的思念,称赞友人廉正、干练、好学,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而且用语还颇为艰深,并不好读。如果没有“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一联,恐怕早就湮灭在众多优秀的诗作之中了。

然而,“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一联,就足以流传千古,这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字组合在一起,便营造出一个令人沉醉的意境。

桃李春风一杯酒,这七个字,写出了十年前好友相聚的快意时光,写出了浓烈的温暖的友情。桃李,是鲜艳的,就像欢快的时光,就像浓烈的友情;春风,是和煦的,就像悠然的岁月,就像温暖的友情。一杯酒,酒并非只喝一杯,这只是沿用古诗中的常用语,如“劝君更进一杯酒。”好友相会,酒是少不了的,与好友饮酒对谈,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江湖夜雨十年灯,是写与友人分离后的漂泊岁月和对友人的思念。与好友分别后,人生也不再是桃前李下,而是江湖流离,生活不再是春风拂面,而是夜雨萧瑟。灯,是思念的象征,夜雨孤灯,诗人枯坐灯下思念友人的画面宛在目前,灯前加上十年,诗人的思念绵绵不绝。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两句诗,选用了最平常的意象,却营造了最优美的意境,给人以绝美的艺术享受。十四字中,有快意,有萧索,有温暖,有孤寂,读之让人迷醉,流连,最后,醉倒在这一杯酒中,惘然在这一盏灯下。

答者:谢小楼


谢小楼

这是一句著名的诗,春风桃李,江湖夜雨,人生不过如此,苦乐自知,喜忧参半。

出自“苏门四学子”之一黄庭坚的诗,

名师出高徒,作为苏轼的得意门生,黄庭坚书法独绝,写诗也有上乘佳作。

公元1085年,黄庭坚任职山东,少时好友黄几复时在南昌,两人分处天南地北,一时遥忆好友,思念而作。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首句很有空间感,化用《左传》“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的句子,又让人想到“君住长江头,妾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诗句。

极言距离之远,思念之深,就算鸿雁传书都成了不可能,“鸿雁长飞光不度”只能以诗遥寄思念之情。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句话颇有意境,很是凄美,耐人寻味。

将回忆往昔朋友相聚,畅饮美酒之乐与现实江湖一人,饱受风雨之苦,一起对比,况味十足。

白居易《长恨歌》“桃李春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往昔,桃花李润,友人欢聚一起,饮酒作乐,谈心写诗,何等快乐!

可快乐是短暂的,而分离的愁苦却是漫长的。

杜甫《梦李白》“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现在,江湖夜雨,一人孤苦,足以概括人世沧桑,饱受风霜,别后十年,凄风苦雨,独对孤灯,何等凄苦!一乐一苦,以乐衬苦,这句话里不仅有诗人的离愁别绪,人事际遇,更有每个人的喜乐哀愁,离别相聚,人生百味,莫过于此!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家徒四壁”说明友人为官清廉,“三折肱,始良医”,“治病不折肱”说明友人作官治民有才能,

这两句运用典故,夸黄几复的,是个好官。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白发读书”,如今你想像以往读书不倦都不行了,头发都白了,“瘴溪猿哭”,隔着乌烟瘴气的山溪,猿声悲鸣,徒留悲凉了。

以景作结,这两句是同情怜爱友人的,为其遭遇愤愤不平。

桃红柳绿,春光融融,与友相约,三五成群,诗酒趁年华,知交之乐莫过如此,可这样的乐趣又有几回?叹年华易伤,萧瑟如雨,再回头,人已老,两分离,只有孤灯一盏慰风尘,这样的感触,人人都有,都能有共鸣,这便是这两句诗的魅力吧!


