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光绪变法不从抓兵权开始,如不能,为何不再等几年慈禧老死?

装家达人



清朝的光绪皇帝和明朝的崇祯皇帝可谓旗鼓相当,但是光绪皇帝比崇祯皇帝更可怜可悲的是他没有掌握实权,他做不了他想做的事。

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生于1871年,即位于1875年,亲政于1889年,时年18岁,放到现在只不过高中毕业的学生,正是少年意气的时候。当时慈禧虽然归政于光绪,可是任谁也知道实权仍然掌控在慈禧手里,即使是光绪的生父奕譞亦是恳求慈禧继续执政。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举国哗然,光绪因此开始谋求变法图强。1898年,经过康、梁的酝酿和发酵,光绪终于发动维新变法,此时的慈禧只是在冷眼旁观。但是,光绪和康、梁变法的目的却不仅仅只是变法,更是希望借此从慈禧手中夺回皇权,试图发动政变向慈禧下手,结果收到风声的慈禧率先将光绪的锅端了。

光绪的变法失败正是因为没有军权,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正如题主所言,光绪的短板既然是军权,又为何不首先从军权入手呢?如果光绪不能向军方渗透,何不再等几年等到慈禧寿终死去呢?



光绪没有选择向军方渗透,确实是因为这是件短时间里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

1895年以前,清政府的最强武装力量掌握在谁手里?李鸿章李中堂!李鸿章是谁的人?慈禧的人!1895年以后,清政府的最强武装力量是什么?北洋新军,仍然是慈禧的势力。

我们看看戊戌变法时期,慈禧和光绪两个阵营的主要实力对比:

慈禧阵营:

李鸿章,深得慈禧宠爱的实权人物,淮军体系掌舵人,北洋海军缔造者,北洋新军推动者。

荣禄,自辛酉政变以后便跟着慈禧,深得慈禧信重,时任军机大臣,兼管兵部以及节制北洋军。

袁世凯,北洋新军实际掌控者。

光绪阵营:

翁同龢,只会握笔杆却又贪权的帝师。

康梁,只看了几天西学便自以为找到了救国之路的愤青,甚至连变法的系统理论也没整理出来便嚷嚷着变法的空想家,没玩过政治。

戊戌六君子,踌躇满志,最终只能慷慨赴死的政治菜鸟。

如此实力悬殊,光绪焉能不败?事实上,光绪他们也知道自己手里没有军权,想变法是不可能的事。于是,他们想到了袁世凯,然后他们跟袁世凯谈人生谈理想,当时的袁世凯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岂会将筹码押给天真到傻得可爱的光绪皇帝?谭嗣同他们对袁世凯的策反进行得很匆忙,他们自我麻痹地认为自己已经说服了袁世凯,因为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展开行动了。



光绪皇帝对于皇权的渴望太过于迫切和执着。

从表面看,戊戌变法是光绪皇帝为富国强兵联合康梁这帮“有识之士”发动的改革,可是实际上,光绪却希望可以借此从慈禧手里拿回属于自己的皇权,康梁则希望借此走上清政府政治舞台的中央,他们是各怀鬼胎的联合,更可笑的是他们手里根本没有实权。

既然如此,光绪皇帝为什么不等慈禧老死呢?光绪1889年已经亲政,可是慈禧活到了1908年,意味着光绪需要继续等18年,当然这事光绪肯定不知道,但是,他等不及了,谁知道慈禧什么时候死?如果要等二三十年怎么办?如果到时候他已经不是皇帝了怎么办?如果他比慈禧先死怎么办?甚至,如果到时候清朝已经亡了怎么办?因此,光绪极度迫切渴望能够拿回皇权,然后享受皇权,所以他选择冒险。



光绪皇帝是废柴,不会审时度势,更没有识人慧眼。

当时的局势是很清晰的,光绪皇帝的实力根本支撑不起他抢班夺权,但是他仍然想这么做,所以他的结局很凄惨,这是注定的。他以为自己能够发动变法,便能发动政变夺权了?他不知道的是他能发动变法是慈禧的默许,正如慈禧当年同意洋务运动,正好当时以军事为主的洋务运动遇到瓶颈,慈禧也想看看变法能否改变局势,否则的话,李鸿章、荣禄和袁世凯他们谁敢与康有为会面喝茶谈变法?但是,慈禧默许变法是有底线的,光绪和康梁他们恰恰便是要触犯慈禧的底线。

此外,光绪在识人用人方面确实太差劲,当然也有光绪无人可用的原因,以至于康梁来投,便将他们视作肱骨,这是很可笑很可悲的事。

光绪在不对的时机,用不对的人,没有完整可靠的变法与政变方案,即使想做对的事,也没有成功的可能,注定提早成为历史的符号。


吾与吾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兵权都在慈禧手上,她怎么可能放权。

你改革抓兵权,无异于向慈禧直接挑战,慈禧能够放过你吗?

