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用五千步卒战胜十万铁骑,首创战法打破铁浮屠不可战胜的神话

绍兴九年(1139年),南宋和金第五次签订和约。根据和约规定,金“赐还”河南、陕西等地,南宋向金称臣,向金国岁贡银绢共五十万两匹。

然而不到一年,金军撕毁和约,卷土重来。战线从淮南一直延伸到陕西,河南,陕西的地方官纷纷投降金军。面对气势汹汹的金军,有一个人挺身而出,挽救了危如累卵的南宋局势。

刘锜(1098年―1162年2月25日),字信叔,德顺军(今甘肃静宁)人。南宋泸川军节度使刘仲武之子。

此人用五千步卒战胜十万铁骑,首创战法打破铁浮屠不可战胜的神话

刘锜相貌堂堂,声如洪钟,武艺超群,善于射箭,是一个会武功的“小鲜肉”。相传,有一次,刘锜在父亲军营中比试射术,他一箭射中军营门口一口装满水的大缸,拔出箭矢,缸中的水从箭孔涌出。官兵一阵哄笑。只见他又射出第二箭,正好堵住了原来的箭孔,一下子就镇住了父亲手下那些骄兵悍将。

绍兴十年(1140年),宋高宗赵构任命刘锜为东京副留守,率领八字军4万人,驻守东京开封。5月,刘锜带着家眷部属溯江越岭,向开封出发。行至涡口(在安徽省怀远县东北),刚要坐下吃饭,突然一阵大风把军帐吹倒。刘锜大惊失色,大叫一声“此贼兆也,主暴兵。”立刻下令军队出发。

在距离顺昌(今安徽阜阳)三百里的地方,刘锜得到了一个坏消息。金军背弃和约,大举进攻,已经占领了开封。金军主帅完颜兀术带领十万人马挥师南下。一支是拖家带口的普通步兵,另一支是杀气腾腾的精锐铁骑。此时南宋朝廷一片混乱,号令不通,是战还是退?这是一道关乎数万生命,甚至国家安危的选择题。

此人用五千步卒战胜十万铁骑,首创战法打破铁浮屠不可战胜的神话

八字军有两个特点,一是士兵脸上刺有八个字:“赤心报国,誓杀金贼”,这也是八字军的由来。二是战时必带家眷。八字军虽有四万之众,真正能战斗的士兵只有五千人。如果撤退,必将遭到金军追杀,后果难以预料。

刘锜果断决定誓死保卫顺昌,阻挡金军前进的步伐。刘锜率先头部队弃舟陆行,进入顺昌。当他得知顺昌城内有米数万斛,大为高兴。正所谓“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刘锜一方面命人接应后续部队进城。另一方面派出大量斥候,了解金军的动向。凌晨时分,刘锜得知情报,金军已经到达四百里外的陈州(河南省淮阳市)。

顺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金军南下的必经之路。面对近在咫尺的金军,刘锜首先要做的是提振士气,积极备战。他将自己的家眷安置在城内的庙中,周围堆上柴草,下令士兵只要城破就放火烧庙,以此表明誓死守城的决心。刘锜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勇气,将颖河等河道的船全部凿沉,激励广大官兵的斗志。刘锜的一系列措施感染了众人,男人持刀架弓盼杀敌,女人磨砺刀剑忙备战。大家竞相表示:“

平时人欺我八字军,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

在发动军民的同时,不忘加固城防。刘锜把搬运大石的痴车埋在城墙上,撤掉百姓房屋的门窗,用东西堵上,将城外数千百姓搬迁到城内,房屋全部烧毁,做到坚壁清野。最后,在城墙外修筑一道羊马垣,墙上打洞为门。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无疑为顺昌增加了一道防卫措施。

经过6天的战前准备,顺昌静静地等待着实战的考验。

5月25日,金军前锋渡过颖河。刘锜立刻给对方一个下马威。他在城下设伏,活捉两个金国千户,经过审问,刘锜得知:“韩将军营白沙涡,距城三十里。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刘锜立刻派遣千余人,夜袭金军汉人万夫长韩常的部队。金军毫无准备,军营内哀号遍地,喊杀震天,死伤惨重。不久,金国三路都统、葛王完颜褎以兵三万,与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同时兵临城下。出人意料的是刘锜下令打开城门。金军见顺昌城门大开,城内鸦雀无声,狐疑徘徊,不敢近城。

此人用五千步卒战胜十万铁骑,首创战法打破铁浮屠不可战胜的神话

金军善骑,宋军善射。南宋的弓弩具有射程远、准确性高、威力大的特点。刘锜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要利用装备和城防优势打击金军。刘锜和部将许清在羊马垣后列阵,向金军挑战。金军放箭,把顺昌射成了刺猬,刘锜等人有城垣掩护安然无恙。城墙和垣墙上的八字军用破敌弓(机械床弩)、神臂弓、强弩(人力强弩),一齐发力,射死很多金兵,金军被迫后撤,试图避开八字军的弓弩。刘锜见状,立刻从羊马垣中杀出,金军步兵不敌,被赶入河中,淹死者不计其数。

