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旧社会真的有“吃绝户”这种事情发生吗?

躲避因果

说起“吃绝户”这事,在旧社会时有发生,用是个字来形容,就是“缺了大德”。为何要这样说呢?你且听大狮往下说,看过之后,你便知这四个字说的对不对!

有人问了?啥叫“吃绝户”?大狮给你说说是啥意思。“吃绝户”说的就是当某个无儿无女的人死了之后,村里人的人或者亲戚们就会跑到死者家中,瓜分死者的全部财产。这些财产,不论是桌椅板凳还是房产田地,还是鸡鸭鹅狗,哪怕是一根火柴,都会被抢走,恨不得连大粪都抢到自家田中。平日看不见的亲戚和族人这会子都会来抢,有时候怕分赃不均,怎么办呢?有办法,将所用东西变卖成钱,就在死者院子里摆酒席,一直吃到所有的钱全部用完为止。这就是所谓的“吃绝户”!

有人肯定说了,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啊,反正人都死了,这些东西分了卖了不挺好。这样想你可就大错特错了,若是这家真的全都死光光了倒也罢了,关键是很多时候,男人死了家里还有女人和孩子,这种情况下本来不算绝户。但是村里人和亲戚依旧会来霸占财产,根本就不管孤儿寡母以后的日子怎么过。

这事顺便一翻晚清民国时期的档案就能查到,很多女人死了丈夫之后,还没等死者入土,那些平常看不到的亲戚和村里的穷哈哈们就开始惦记上人家的东西,赶上女人娘家有势力还好办,若是娘家没什么人,那就倒了霉了。东西被抢走不说,搞不好自己还遭到那些光棍汉子的欺负,甚至会被卖给人贩子,这就是最缺德的“赶寡妇吃绝户”。

老话说的好“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一点都不假,凡是干这缺德事儿的,无一例外大都是穷哈哈们,平时不正经过日子,如今“赶寡妇吃绝户”倒成了发财的机会。足吃足喝还足拿,不管人家生与死。而且还要装出一副高尚人品来,指着寡妇脊梁大骂人家克夫。大伙说说,我开头说的那四个字“缺了大德”对还是不对。

如果大家还是看不懂,也好办,我给你说个大家都熟悉的,那就是鲁迅写的祥林嫂。祥林嫂不就是老公儿子都死后,被他家大伯强占了所有财产,再将她打出门的悲剧故事吗。


大狮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吃绝户”。


“吃绝户”就是一个人如果他无儿无女,在他死后,他的亲戚、朋友、邻居、同村村民就都会跑到他家来瓜分他的家产。


能瓜分的瓜分,不能瓜分的就拿去变卖换钱,然后拿变卖来的钱大摆流水席,直至把所有的钱吃喝完为止。这就叫做“吃绝户”。


如果只是这种单纯的瓜分孤身一人的人的家产,尚能接受。毕竟他孤身一人,离开后没有了任何亲属,家产不被瓜分也会被遗弃在那里。


但是有些地方却是当一个男人去世后,即使这个家还有妻子、女儿在,只要这家没有了男丁,亲朋周邻也会跑去瓜分人家的家产。最后导致这些女眷沦落街头。


还有更缺德的做法就是当男丁去世后,周围人瓜分了家产还不满足,甚至还要把人家的女眷弄去贩卖了,再把这钱拿来瓜分。



可能很多人会说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缺德的人和事。有,在中国旧社会真的有这种事情存在。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吃绝户”的受害者。老公去世后被婆家周邻的人吃了绝户,不得不带着孩子乞讨为生。



中国旧社会里,乡绅们欺霸着贫困的老百姓。在那个黑暗的年代,甚至有人把“吃绝户”当作了一种发家致富的手段,尤其是在农村。



男人一死,家里面的田地首先就被村里面有权势的人给瓜分了。因为在那个年代田地是最大的家产。然后就是家里面的什么牲畜啊,家具啊等等……


在我小的时候,就见识过一次“吃绝户”!那个人是我们邻村的。他幼年就失去了双亲。估计是自己不上心,也估计是没人帮着张罗,所以他一直没娶妻。


他比较勤快,所以虽然只有一个人,可他日子却过得还可以。他因意外离开后,他的所有家产都被村里面的人给瓜分了,甚至于他的房子都被拆了。


当时我还小,还不懂得这就叫做“吃绝户”。只记得当时我爸妈谈起此事的时候直摇头说“缺德”!