至于变法中的: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其实就有一定的夺权意思,养成自己的部队,这才让慈禧非常忌惮。

其实光绪、康有为等人认为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已经会动摇满清权贵统治,所以留有余力,并没有去抓兵权,就是不想立即和慈禧翻脸。

直到慈禧公开反对变法,并且要收拾光绪,康有为等人无奈之下才去找袁世凯抓兵权。

可惜,迟了。

中国历史告诉我们,从上而下的改革除非你握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不然基本肯定会失败。


萨沙

光绪是皇帝,为什么不掌握兵权?为什么:

公元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将光绪帝软禁于中南海涵元殿,然后下诏太后训政。自此,自6月11日始,历时103天的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史称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历代史家多认为是保守派,特别是其代表人物的慈禧太后反对新法,武力反扑,导致的戊戌变法的失败。维新运动的主要发起者之一的梁启超先生编写的《戊戌政变记》即把变法失败归咎于保守派与慈禧太后的阻力。这种说法固然没错,但深究历史细节,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慈禧太后与清德宗光绪皇帝有三重个人关系:他们是名义上的母子;血缘关系上的姨甥;传统亲戚关系上的叔母与侄儿。光绪的生身父亲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就是慈禧丈夫咸丰皇帝的弟弟。而奕譞又娶了当时的懿贵妃慈禧的妹妹做福晋,生下了载湉,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历史记下了这样一幕,在慈禧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去世的当天晚上,在决定皇位继承人的会议上,慈禧一锤定音,过继时年只有四岁的载湉给咸丰皇帝和自己做儿子,并立为帝。而作为父亲的奕譞当场“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

一生历经宦海沉浮的奕譞非常了解慈禧,更了解慈禧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紧抓皇权,让自己的儿子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而自己非但不能父以子贵,反而会因为与皇帝的关系而很有可能成为慈禧打击的对象。

奕譞一生谨小慎微,对慈禧始终恭敬有加。从得知儿子继位而晕厥这件事,可以看出奕譞的胆小懦弱,光绪则继承了他的性格;但长于深宫,未经政治历练的光绪却没有父亲的谨慎。

与之对照的是他的这位名义上的母亲,历经宫廷权斗而不倒的慈禧太后。正如哈尔滨师范大学的隋丽娟教授在《正说慈禧》系列讲座中所指出的:“慈禧具有自己所独有的能力,那就是洞悉人性、工于心计、个人至上、临危不惧、敢作敢为。这正是专制帝王所应具备的素质!”

清王朝吸取朱明王朝的教训,对皇子的教育十分严格,刻苦读书是每个皇子从童年起的必有之义。光绪二年四月二十一日(公元1876年5月14日)尚不满5周岁的光绪皇帝正式上学读书。在光绪长达近二十年的读书生活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当属他的老师翁同龢。翁同龢来自世宦家族,翰林出身,学富五车,是同治帝和光绪帝的两代帝师。他对光绪的教育没有拘泥于四书五经之类的封建纲常名教,而是结合急剧变化的世界大势,引入了新鲜的中外史地和激进的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方面的课程。当时清政府正积极推进洋务运动,翁同龢把相关的事务和实物都纳入了皇帝的教育课程。

需要指出的是,翁同龢添加这些课程,事先征得了慈禧的同意。在光绪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慈禧务实开明的一面。

慈禧没有曾国藩等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但具有政治家天生的趋利避害的本能。在其长达半个世纪的执政生涯中,较少顽固的守旧,更多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这深刻影响了晚清的时局。

光绪十二年,当慈禧为了符合祖制和照顾舆论,假意主动提出光绪亲政的问题时,对慈禧真实意图心领神会的奕譞,随即领衔王公大臣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恳请慈禧训政的请愿行动,最终制定了一个被史书称为《训政细则》的“约法三章”,将训政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了下来。这个细则规定光绪亲政后,慈禧的听政权、国家政务的最后决定权,全部保留。

光绪亲政了,但归政后的慈禧仍然牢掌大权。翁同龢看在眼里,也只能怨在心里,他的日记中一句“现在国事一切照旧”透露出了他对慈禧揽权的不满和无可奈何!这种一国两主的局面必然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帝后两党的形成。

