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製造業大會永久會址有望落戶安徽

世界制造业大会永久会址有望落户安徽

5月25日上午,2018世界製造業大會和2018中國國際徽商大會開幕式主旨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安徽人民政府省長李國英主持開幕式。全國政協副主席鄭建邦,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全球主席、德國前總統克里斯蒂安·武爾夫,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副總幹事菲利普·朔爾特斯,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名譽主席、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前總幹事卡洛斯·馬格里諾斯,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中國僑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萬立駿,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李小林,中共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錦斌,安徽省政協主席張昌爾等出席。

全國政協副主席 鄭建邦

創新引領、質量提升、開放合作、人才支撐

鄭建邦提出四個倡議:一是堅持創新引領。創新是製造業發展的主引擎,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加強創新領域的合作,推動國際創新資源互補、共享,開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項目的研究,加快關鍵共性技術的創新和突破,促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融合,培育壯大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和先進的製造業集群,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是推動質量提升。高質量是製造強大的重要保證。中國製造2025實施三年來,我們牢牢抓住質量建設這條生命線,全面夯實產品質量基礎,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增強企業的品牌意識,發揚工匠精神,加強自主品牌的培育,努力打造品質過硬,性能優越的中國製造品牌,力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品牌,我們希望同世界各國一起,共同推動這場製造業的品質革命。

三是深化開放合作。開放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釋放出我國擴大開放的強烈信號,我們堅持走開放融通,互利共融之路,進一步推動製造業全面開放,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強與各國在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5G等領域的交流合作,努力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

四是強化人才支撐。人才隊伍是製造業發展的根本保證,世界各國發展經驗證明,只有把優秀人才吸引到製造業當中來,製造業才能蓬勃發展,我們願與各國開展廣泛的人才交流,加快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經營管理人才,著力打造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大軍和追求卓越的企業家隊伍,積極營造人才無憂創業、愉快創新的良好環境,我們也熱忱歡迎各國優秀人才來中國、來安徽創新創業。

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全球主席、德國前總統 克里斯蒂安·武爾夫:

合肥將成世界製造業又一重要的國際會議基地

舉辦世界製造業大會非常有必要。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為主要特徵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全球範圍內孕育興起,正對世界產業技術快速發展和分工格局深刻調整帶來革命性的影響。製造業新的全球規則、全球價值鏈、全球均衡和全球治理,需要我們重新進行戰略對話與思考。因此,在全球範圍內,打造一個高端的製造業國際合作交流平臺,是時代發展的必然。

當時,中國有多個城市在申辦世界製造業大會。安徽省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對世界製造業大會給予了鼎力支持。不到一年時間,首屆世界製造業大會就在中國合肥舉辦,一方面說明安徽省領導具有全球眼光和戰略思維,另一方面彰顯了安徽省政府的高效率。我相信,在在座各位的大力支持下,世界製造業大會的永久會址將落戶安徽,合肥將成為世界製造業又一個重要的國際會議基地。

安徽省是全球製造業的理想投資之地。這是我第四次來到合肥,每次來合肥都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合肥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發展成就,令世人驚歎。我在擔任德國下薩克森州州長期間,曾兩次訪問合肥,為合肥學院中德合作環境技術轉化中心和“中國德國中心”新址揭牌,並參加了大陸馬牌輪胎公司合肥工廠的奠基儀式。大陸馬牌輪胎合肥工廠一期投入1.5億歐元,是大陸集團在中國投資的首個輪胎工廠。正是因為安徽省良好的投資環境,才成功吸引大陸馬牌、大眾等眾多德國名企紛紛來到安徽投資興業。

今年是中德建交46週年, 中德友好合作源遠流長。默克爾總理這幾天正在中國訪問。默克爾總理說,中德建交的雙邊關係發展是一個“成功故事”,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業可以實現無縫對接。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 肖亞慶:

從深層次突破制約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我國培育和發展先進製造業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國務院國資委和各中央企業,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高質量的發展的要求,紮實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為世界製造業創新發展不斷貢獻新的力量。

一是更加突出實業突出主業,在做強做實做精實業上狠下功夫,堅定不移聚焦主業,突出主業,推動技術人才、資金等各類資源向主業集中,不斷增強核心業務的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二是更加聚焦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大力推動自主創新,特別是原始創新,加快在戰略性前瞻性領域,在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在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等方面實現創新突破,引領未來產業發展。

三是要更加重視管理水平,產品服務質量的提升,加快推進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精細化轉變,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將精細化的作風,融入到現代生產經營與管理實踐之中,大幅度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四是更加努力深化改革,增強活力,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高效的運營機制。從深層次突破制約企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激發企業發展的內生活力。

五是要更加註重開放合作,互利共贏,保護主義是沒有出路的。我們要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深化國際交流合作,與各類所有制企業,以及世界各優秀企業一道互相學習相互借鑑,在平等合作的基礎上,實現互利共贏。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 徐樂江:

“大而不強、小而不精”是不少製造業民企通病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安徽山川秀美、歷史悠久;安徽人民勤勞勇敢、富於開拓。近年來,安徽厚積薄發,搶抓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機遇,培育了一批在智能語音、量子通信、機器人等現代製造業領域精耕細作的知名企業。今天,海內外製造業巨頭集聚於此,共禳盛事,共謀發展,必將為安徽製造業的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添加新活力。

實業是國之根基。而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實業,則是我國民營企業長期耕耘的領域。歷史上的中國民營企業從“一把錘子、幾把鉗子”起步,一路艱辛、逐步壯大。尤其是近年來,許多製造業民營企業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踐行新理念,堅定信心,攻堅克難,依靠技術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依靠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提升智能製造水平;依靠質量品牌,提升製造品質;依靠人才保障,提升智力支撐;依靠走出去,提升國際化視野,不斷加快提質增效升級步伐,顯示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成為推動中國製造業邁向中高端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大而不強、小而不精”還是中國許多製造業民營企業的通病,製造業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製造業民營企業,依然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對此,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通過“放管服”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權保護、減稅降費、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一系列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使中國製造業PMI指數持續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 辛國斌

製造業不可夜郎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製造業積極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發揮自身優勢,承接產業國際轉移,發展取得長足進步,但距離製造強國還有很大差距,從經濟效益看,2017年入圍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中,中國企業平均營業收入比美國企業高11%,但平均利潤卻低了30%,從核心技術看,我國百分之八十的集成電路芯片製造裝備,百分之九十的通用計算機CPU和基礎軟件都依賴進口,從產品質量看,我國通用零部件產品壽命一般為國外同類產品壽命的30%到60%,模具產品使用壽命一般較國外先進水平低30%到50%。

推進製造強國建設是我們立足製造業現狀,對未來30年的發展展望,在這個過程中既不可夜郎自大,也不必妄自菲薄,我們將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恪守四個服從。堅定不移走創新發展之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鍊,紮實推進製造業中心建設,構件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技術體系,堅定不移走融合發展之路,推動互聯網、構建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製造業深度融合,發展壯大數字經濟,推動工業經濟向數字驅動型創新體系和發展模式轉變,堅定不移走集群發展之路,高標準推進國家級示範區建設,加快現有產業積聚區向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在信息技術、高檔裝備、生物醫藥等領域,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先進製造業集群。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大力實施綠色工廠,加快構建綠色製造體系,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堅定不移走開放發展之路,進一步加大製造業開放力度,積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為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