不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实行法治,再加上社会民主化的建立,“吃绝户”这事已经鲜少耳闻了。只是在中国旧社会这种现象确实存在!




有书共读

旧社会真的有“吃绝户”这种事情,我还是在之前帮忙整理地方志的时候看到过类似的事情。当时很惊讶,感觉这种事情的发生有悖人性,负责校对的牛老师告诉我:“这才是赤裸裸的人性!”

“吃绝户”是旧社会的恶习,也是人治社会的弊端之一。简单来说,就是一户人家的男主人死了,如果没有子嗣继承财产,或者女主人娘家人没有势力,就会遭到男方亲戚或者村里人的洗劫。基本上田产和值钱的物件都会被有势力亲戚瓜分,大到犁耙、推车,小到锅碗瓢盆、针头线脑,都会被抢走,而剩下的不好分的物件,他们会卖了一起吃大锅饭或者摆酒席。条件差点的也能吃几天,稍微强点儿的能吃半月,直到把这户人家的财产吃干抹尽,真正的做到了“吃绝户”。

而这户被“吃绝户”人家的寡妇如果年轻可能会逼着她再嫁,如果年老,就只能带着女儿去逃荒要饭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吃绝户的受害者)

“吃绝户”事件也从侧面印证了为什么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追求“人丁兴旺”,而重男轻女的观念在此也可见一斑。

与旧社会不同的是,法治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所以类似“吃绝户”的事情在几十年前早已绝迹。

但是,人性之恶确实令人难以揣测。现在虽然没有赤裸裸的“吃绝户”现象,但也有类似的事情。

离我现在的住所北边不到两公里,有一户人家发生的事情很让人无语。这家的男主人今年应该有50多岁了,是个重度残疾人,看样子是脊椎有问题,具体残疾到什么程度呢?我见过一次,他只能以一种古怪的姿势斜躺在轮椅上,一只手健康,另一只严重变形的手能够稍微活动。

他现在住的房子还是之前父母健在时修的一层瓦房。30多岁时,有人给他说了一个带孩子的媳妇,(人家承诺好好照顾他为他养老送终,当时村里管事儿的都写好协议了,就等着签字)但他的妹妹坚决不准他成家,说是怕房子给了外姓人家。

可恶的是,这个做妹妹的不仅常年拿着哥哥的低保和残疾补助,就连不菲的卖地补偿款也是她拿着,而且不管照顾哥哥,只是每月把米面买好送过来。她哥哥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多年没换洗过的,吃饭也是自己勉强做熟了而已。除了邻居偶尔送饭给他改善伙食,过年过节都没见过这个做妹妹的来给哥哥送过饭。

知情人说,那个做妹妹的巴不得哥哥早点死了,好把房子重新翻盖,偏偏这个做哥哥的虽然残疾却不生什么大病。期间也有人举报过这个做妹妹的,但是基本上都不了了之。

个人感觉这种行为虽然算不上“吃绝户”,但恶劣程度似乎并不亚于“吃绝户”。而现实中亲人为了金钱反目成仇,无所不用其极的例子并不鲜见。

为富最多不仁,穷凶却是极恶。我认为现在的这个穷是精神上的。


夜雨如书

知道侯耀文遗产案吗?典型的吃绝户,但是又能奈他何?

