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如果在天京事变后杀洪秀全自立,结果会如何?

悟空史话

这个假设的话,恐怕不是很能成立。随口胡诌几句吧。

1、石达开并不是一个能做出“杀死洪秀全而自立”的人。这跟他的性格有关。无论太平天国还是清朝,乃至当时的外国媒体,对石达开的性格都有一致看法,大概就是:此人道德水平很高,自我要求很严,没有野心,任劳任怨,宽厚爱人,英勇善战,才华横溢等等。活脱脱一个晚清版的关公。从天京事变的乱局就可以看出,哪怕韦昌辉杀尽了石达开的家人和部属,他所采取的也不是大兵压境,而是逃走、上书洪秀全,奏请天王圣裁。到后来大渡河绝境,石达开以身请命,希望以自己换取将士的姓名,最终被凌迟处死。说实话,这些行为很光明磊落,也很纯真勇敢,但不是“大政治家所为”,他是一个悬崖勒马的人,是战将而不是帝王。《大秦帝国》第一部的片尾曲里有一句“悬崖勒马的是将,悬崖不勒马的是王。”石达开的一生中,很少看到那种孤注一掷,坚定决绝,惊涛骇浪的作为。他和卫青、岳飞、于谦是一个类型的,他不是朱棣,也不是曹操。可惜了,遇到洪秀全这样一个不靠谱的邪教头子当领导。

2、在太平天国的意识形态体系里,石达开的地位不高。太平天国是西方拜上帝教+中国农民朴素平权意识+流氓无产者称霸享乐欲望+反情反满情绪的复杂叠加。它意识形态里最重要的人是洪秀全、杨秀清和萧朝贵,这三个人一个称自己是上帝之子,一个干脆说自己就是上帝,还有一个说自己是耶稣。这种巫婆神汉式的意识形态表达,笼络了大批底层农民,本质上跟三国时的黄巾军、元明交替时的白莲教、后世的义和团区别不大。石达开是富农地主出身,能文能武,属于中产阶级,天然和原有意识形态有冲突,而且石达开从一开始,定位就只是一位军事主官,而非政治主官。哪怕石达开真的杀了洪秀全,自己占据南京称帝,那太平天国体系之下,又有多少人服他?如果意识形态上占据不了制高点,那就算获得了最高权力,也无法持续太久。

3、当时洪秀全的声望依然很高,天京并未失控,政变成功率很低。天京变乱,王杀王,看起来一团乱麻,韦昌辉一口气杀了东王部属三万多人,想政变,立马被洪秀全平定下去,又是一轮新的杀戮。从这里看,洪秀全对天京的掌控是比较严密的。太平天国绝大多数部队和将领,仍然听命于洪秀全。如果石达开要政变,首先要有宫禁上的支持,给你开门放进去,不然就得攻城,南京坚城可不是那么容易攻下的。其次你得有人支持你,支持你干掉洪秀全。但以目前资料看,当时太平天国并没有人把矛头直接指向洪秀全,要求把他换掉。

4、石达开并没有所谓的“20万大军”。石达开的嫡系部队都在前线,南京附近没有他直接掌握的优势兵力。这种情况下,政变基本上是找死。很多资料说石达开一气之下带走了20万大军,这个不一定靠谱。清军奏折中称石达开身边也就几千人,应该比较符合实际。“兹据无为州在籍教谕征焕等禀称:五月十八日(即1857年6月9日)石逆由金陵带其党与数千,道经该州前往上游,到处张贴伪示,传谕各贼。察其词意,因洪逆疑忌过甚,惧害脱逃。”几千人的话,自保尚且困难,又如何能寻求政变,将偌大的南京城拿下?

5、从石达开出走后的情况看,他似乎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时而东进,时而西向,时而南下,时而北上。这些举动客观上对缓解天京压力,是起过非常大作用的。但随着一次又一次和清军死磕,石达开的嫡系部队也越来越少。他也没有像张国焘那样,扯起大旗“另立中央”。如果他的内心和他的外在一样,都没有任何的反叛之心,那这些举动,只能解释为“为了保卫太平天国,我愿意流尽最有一滴血”了。这么一个道德楷模,以前不可能,后来也不可能去杀洪自立。


安西都护府

首先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是个伪命题,作为石达开,是绝对不会杀了洪秀全自立!我来分析一下原因!


第一,石达开性格决定做不出来这种事。在历史中,对石达开的评价是这样,道德水准高,忠诚,自我要求严格,英勇善战。这不就是一个忠臣的形象么?从全局来开,天京事变爆发以后,韦昌辉杀了石达开全家,他虽手握兵权也没有去进攻天京,出走以后上书洪秀全,让天王裁决。总的来说,石达开就是一个保家卫国的勇将,而不是一个政治家!

