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 區塊鏈及加密貨幣新聞聯播

  • “維卡幣”傳銷組織98人被公訴 涉案金額150餘億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不是所有領域都能實現“區塊鏈+”
  • “加密候選人”已獲得一些比特幣大投資者支持
  • 火幣Pro發佈火幣主力指數HUOBI 10
  • 津巴布韋交易所或對央行數字貨幣禁令發起訴訟
  • V神將來京參加2018以太坊技術及應用大會
  • 美國防部討論是否在人事招聘中對持有數字貨幣的人進行標記
  • 中國銀行利用“區塊鏈”技術助力西藏脫貧攻堅
  • NASAA總裁:將致力於打擊數字貨幣生態系統中詐騙行為
  • 美國銀行發佈新的區塊鏈安全工具專利
  • 泰國Krungsri銀行運用區塊鏈成功進行國際匯款測試
  • 俄羅斯國家杜馬一審通過數字金融資產法草案:數字資產持有者只能進行將代幣兌換成法幣的交易
  • 雷諾汽車業務創新經理:會使用區塊鏈技術更好地管理汽車供應鏈系統
  • 工信部信息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區塊鏈對實體經濟的效果明顯
  • 俄羅斯鐵路公司總經理:將在立法認可的情況下研究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
  • 巴曙松:收到了Roger送的BCH,已全捐給慈善基金
  • 三菱日聯用區塊鏈技術開發出世界最快結算系統
  • 萬事達卡國際總裁:區塊鏈技術能提升B2B支付、貿易金融領域的業務效率
  • 比特大陸遭大量礦工投訴:專業比原礦機不如低端顯卡

媒體觀

  • 研究表明:華威商學院金融學助理教授Daniele Bianchi研究發現,比特幣、以太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價格取決於投資者的情緒而不是任何經濟指標。他觀察到,14種最大的數字貨幣的價格變化模式反映了投資者過去的回報,以及他們觀察價值增加或下降時所經歷情緒變化。他認為,這可以歸因於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還沒有納入政府或金融機構的職權範圍。
  • 大規模投資者和高管:數字貨幣將不可避免地取代法幣。
  • Robert Shiller:並非所有的數字貨幣都可以成功。
  • Fundstrat創始人:區塊鏈作為解決信任問題的方法已經受到了很多關注。人們不能只說相信區塊鏈技術,比特幣及數字貨幣對於區塊鏈的運行是必要的。生產或複製一枚比特幣的成本作為一種價值儲備大約是8000美元,因此目前比特幣在其成本進行交易,黃金作為另一種價值儲備手段正以超過其成本兩倍的價格交易。更重要的是,數字貨幣獲得了許多機構投資者的興趣。雖然因為監管的不確定性,他們目前還沒有進入市場,但是最終數字貨幣資產類型的確定是比特幣價格恢復的重要因素。Tom Lee仍堅持比特幣會達到25000美元,比特幣被更廣泛地持有,被認為是一種更有吸引力的數字貨幣是因為:1.比特幣被廣泛的採用;2.比特幣是一種依賴於礦工的工作證明模型,比特幣已經證明了自己。

  • 京東張作義: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消除了對區塊鏈的神秘感 區塊鏈行業會加速發展
  •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Robert J. Shiller:認為數字貨幣與其他貨幣一樣,是一個觀念的信仰聲明,如歐元幫助歐盟成為歐洲人心中的統一體。而BTC與此類似,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新世界主義者社區,他們將自己視為高於政府的組織,將政府視為不平等和戰爭的驅動因素。他認為公眾對BTC的迷戀歸結為背後的技術,實際上人們迷戀的就是BTC本身。
  • 央視財經再度發聲:虛擬幣場外交易繞監管,交易所掙錢花樣多。
  • 初鏈顧問Jamie Cooper:區塊鏈技術能夠解決貿易戰爭無法解決的問題,可將參與世界貿易的國家和其內部所有的貿易商(無論大小)彙集在一起,使它們享受規模經濟和比較優勢所帶來的好處。所有落實全球貿易規則的國家都將受益,而貿易戰對任何人都沒有幫助,只能在短期內使政府通過高額關稅增加財政收入。而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貿易爭端,區塊鏈技術應該有機會在全球貿易規則的支持下以及當前的多邊框架內展示其優勢,以減少貿易壁壘,而不是屈從於會導致經濟衰退的保護主義情緒。

  • 恆大研究院任澤平:投機需求是主導比特幣價格瘋漲的內在原因,包括變相換匯、ICO融資等交易活動。而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對比特幣相對寬鬆的監管態度是比特幣的資產泡沫持續膨脹的重要外部因素。對比實物貨幣的四個特徵發現, 比特幣在普遍接受性和價值穩定兩方面尚不能媲美黃金等實物貨幣,但可以滿足價值均勻可分性,在輕便和易攜帶性上具備實物貨幣難以比擬的優勢。比特幣替代信用貨幣的最大障礙正是去中心化的特性,沒有信用基礎的比特幣不能很好地行使貨幣的職能。借鑑比特幣相關技術,研發央行數字貨幣的首要出發點是補充與替代傳統實物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