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內一條衚衕390米有13個彎,53年前曾改名沿用至今

說起北京,它不僅是我國的首都,還是一座極具旅遊價值的城市。多數情況下,去北京玩都會選擇去一些名氣比較大的地方,比如頤和園、北海公司或者圓明園等,殊不知要想深度瞭解北京的歷史文化底蘊,單純地看這些歷史文物古蹟是遠遠不夠的,那怎麼辦?北京胡同是記錄歷史的另外一個載體。

北京城內一條衚衕390米有13個彎,53年前曾改名沿用至今

根據數據統計,北京城內現有衚衕6074條,它們跟現在的大馬路結合起來形成了北京城的交通脈絡以及老百姓出行的重要衢道。所以,很大程度上衚衕在北京的地位不容忽視,甚至還和人們的生活存在息息相關的聯繫。而在數千條衚衕裡,唯獨有一條衚衕比較特殊,它的名字喚作九灣衚衕,長度約為390米,但是就這樣不足一公里的距離竟然有13個彎。為此,北京當地人和去旅遊的人稱九灣衚衕是彎最多的衚衕。

北京城內一條衚衕390米有13個彎,53年前曾改名沿用至今

當然,九灣衚衕與其他北京胡同一樣,也是一條擁有豐富歷史故事的衚衕,按照筆者的瞭解,九灣衚衕早在明朝時期已經存在,並且還是從明朝這個階段開始名聲大噪。之所以如此出名,主要在於有一座名叫般若寺的廟宇加持,因此九灣衚衕前期的名稱並不是九灣衚衕,而是般若寺衚衕。

不過,目前的般若寺是吉林長春最大的佛教寺廟。換言之,它已經跟九灣衚衕沒有具體的聯繫了,後來到了清朝時期九灣衚衕再次更名,所幸的是沒有便宜九灣的範圍,直至53年前的1965年正式改名為九灣衚衕並沿用至今。很顯然,該條衚衕的名稱來源從字面意思上大家可以看出主要跟彎、水有密切關係。

北京城內一條衚衕390米有13個彎,53年前曾改名沿用至今

聊到這裡,筆者覺得有必要簡單給各位說下衚衕一詞的誕生參考。其實,衚衕一名很早之前是人們由河流彎曲的樣貌得到的啟示,因為衚衕的曲折類似河流,故名彎同灣的意思;而九灣衚衕顧名思義就是彎道多,足足有13個,其中光垂直九十度的彎有9個,另結合衚衕一詞的來源自然能理解其中的奧妙了。

所以,在北京城內眾多衚衕中九灣衚衕能擁有如此大名,勢必少不了彎道的功勞。當然,這條衚衕也曾經蘊含著一些奇奇怪怪的故事傳說,導致目前去九灣衚衕玩的人極少從西門進入。

北京城內一條衚衕390米有13個彎,53年前曾改名沿用至今

究其原因,一些老人可能知道,不過作為旅遊愛好者而言,喜歡歷史古物沒錯,平時多些知識經驗積累或許能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好嘞,到此關於北京九灣衚衕的內容就給大家說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