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沿岸的強降雨比往年早,是梅雨提前了嗎?

不入流的大劉

五月以來長江流域至少三輪,其中最新的這一輪(25-27號)正在下,江蘇上海人已經體會到它的威力。像南通的雨量接近特大暴雨量級,上海北部達到大暴雨量級,都是五月罕見。可以這麼說

,今年長江沿岸的強降雨,比多年平均要早一些。

但需要注意,第一隻是早一些,而不是歷史最早,像1954、1991、1998、2016年長江流域都曾在5月出現過多次暴雨;第二,今年的5月暴雨,總體來說還是來去匆匆,沒有長期滯留,而且以“局部暴雨”為主,除了最新的這一次,面雨量都不算大。而1954、1991、1998年,長江流域在5月就已出現大範圍暴雨,江河湖水位都明顯上漲甚至出現小規模洪水,今年還沒到這個程度。

5月25日上海市區的雷暴


另外,今年五月長江流域的暴雨,都沒有南海西南季風的參與,所以不會是梅雨。梅雨是我們老祖宗根據物侯提出來的概念,本意是6月梅子成熟時又潮又熱的連陰雨;現代大氣科學結合老祖宗的提法和氣候學,總結出梅雨的幾大要素:首先就是要有季風參與,南海夏季風要爆發,我國處於明顯的季風環流狀態;第二是副熱帶高壓控制福建等地,副高北側形成一條穩定少動的雨帶,就是梅雨帶;第三,梅雨帶穩定維持至少3天甚至5天,與此同時雨中氣溫也要達到夏季標準。這樣的雨才能是梅雨。


因此,今年雖然長江流域5月雨偏多,但還算不上有多異常,在歷史大洪水年1954、1991、1998等面前排不上號;這些雨水沒有西南季風參與,也不夠穩定少動,不是梅雨。未來,隨著南海西南季風爆發和副熱帶高壓東撤,到5月底,雨帶還會回到福建-廣東一帶,長江流域今年的梅雨還是會在6月中旬前後正常開始。


中國氣象愛好者

長江中下游迎強降雨車輪戰 局地破5月單日降水記錄

是的,5月17日以來長江中下游一帶一直降雨不斷,四川、重慶,以及湖北、湖南、貴州等地更是大範圍強降雨。特別是四川和重慶,是剛剛結束的這一輪強降雨的核心區。比如21日,四川東部、重慶西部、湖北東部、江西北部等地就出現了大到暴雨,四川局地大暴雨,而且這些雨大的地方短時強降雨突出,一些地方小時雨強甚至達到了70-80毫米。為大家列舉一些下得大的站點——

四川:樂山(112.4mm)、峨眉山(110.9 mm)、雅安(90.5 mm)、萬源(50.3mm)、宜賓(83.8 mm)

湖北:洪湖(78.7mm)、嘉魚(34.7 mm)

特別對於四川盆地來說,這是當地今年以來首場區域性暴雨,以上所列舉的這些站點都是今年以來的最強降雨,而且樂山、峨眉山這麼強的降雨打破當地5月下旬的單日降水量極值,峨眉山甚至打破有氣象記錄以來整個5月單日降水量極值。

22號川渝及周邊的強降雨繼續,而如果把21日20點-22日20點當一天來看的話,四川東部又有一批站點出現極端降雨,局地也打破了歷史同期的單日降雨紀錄:重慶開縣152mm,四川長寧212.4mm、沐川175.8mm、南溪160.2mm、峨邊77.8mm、馬邊75.1mm、瀘定36.3mm。

如此集中的強降雨,自然引發了一些災情,其中重慶武隆區的滑坡災害導致一處民房倒塌,5死1傷。

而隨著本週第二股冷空氣南下,南方第二輪過程將在25日至27日展開,四川盆地東部、長江中下游地區及華南西部將有一次大到暴雨過程,並可能伴有強對流天氣,強降雨核心區可能是長江中下游,最強時段可能是25日夜間-26日。

雖然強降雨落區與本週第一輪有一點偏差,但之前雨勢強的四川重慶湖北湖南以及貴州等地,還是會被雨水包圍。而地質災害又有一定的滯後性,所以看似雨勢不大,但仍可能引發地質災害,決不能掉以輕心;此外,強降水的鋪展對於江淮、江漢地區的小麥成熟收曬也會造成不利影響。

今年長江中下游或經歷早梅雨

而說到梅雨是不是提前了,暫時還不能下結論,但確實可能迎來“早梅雨”。因為目前本來應該是華南前汛期的盛期,但持續的強降雨和環流形勢的演變確實和歷史上長江流域的“早梅雨”有類似之處。所以,至少可以這麼說,“今年長江中下游或經歷早梅雨”。而實際上,梅雨是否開啟的判斷標準是十分複雜的,只能密切關注,及時為大家更新動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