吃绝户的起因是无子嗣操办后事,在旧社会女人是没有地位的,尤其是没儿子的寡妇。家里男人死后,就有所谓的同宗同族出面来代办后事。

拿侯耀文遗产案举例。

第一、在侯耀文治丧期间,侯耀文的徒弟牛成志取走了侯耀文的银行存款120余万。牛成志说是侯耀华让他去取的,用途是偿还死者生前欠账。

第二、侯耀文是突发疾病死在自己的别墅,别墅从装修到家具少说也有百来万,尤其是侯耀文生前喜爱收藏,他的个人财产很大一部分都转成了收藏品。而等到侯耀文女儿侯瓒接手时,连灯具装修都被拆除,唯一的遗产是每月银行的房贷催款。侯耀华的解释是厨房漏水导致房屋装修损坏,所以将别墅内物件转移他处存放,拆除装修是为了水电维修。

第三、侯耀文生前交友无数,在行业里极具声望,在他治丧期间亲朋好友大多有所表示,而这些随礼的帛金也被侯耀华以操办丧礼的理由掌握在手中。等到后事办完,侯耀文的女儿询问帛金去向时,侯耀华的答复是全部花完了。

明白了吗?吃绝户就是吃的这么绝。侯耀文的女儿真正到手的遗产就是一栋被拆成毛坯房的别墅,而且这栋别墅还拖欠了几个月银行贷款。

后来还是郭德纲花钱按市价买下了这栋别墅,让师妹多少有点遗产入袋,否则的话真的很惨。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解放前中国不管在哪,都有要生儿子传宗接代的传统,如果没有儿子,那么在家族里的地位低下,别人会看不起,甚至直接欺负你,你没有儿子,人家也不怕你报复。

解放前我爷爷娶了大奶奶生了3个姑姑,后来为生儿子,太爷要求爷爷纳妾,爷爷就又娶了我奶奶,生了4个姑姑和我大伯还有父亲。爷爷和大奶奶解放前做生意的,在当地不算很有钱,但是比一般人家还是要好很多。那时候爷爷和大奶奶信佛,长期吃素,而且十分虔诚,信行善休来世(后来了解其实被骗走不少钱,我奶奶说的)。

因为作俗家弟子,每月十五去庙里添香油,抽个签什么的。庙里说爷爷上辈子罪孽深重,这辈子要散财行善,才能修得来世圆满。老房子大嘛,十几间房间,爷爷把远房的一个没有儿子的表兄接到了家里供养起来,算是积德行善。

爷爷的表兄和老婆当时都60多岁了,爷爷供养他们。那表爷爷认我爸爸为干儿子,我父亲从小叫他干爷(我们本地叫法)。这爷爷表兄和老婆就只一个姑娘,经常也来看看两位老人。大概6年后爷爷表兄在我家去世,我爷爷出钱办的后事,我爸爸当的孝子,因为无后,还是要认个干儿子替自己没有的亲儿子披麻戴孝。

这个表嫂就是我父亲的干妈,小脚,从脚,小腿到大腿上缠了不少的白布,我们当地叫裹脚布(但是没有那么长,原因后面有解释)。我几个姑妈说我爸爸这个干妈从来不当他们面洗脚,夏天那么热,裹脚布发出阵阵恶臭,我几个姑姑好心让她脱下来洗下,打死也不脱。

期间解放了,爷爷因为成分问题下方劳改,死在了劳改的地方。爷爷一死,家道中落,我爸爸14岁就开始出去做工。爸爸16岁时,他干妈去世。

记得姑姑说那是个夏天。爸爸干妈去世后,她姑娘第一时间赶过来了。人去世后要净身,这是一个必须要做的事情。我几个姑姑准备帮忙,爸爸干妈的女儿拒绝,要求她自己给母亲净身。几个姑姑很奇怪。

后来姑姑说这个表婶奶奶的裹脚布里有很多金条,金首饰,还有麻将大小的金砖(我们这里金砖其实就是跟麻将大小差不多,大概50克的样子,不会很纯,我大伯有一块)。因为姑姑他们隔着门缝看到了表婶奶奶的女儿把这些都收起来了,看到应该不少。

