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讀《黃帝內經》今天是講述六經起止

《黃帝內經》一起讀第86天,一起繼續哦……今天是講述六經起止的——

《靈樞 根結篇》

通讀《黃帝內經》今天是講述六經起止

原文:歧伯曰: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陰陽之道,孰少孰多?陰道偶,陽道奇,發於春夏,陰氣少,陽氣多,陰陽不調,何補何瀉?發於秋冬,陽氣少,陰氣多,陰氣盛而陽氣衰,故莖葉枯槁,溼雨下歸,陰陽相移,何瀉何補?奇邪離經,不可勝數,不知根結,五臟六腑,折關敗樞,開闔而走,陰陽大失,不可復取。九針之玄,要在終始,故能知終始,一言而畢,不知終始,針道鹹絕。

  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窗籠,窗籠者耳中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故開折則肉節瀆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陽,視有餘不足,瀆者皮肉宛膲而弱也。闔折則氣無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陽明,視有餘不足,無所止息者,真氣稽留,邪氣居之也。樞折即骨繇而不安於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陽,視有餘不足。骨繇者,節緩而不收也。所謂骨繇者,搖故也,當窮具本也。

  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少陰根於湧泉,結於廉泉。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絡於膻中。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故開折則倉廩無所輸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陰,視有餘不足,故開折者氣不足而生病也。闔折即氣絕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陰,視有餘不足。樞折則脈有所結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陰,視有餘不足,有結者皆取之不足。

  足太陽根於至陰,溜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也。足少陽根於竅陰,溜於丘墟,注於陽輔,入於天容、光明也。足陽明根於厲兌,溜於衝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也。手太陽根於少澤,溜於陽穀,注於小海,入于于窗、支正也。手少陽根於關衝,溜於陽池,注於支溝,入于于牖、外關也。手陽明根於商陽,溜於合谷,注於陽溪,入於扶突、偏歷也。此所謂十二經者,盛絡皆當取之。

  一日一夜五十營,以營五臟之精,不應數者,名曰狂生。所謂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髒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髒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髒無氣;十動一代者,四髒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要在終始。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予之短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踈也。

黃帝曰: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餘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士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剽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可得同之乎?

歧伯答曰:膏梁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氣滑即出疾,其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剽悍滑利也。

黃帝曰:形氣之逆順奈何?

歧伯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故曰刺不知逆順,真邪相搏。滿而補之,則陰陽四溢,腸胃充郭,肝肺內(月+真),陰陽相錯。虛而瀉之,則經脈空虛,血氣竭枯,腸胃懾闢,皮膚薄著,毛腠夭膲,予之死期。故曰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絕氣危生。故曰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審五臟變化之病、五脈之應、經絡之實虛、皮之柔粗,而後取之也。

通讀《黃帝內經》今天是講述六經起止

翻譯如下:

足太陽膀胱經起始於至陰穴,流行於足外側大骨下的京骨穴,灌注於外踝後的崑崙穴,匯入於項後的天柱穴,再向下匯入足部的飛揚穴。

足少陽膽經起始於足竅陰穴,流行於外踝之前的丘墟穴,灌注於外踝之上、輔骨之前的陽輔穴,匯入於頸後的天衝穴,再向下匯入足脛部的光明穴。

足陽明胃經起始於厲兌穴,流行於足之上的衝陽穴,灌注於衝陽穴之上的解溪穴,匯入於頸部的人迎穴,再向下匯入足脛部的豐隆穴。

手太陽小腸經起始於小指之端的少澤穴,流行於銳骨之下的陽谷穴,灌注於肘內大骨外側的少海穴,匯入於頸部的天窗穴,再向下匯入上肢的支正穴。

手少陽三焦經起始於無名指端的關衝穴,流行於腕上的陽池穴,灌注於腕上兩骨之間的支溝穴,匯入於項部的天牖穴,再向下匯入上肢的外關穴。

手陽明大腸經起始於食指指端的商陽穴,流行於大指歧骨之間的合谷穴,灌注於腕上兩筋之間的陽溪穴,匯入於頸部的扶突穴,再向下匯入腕後的偏歷穴。這就是手足三陽經的情況,凡是邪氣令經絡充滿之時都可以刺取這些穴位。

通讀《黃帝內經》今天是講述六經起止

經脈在一日一夜之間經過五十營(營,經脈氣血循環的週期),以便令五臟精氣順利運行,如果循環週期不符合這個定數,就是生理機能失常。所謂的五十營,就是讓五臟都能得到精氣的灌注和營養。通過切按寸口的買鞋,可以計算出經脈往來的週期。如果脈搏在五十次的跳動中一次中止都沒有出現,說明五臟都接受到了精氣的灌注和營養,如果脈搏在四十次跳動中出現了一次中止問題,表明五臟中有一髒沒有接受到精氣的灌注和營養;如果脈搏在三十次跳動中出現了一次中止問題,表明五臟中有兩髒沒有接受到精氣的灌注和營養;如果脈搏在二十次跳動中出現了一次中止問題,表明五臟中有三髒沒有接受到精氣的灌注和營養;如果脈搏在十次跳動中出現了一次中止問題,表明五臟中有四髒沒有接受到精氣的灌注和營養;如果脈搏在不滿十次跳動中出現了一次中止問題,表明五臟全都沒有接受到精氣的灌注和營養。預測病危之人的將死之期,就要弄清經脈循行的起止。所謂的五十動而不一代者,是脈搏跳動的正常標準,可以據此推斷五臟精氣運行的週期。預測病危者死亡之期,在於脈象的忽快忽慢中。

黃帝說:正常與異常的五種體質,說的是人的骨節大小,肌肉堅與脆,皮膚的薄厚,血液的清與濁,氣的滑與澀,脈搏的長與短,血的多與少,經絡之數,我已經知曉了,這些都是一般平民的情況。那些王公貴族,經常享用肉食的人,體質柔軟脆弱,肌肉軟弱,血氣運行強勁有力而滑利,為他們做刺治時,用針的徐與疾,深與淺,和一般平民一樣嗎?

岐伯說:精良的肉食和粗茶淡飯是兩類不同的食物,又哪裡相同呢。脈氣滑利的病人出針時要快,脈氣澀滯的人出針要慢,血氣運行強勁要用小針進針要淺,血氣運行滯澀要用大針進針要深,深刺時要留針,淺刺時出針要快。由此而看,為一般平民刺治時應深刺並且要留針。刺治王公貴族時要用小針,進針要緩,這都是因為他們血氣強勁滑利的原因。

黃帝問:體質的外在表現正常和異常,刺治時又是怎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