第二,洪秀全当时的凝聚力还是很高。天平天国起义,是以洪秀全拜上帝教发展起来的,洪秀全是上帝的儿子,是整个太平天国的图腾或者象征。即使后期洪秀全荒淫无道,不理朝政。但太平天国的大部分将领军队还是听命于洪秀全。当时即使石达开有军队,但是灭了洪秀全,恐怕士兵会哗变,最终落得兵败身亡!



第三,石达开并没有篡位自立的意图。从石达开被逼出天京就可以看出来,石达开并没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只是为了自保。时而东进,时而北伐,时而南下,这些举动,从客观上牵制了清朝的力量,也缓解了天京的危局。他虽然摆脱了天京,却并没有自立,拉起另立中央的大旗。所以,石达开就是为了天平天国流干了每一滴献血!


历史大观园

洪秀全是杀不得的,就算杀了也自立不起来了。天平天国的迅速崛起,就是洪秀全发起的拜上帝教,他自称上帝之子。当时参加天平军的士兵对洪秀全是深信不疑,认为只要跟着他就一定能打赢清廷,只要诚心拜上帝,就能在战场上被杀不死。



如果石达开杀了洪秀全,然后怎么和士兵们解释?说洪秀全所谓的拜上帝教都是假的?这样只会引发士兵混乱和逃散,士兵没有了心中的信仰,也就不会再去给你拼杀了。


與子同袍

谁杀了洪秀全都不会有好结果,因为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神,他们都是因为崇拜洪秀全而聚在一起的。如果非要假设石达开想成为太平天国之主,那必须是韦昌辉杀了杨秀清之后再杀洪秀全和他的儿子,然后石达开杀韦昌辉为天王报仇后被尊为新的天王,这样石达开和太平天国才有一线希望。


骂即拉黑对方者为垃圾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太平天国真的符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吗?答案是相对肯定,相对否定。

太平天国的出现有着它独特的历史背景,清末统治阶级的腐朽,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底层的民众得不到最基本的温饱保证,因为统治阶级思想的控制,使得当时的政权统治摇摇欲坠。但是,鸦片战争的爆发,八国联军侵华,以及其他相继发生的侵略行径,进一步激发了当时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当时清政府几乎不作为的表现。这一系列的变故,加上民众长期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迫切希望出现一个救世英雄或者神明出来解救大家。也就是这种历史和社会背景下,太平天国出现了。

起初的太平天国,特别是洪秀全以及其他跟着一起起义的人,内心的想法的确是想抵御外敌,拯救劳苦大众,但是随着势力范围的增加,跟随者的增多,以及权力的扩张,慢慢的,心思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其他跟随者也一样产生了改变,并非洪秀全一人)。对权力的欲望,对奢侈生活的享受,以及被众人众星拱月的推崇,这些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太平天国偏离了最初的想法,走向灭亡。石达开也是一样,长期的大权在握,富足生活的享受,谁都不能保证说他初心未改。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无论洪秀全,还是石达开,这二人都是当时历史,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一个比较有成就的人,但是二人的眼界格局终究是有限的。说直白一点,至少在当时的背景下,他们缺乏成为帝王的眼界格局,过于看重当下,对于未来的规划非常少。这样的眼界格局,注定最后都是要失败的,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

所以石达开当时杀了洪秀全取而代之,也无法改变太平天国的命运,因为你不能保证不会出现第二个石达开。历史就是这样不可预知,所以大家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去想象。


奇闻易录

石达开出走后,在征战过程中,有三次较大的军士离散事件,许多人还是跑回天京了。可见,石达开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是引起人心焕散的主要原因。更不用说杀洪秀全上位了,外军将领没有人会服他的。


水丶水丶水

这也改变不了太平天国覆灭的命运。 太平天国覆灭,根本原因是领导层内讧,以及其脱离群众,生活腐化堕落。一个石达开,即使他杀了洪秀全,也完全改变不了这种状况。


愤怒野虎

历史不能假设。

纵观中国历史。每当政府昏庸无道。老百姓无不期盼,有英雄揭竿而起,救民于水火。而当这一切真实发生。老百姓才发现。除了骑在脖子上拉屎撒尿的,换了一拨人。什么也没有改变。

石达开也好,洪秀全也好。这些农民起义领袖基本上都是一路货色。他们可以做一个很好的破坏者,但都不是合格的建设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