表婶奶奶去世之前给了我爸爸一对金耳环和一枚金戒子,算是认这个干儿子留个念想。其它的东西应该是她和自己女儿之前就商量好的,她去世,她女儿把她身上的东西拿走。因为爷爷去世后家里被抄家(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部搬完了,当时据说木托盘拿了十几盘子的金银器物走,老家具能搬的搬,不能搬的就地砸,怕你藏金银细软,房顶瓦全给你揭开,地上掘地三尺的翻)。当时家里确实没有能力把葬礼操办的很正式。

当时据说这个表婶奶奶的几个侄子也来了,说什么表婶奶奶之前和这个表叔公一起做生意应该有钱,想过来分点什么走,表婶奶奶的女儿破口大骂,说你们没有尽孝道,想得什么?据说大吵一架。几个姑姑说要不是表婶奶奶的女儿来的快,那么她一分钱的东西都拿不走。

这个可能就是吃绝户吧,我说的这个是真实的事情,现在我妈妈戴的耳环有一对就是那表婶奶奶给我爸爸的,戒子后来遗失了,我也没见过。


傻58101466

我不知道我们家遇到的是不是吃绝户,外公是个手艺人,木匠。为了养家糊口年轻时受苦受累,后来生活好点了,两个舅舅一直贴着外公外婆过日子,大舅舅接了外公的班,当了工人,但是后来国企改革,下岗了,又把外公的店接过去了。小舅舅一直在外面“闯事业”,说白了就是每年跟两个老人要几万块钱出去游山玩水。外公外婆身体好的时候,在家里吃,在家里住,我们三个孩子都是外婆带大的。外公肠胃不好,原来住的平房没有卫生间,每次上厕所可不方便了,我爸我妈就借钱,给外公外婆买了一套楼房,当时我刚刚考上大学,家里一下就很拮据,每个月我所有的生活费只有400,但是我们一家人撑下来了。过了5年,外公外婆不想让儿子丢人,就搬到大舅舅家住去了,我们就把那套房子卖了,刚好那段时间房子涨价,赚了10万左右,两个舅舅就不行了。非要分这个钱,被我爸震回去了。后果就是两个舅舅都不让两个老人住他们家,我爸妈又把外公外婆接回家,外公老说,亲儿子都没背着他上下楼,我爸每天背着外公下楼晒太阳,我们家是3楼。后来外公病危的时候,想在儿子家走,我们这里也有风俗,说老人在女儿家走不好。我妈就答应小舅给他一笔钱,让他照顾外公最后一段时间,外公去世那天晚上,我妈梦见他了,我也莫名的一夜睡不着~外公丧事的一切费用,包括棺木都是我爸妈买的,小舅就名义上办了个丧事,收了个份子钱。不能让外公最后走的都没有面子~送葬那天,我的两个舅舅和表弟都坐在车里,外公的棺木居然没人扶,上坡的时候差点从车里滑出来,我一直追着那个车,推着,扛着。他们坐在车里还在笑我的狼狈~后来外婆就更没人管了,一直住在我们家,街坊邻居都在说我的两个舅舅,为了不让儿子遭人骂,外婆去年非得从我家搬出去租个房子住,她的社保才一个月1600啊,我不忍心,就跟妻子商量了一下,把准备买车的钱拿出来买了一套单身公寓给外婆,首付我们交,贷款我爸和我一起还。过年的时候我还在给外婆装修呢,现在都装好了,老人迫不及待的搬进去了。告诉我和我妻子,她想多活几年。

不要看我们家一直被欺负,但是,我们家家境却越来越殷实,大舅舅离婚,表弟大学没考上。小舅舅游手好闲惯了,把自己房子卖了,所有钱都挥霍了,一家人现在挤在出租屋里。我们家,第一次为了让外公外婆住好点,买的房子赚了,虽然后来这个钱有一半被坑了,也没关系,我大学毕业,工作在国企,后来辞职考公务员,也是一次考过。现在给外婆买的房子更奇葩,买的时候只考虑采光和舒适性,其他一概没考虑。结果昨天刚知道的,重点初中搬到了隔壁,变成学区房了,房价已经翻了一倍。妻子怀孕,一查是双胞胎~所以,对老人好点,我们家乡的老话:供菩萨不如供老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忍着眼泪看完

中国旧社会真的有“吃绝户”这种事情发生吗?