金军骑兵被歼灭数千。南宋朝廷因此特授刘锜鼎州观察使、枢密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

顺昌攻防战进入第四天,金军人马越聚越多,军营移到二十里外的东村。刘锜招募了五百人的敢死队,由骁将阎充率领,趁夜劫营。夜晚,闪电频现,暴雨将至。阎充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敢死队见有辫子的金军就杀,金军不得不败退十五里。

刘锜又招募了百人敢死队,准备支援阎充。有人提议含枚噤声,刘锜笑称:“用不着。”命人用竹子制作了市井里儿童游戏发声的玩具,每人一人,直冲金营。金营伸手不见五指,闪电亮时,敢死队跃起奋击,闪电停时,敢死队藏起来不动,彼此吹“嘂”为号,协调配合。金兵胆惊心惊,晕头转向,整夜自相残杀,天亮时已积尸盈野,金军被迫退军老婆湾。

金军主帅完颜兀术得知顺昌失利,亲率十万大军赶来增援。八字军与其发生了战斗,曹成等二将被俘虏。一番审讯后,曹成供述:“刘锜是太平边帅子,喜声伎,朝廷以两国讲好,使守东京图逸乐耳。”

此人用五千步卒战胜十万铁骑,首创战法打破铁浮屠不可战胜的神话

精明的读者一眼就知道曹成说的是瞎话。原来这是刘锜特意安排,用来迷惑完颜兀术。“功夫小生”化身为“心机boy”,令人防不胜防。完颜兀术轻信了曹成的话,不带攻城重武器,轻装前进。在顺昌城外扎营,军营连绵十五里,防备松懈,毫无戒备。

刘锜表面上按兵不动,实际上他已派兵在颖河上游投毒。数日后,金兵毒性发作,战斗力大减。接下来,刘锜挑选特别精壮的士兵,每人手持长柄斧和长把标枪,排在队伍的最前面。金军见对面八字军与传统宋军不一样,他们全是步兵,装备奇特,人数不多。

金军使出看家本领“铁浮屠”和“拐子马”,计划一举击溃八字军。

“铁浮屠”是具装重骑兵,人马俱披重型盔甲,四马合一组成铁甲洪流,可抵流夭和滚木擂石,被称为“冷兵器时代的坦克”。

此人用五千步卒战胜十万铁骑,首创战法打破铁浮屠不可战胜的神话

“拐子马”充分利用骑兵高度的机动性以及集团冲锋时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 用以对敌军两翼迂回包抄而后突击。

拐子马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冲锋陷阵的“重枪拐子马”,后者为轻装上阵、侧翼突袭的“弓箭拐子马”。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前面“铁浮屠”横冲直撞,坚不可摧,而后两翼轻骑兵趁势包抄,锐不可挡。

“铁浮屠”和“拐子马”行动迅速,试图凿穿阵形,迂回歼灭八字军。没想到刚一接触,八字军阵中有人用长柄斧专砍“铁浮屠”的马腿,一马既倒,余马难支,盔甲沉重,难以起身。又有人用长把标枪刺杀“拐子马”。一时间金军人仰马翻,惨叫连天。鲜血飞溅,将双方士兵染成红色。

“铁浮屠”和“拐子马”损失过半,战斗力折损大半,顺昌成为金军具装骑兵覆灭的墓场。

此人用五千步卒战胜十万铁骑,首创战法打破铁浮屠不可战胜的神话

战后,刘锜走遍各营,慰劳官兵,看望伤员,抚恤家属,鼓舞士气,准备再战。此时,天公作美,阴雨连绵,颖河涨水,金军害怕刘锜劫营,数日后撤军北归。

后来,岳飞复制了刘锜的战法,围歼了金军的“铁浮屠”和“拐子马”,从此金军引以为傲的具装骑兵退出了冷兵器时代。完颜兀术做梦也没想到,他走的最长的路居然是刘锜的套路。

刘锜采取了正确的策略,抢占先机,迷惑敌军,以逸待劳,创新战术,团结军民,最终以少胜多,以劣胜强,阻遏了金军的南侵矛头。顺昌之战是金军南侵以来遭到最重大的惨败之一。

在次年爆发的柘皋之战中,金军患上了“恐刘症”,见到刘锜大旗,便大呼:“其顺昌旗帜也。”闻风丧胆,纷纷逃命。顺昌之战为南宋军民反攻金军创造了条件,被列入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刘锜以功建节,授武泰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顺昌知府、沿淮制置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