一绿浮芳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两句诗出自黄山谷《寄黄几复》,是这首七律的颔联。黄几复是黄山谷少年时的好友,当时在广东四会任县令。 全诗及注释,其他回答者都答得很详细,我就不再重复了。

说说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这联。

首先在对仗上此联极其工整,其中桃李,江湖都是由两个名词合出一个新名词,给人感觉很雅致。

其次,桃李春风一杯酒,全句仅是对几个意象的白描,便准确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同样对句江湖夜雨十年灯,也是如此。笔力非功浅者可为。

也正因为作者只对意象白描,其意境意蕴全由读者自己去感受。因此,现在也有不少人将这对句单独抽出,作为成功必须经过努力的励志语句。

记得我也曾经用这对句做过软文标题,写某一个产品的成功,是经过了多年艰苦努力得来的。


筱静话诗词

出自于:

寄黄几复

[宋]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这句话可解释为: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表达对朋友的一种思念!

基本介绍: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谈少爷

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诗作《寄黄几复》,全文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

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大概意思是:

我住在北方海边,而你住在南方海边,就算我想托鸿雁传书与你,也没有办法。

当年我们一起在春天观赏桃花李花,共饮美酒。世易时移,对着孤灯听着秋雨,一别却已过十年。

你在那蛮荒之地,就算勉强支撑生计也只有四堵空墙,艰难至此。古人多次受伤后便成良医,我却但愿你不要如此。

想你清贫自守发奋读书,如今头发已白了罢。我们之间隔着充满瘴气的高山与大河,隐隐听见山中猿猴的哀鸣。不知今生可有再聚之时?


黄几复,名介,与黄庭坚少年交游,两人交情很深,当时黄几复在广东四会县(当时应该是被贬,因为广东在当时属于蛮荒之地)。当时两人分处天南海北,黄庭坚遥想友人,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很好地表达了两人离别和别后思念之情。


大道之光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这句我曾用作qq签名很多年,有点伤感音乐的调子,世事变迁,人海的飘萍起伏,夜雨孤灯,只身羁旅中更是感觉强烈,再有那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等,古人的春愁秋怨,离愁别恨放在今天依旧是哀婉悱恻,感触颇深、催人落泪。





人间粉客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句诗我也很喜欢,当年QQ流行签名的时候,很长时间就用的这句。



该句出自宋朝黄庭坚的《寄黄几复》。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黄几复是诗人年少时的朋友,全诗表达的是对朋友的思念和牵挂。颈联实在是绝妙好辞,就诗而论,全诗晦涩拗口,如无颈联不过是平庸之作。

在我读来,这句诗不仅是对朋友的思念和牵挂,更能引起我共鸣的,其实是对岁月蹉跎的感慨。

昔年,桃李花香,春风拂面的日子,朋友们欢聚一起,对酒当歌;十年后,江湖漂泊,夜雨中对着孤灯一盏,独坐孤独。

个人觉得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还有宋朝末年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喜欢这样的诗,或许,只是怀念逝去的青春,只是因为开始变老了吧。


别名拈花

出自北宋诗人黄庭坚的《寄黄几复》原文如下: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燕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蔪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全诗作于公元1805年,此时诗人黄庭坚在德州,而诗作中的黄几复在广州,一南一北遥遥相望。而第二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意思就是:想当年,春风拂面,我们在盛开的桃李花下举杯畅饮;十年来,漂泊江湖,每当夜雨潇潇,漏尽灯残之时,不由得更加思念远方的友人。


曾经艳丽风流,难言今日苍凉萧瑟,念在嘴里,只觉得那铺天盖地的愁绪。诗人回忆起当时的相聚游玩之乐,更加衬托出今日相别十年的思念情深。


蓦然说文化

寄黄几复全文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国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 不知道怎么,看见这首别有沉伤。古人诚不我欺,句句入心。黄庭坚表达的是朋友分离,功业无成,岁时白头的忧伤。当时少年,再见已经不复当年模样,生活和阅历,是江湖夜雨,当年春风一杯少年救,十年心灯无寄书。读到“谢”不能时,颇感伤了下。古人交通蔽塞,书信迟缓,或不知道具体地址而不能达。如今社会是迅捷了,但是见个人,也常常是“谢”不能罢。正好有朋友远在广东,这首诗分享给他。从前也是“寄雁传书谢不能”。但如今除了寄雁传书,其余都是“谢”不能了。


初衣胜雪

(打油简化一下)

南北传信难,

风雨又十年。

人生太不易,

一想泪涟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