有,当然有。

不仅旧社会有,现在也有。所谓的“吃绝户”,实际上就是一个孤独终老的人,临死前忽然多了一群“孝子贤孙”。譬如以前有个姓段的老头,生前是职工,他没有儿女,病倒住院也没几个人来看他。等老段一死,一群侄子纷纷跑来要瓜分他的财产。既然要瓜分财产,那么在丧礼上必然要假冒孝子,哭得是比谁都伤心。等哭完了,就开始着手哄抢老段的家财,这就开始比拼当初谁的“贡献”大了。

这难道不是古今中外都很常见的事情吗?

这是一种“吃绝户”。

封建社会里,绝户是很悲惨的,主要涉及没人养老,家财也传不下去,到最后面临着无人照看,死后被瓜分的惨境。绝户头要选择一个侄子过继,过继了的侄子就算自己儿子了,有负责你养老、伺候你的职责,但老头老太也应把财产留给赡养老人者。有人就很眼红过继到富家的侄子,等老头死了,立即扑上去说要举办一场隆重的丧礼,因为他们分配不到遗产,就故意在丧礼上对该家的钱财进行挥霍。

小伙子一提“是不是太浪费了”,叔伯们立即摆出一副“你是不是心疼”的样子,指责小伙子不孝顺。他也只好忍气吞声,把地全卖了才凑齐钱数。把人家家产吃光了,人们心理也就平衡了,主事的几个坏亲,说一句“差不多了”,人才纷纷散去。

这也叫“吃绝户”。

老光棍,且无儿女的,死了更惨。活着的时候没人管,等一死,亲戚全来抢东西,锅碗瓢盆一个不剩下,全拿走。房子由最近的亲戚瓜分,瓜分不好还可能打仗。这就是古人为何惧怕当绝户了,的确是很惨的。


豆子人民艺术家

我老家邻居,兄弟三个,三个侄子,五个女儿,老人死了,大侄子摔盆子,并在村长主持下要求他们养老太太终身,条件是给侄子们每家一块农用地,宅基地让老人决定,再后来,他女儿们跟侄子吵架,跟村委吵架,说大伙欺负她们绝户!后来女儿们把邻居房子卖了,一亩地的宅基地,卖了三万,农用地也卖了,一点地没留,女儿把老太太接城里住了,再后来听说让她嫁了老头,再后来,跟老头分了,再后来,在邻居老头的坟头旁边挖坑自杀了,

闺女哭的很痛,听说,老太太心里一直很痛苦,房地给侄子,闺女女婿不让,说这是说我们养不了不孝顺吗?认为侄子们有侵吞家产的意思,侄子们恼了,不管了,本来就不是自己父母,无养育之恩,一块地值几个钱,以后生老病死全管了,有这份孝心,愿意孝顺伯母,是老太占便宜了。

跟村委闹,说他们沆瀣一气,图谋不轨,村委劝导无用,还被女儿们指鼻子骂,也不管了,其实村里之前有前例,结局挺好的,他侄子也不是坏人,也不缺地和钱。

最后老太太做不得主,闺女女婿们主事,各家住几天,给闺女们看孩子做饭做家务,生怕别人说自己是吃白食,其实,老太心里憋屈,自己没地方住啊,在女儿家,不自觉的想看看女婿和亲家是什么脸色,人家邻居一问这是谁,心里就不自在。勤勤恳恳,唯恐被人指责,唯恐被嫌弃。有时她主动要做点事,女儿不乐意,说我妈就是来享福的,女婿就问,那婆婆没做事吗?就该伺候你妈?

每到此时,老太心里十分紧张和愧疚,

后来女儿给她找个老头,说服她同意了,本意想让她开心,可老太不让人家碰身子,碰身子就寻死,可以当保姆,看孩子什么都行,只求别撵走她,后来人家还是让她走了,

又回到了女儿家,女婿和亲家脸色都不好看了,以前的客气都没有了,女儿觉得老太怎么这么作呢,养到了日子客气的下一家,老太看出女儿不待见自己了,找个由头,坐车回老家,见了曾经的老姊妹,偷偷买了两卷纸钱,一瓶老鼠药,一个铁锹,找到老头的坟,给自己挖了坑,就这样了,

侄子们也哭了,真不是图她的地啊!闺女呢,哭自己妈怎么那么犟呢……

你说,怨谁

女儿想孝养老太,更想争口气,证明没兄弟比有兄弟过的更幸福,奈何有时力不从心,毕竟家里不只有女儿一个人,她也有她的家庭,亲家女婿再是热情,也抵不了老太心里的不安,毕竟在她心里这不是她的家

侄子愿意承担伯母的晚年,无生恩,无养恩,若说为利,一块地五万左右,换来以后老太生病死亡出殡,都由三位侄子共同承担,侄子们也是为名吧,

村委为照顾老人,找几个侄子做监护人,以一块农用地为奖励,宅基地和房子还是由老太做主,让老太老有所依,村委监管监督。

都是从善意出发~


糖炒栗子11111

绝户,这个名词,在当今物质发达,人们精神文明高度提高的社会,已经断绝了近五六十年。虽然名词还存在,但已被人们的意识彻底的抛弃,只能停留在词典里,以供人们查阅。

绝户这一词的出现,还是在中国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

自古以来,流传下这样的一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哪个人家,莫说无儿无女,就是没有儿子,恐怕也是个苦恼的事,在世人面前抬不起头。总觉得,他的家族血脉就在他这里终结,无人养老送终,还是小事,对不起祖宗确是大事。特别是大户人家,那万贯家财无人继承。

一旦人死亡者之后,带走的只是一副皮囊。撇下的却万贯家财,和成群的妻妾。

那么小户人家呢,怎么都得留下个三贯两贯的家财吧。

如果还没有继承人还好,生带不来,死带不去,任凭人们发落了。也就是说,一个亲人没有了, 财产愿意随意拿谁拿吧。

但是,往往的现实还是很残忍的,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嫁出去的女人,女儿是没有任何继承权的。

即使留下他的遗孀寡妇,她的命运往往更是悲惨了。

旧社会的妇女,不但忍受封建意识的压迫,还要忍受夫权,神权和族权的压迫。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也是封建社会,广大妇女悲惨遭遇的缩影。

当她当他第一次丧夫的时候,却被当成商品,卖得出去。二次丧夫表子之后,却被家族赶了出来,靠微薄的工薪去奉神灵,以求得到了阴间,不再受阳间的罪。

更有甚者,当丧夫的妇女还处于悲痛之中的时候,却被宗亲们以出殡发丧为由,变卖所有的财产,大摆丧宴吃光喝光。

这是这些妇女流离失所,沿街乞讨颠沛流离,去找官府主持正义,而成功率又有几何呢?别忘了,封建社会的悲剧,也是封建王法所造成的,那时候的王法有着浓厚的封建色彩,族权,夫权,神权,自然在法律的保护之内。

这些个愚昧无知的封建意识,在当今已经厚浩荡无存。

绝户一词,在解放后,随着封建意识,和封建势力的彻底铲除,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使人们的思想达到更高的境界。特别是在养老一事上,由单纯的养儿防老,转变为社会养老。

这一出人心窝的词句,已被人们彻底所唾弃,所抛弃。



赵志军001

旧时社会三大缺德事:挖绝户坟,踢寡妇门和最缺德的便是吃绝户。作为众恶的行为,曾经广为盛行。

所谓绝户,或由一有名的对联而来:"家有万金不富,五个儿子是绝户”。言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有十个女儿不算,加折半算的女婿当五个儿,在世人眼里仍是断子无孙的绝户。

单听这一说法就足令无子的人家胆颤心惊了,所以男子年过四十无子,稍有财产总是要赶紧纳妾了,或过继儿子,即便有女儿终要嫁人是外姓,仍被视为绝户,遭亲邻族人吃绝户的命运。


什么是吃绝户呢,本来是当无子的人家老人去世,亲戚和族人跑来帮忙料理后事,便借着殡葬活动,开流水席邀众人来吃,搞得热热闹闹的直到吃喝完银钱,顺便各取所需物件拿完,把大门一锁这家人和财产就没了。

人性的贪婪和丑陋,往往在集体化行动掩护下变形成罪恶之举。往往男主人一咽气就开始抢夺,势力大的凶恶的族人,会抢先霸占最重要的田产,剩下的孤儿寡母往往会撵走或受人身危胁,敢怒不敢言。如果像祥林嫂前夫家那样穷,孤儿寡妇和还可能被夫家人卖掉。

甚至有儿子的,因为势单力薄,族人中竟有人勾结山匪或官府勒财索命,害死其子造成绝户。然后将自家已成年的儿子,强行过继给毫无反抗之力的寡母,日后又认祖归宗,名正言顺的霸占财产。

若是有女入赘,能撑得住门面,但子女要同女方姓氏才行

,否则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无权处理家族事务,也不能继承遗产,只能眼睁睁看着父母财产被瓜分殆尽。

《红楼梦》中林父死后,贾家有势应该不能让林氏宗族吃大户,即便林如海无叔伯,但是可能有林氏宗亲以过继之名,让林父祭祀有人,占有大部份房屋田产。而贾家将除有两房小妾安顿好,金银细软作林姑娘嫁妆之名,收入贾府囊中,亦是吃了绝户了。

《傲慢与偏见》中,四个女儿也只有嫁妆,剩下的家产得由老头的侄子继承,重男亲女可不是中国独有哦。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吕碧城,十二岁那年因父病亡,族人觊觎吕家家产,唆使匪徒将她母亲劫持。还好吕碧城有胆有识,求助于父旧友才得脱身。自此后家道中落,吕母不得己带着四姐妹投靠舅舅家,由此可见吃绝户何等猖獗。

另一个与秋瑾齐名的,民国女侠女马青霞,光绪封她一品浩命,鲁迅题记:才貌双全。因为后家强大,(父亲是两广巡抚,二哥曾任北洋政府秘书长),嫁入中州首富刘家几年后,因丈夫病故,偌大家业无人继承,族人紧逼之,不得已谎称怀有遗腹子,偷偷抱养一子,又有后家支持才稳住局面。她深感寡妇艰辛,建"师古堂”供养刘氏寡妇,设"义庄“赡养族内老人。

马青霞急公好义,创办女学有革命思想,愿将财产献与国家。孙中山亲题"巾帼英雄"匾文赠她。捐款未送出,刘氏家族人对马青霞非常不满,诬告她险些入狱。

当她把全部财产捐献冯玉祥任督军的河南政府后,养子也翻脸,怕无产业可继承要认祖归宗。这一切令她身心俱疲,不久后病逝。万贯家产若非女侠以子之名掌握,早被族人吃绝户抢夺光了,那来世间巾帼佳话。

虽然旧社会,吃绝户的陋习消失了,见财起意致骨肉相残的,却并不鲜见,如今重男轻女的现象也尤存。比如不少地方女儿往往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却没有继承父母财产的权利,…

学有境,思无涯。元元与您共品百味人生,期待您的关注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