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

清朝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几乎同时开启。在经济军事成就上,洋务运动并不输于明治维新。但是号称“天朝大国”人口土地面积远超对手的清王朝,败于维新变法不足三十年的东洋弹丸小国日本,这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的有识之士。甲午战败意味着清政府推行了三十余年的“徐图自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士大夫阶层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意识到固有体制是绕不过去的,必须变法维新方能真正图强。

1895年5月2日,也就是光绪批准《马关条约》的同一天,在京参加会试的举子以广东人康有为为首,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敦请光绪皇帝仿效日本与西方,推行变法。

光绪为什么不等几年?等不起!为什么:

非常不能理解慈禧将光绪害死的说法。当时,很多人都说由于慈禧和光绪在政治上的看法不一样,慈禧反对变法,因此,在变法开始的时候,由于袁世凯的出卖,让慈禧抓住了口实,所以慈禧有了杀害光绪的想法。那是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的傍晚,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躺在冰凉寂静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离开了人间。而第二天下午,操纵晚清政权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也死在中南海的仪鸾殿内,终年74岁。光绪皇帝和慈禧去世的消息一传出,就震惊了海内外。于是人们普遍认为,年纪轻轻的光绪反而死在了74岁的慈禧的前面,而且只是差一天,这不是巧合,而是处心积虑的谋害。于是,光绪被人谋害致死的种种说法也就由此产生了。

关于慈禧和光绪的死,我后来也看过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但是很多的资料各不相同。在英国人所著的《慈禧外传》和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书中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莲英等人,平日里仗着主子慈禧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他们生怕慈禧死后光绪重新主政,会清算他们往日的罪孽,所以就先下手为强,在慈禧将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  而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毒死。  但是后来我看到曾经是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杂志《逸经》第29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便死了。这位御医认为,虽不能断定是谁害死了光绪,但却可以肯定光绪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而拖到九月,光绪的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经全部失调,死亡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这一年的十月中旬,光绪的病情已经进入危急阶段,他出现肺炎症及心肺衰竭的症状。十月十七日,周景涛、吕用宾等几名御医会诊,一致认为光绪皇帝已是极度虚弱,元气大伤,已处于病危状态。并私下对朝臣说:“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险。”十月十九日,光绪已出现胸闷气短,全身疲倦乏力的症状。到二十日,光绪已经是眼皮微睁,流着口水的嘴角只能轻轻颤抖。当天夜里,光绪开始进入弥留状态,肢体发冷,白眼上翻,牙关紧闭,神志昏迷。到了二十一日的中午,光绪的脉搏似有似无,眼睛直视,张嘴倒气。拖到傍晚,便怀着满腔的怨恨与世长辞了。  

从这些历史资料的记载来看,光绪去世前8年的档案都记录在案,可以认为:光绪从开始病重一直到他的临终,他的病状演变是属于一步步加剧地恶化,并没有特别的症状出现,既没有中毒或其他伤害性的迹象,也没有突然暴死的迹象,应该是属于正常病死。所以也就应排除被慈禧投毒害死的说法。


胡瓜视频

对付一个老太婆何须军权,一碗毒药即可。光绪与慈禧之争实质是权利之争。不管打了多少败仗,不管签了多少条约,当时满清皇权不是初建,而是根深蒂固。上至公卿,下至黎属,只认皇帝。但慈禧硬把皇权中心转移到自己身上,所以官员提升,军权,财权任由她摆弄。但这是立根不正,有违祖训,后宫干政,她越压制光绪,越说明这一点。光绪在出师有名上占据高风。何谓军权,各地的封疆大吏,皇城内外,有军权的,带兵的多了,谁能保证光绪能抓在手?事不密则败,正如曹操进言何进对付十常侍,一酷吏足以。你囚不住慈禧,就只有杀。何须十万军,一碗毒药即可。事成后,对内,对外,充分利用帝党和太后党的矛盾,相互制衡,假如真有起兵闹事的,更好,急着表忠心的多了,用就是了。外国人也会趁虚而入,正好借力打力,趁机打垮朝中守旧派,展开维新,雇两个洋顾问,对外起到与驻京公使共同交流,摆出一副西化的样子。对内扫清阻碍,真正能推行新政。明以中华道德为交纳,暗使西洋外力塑国新。

多少事,就缺了一碗药和一副好脑子。


百年家天下

明朝最伟大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阳明生前曾说过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听起来很简单,但真正能够搞明白的人并没有几个。

就像这几年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明白了很多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在指,并没有真正搞明白什么叫知行合一。

光绪皇帝之所以变法失败,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没有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在中国历史上要完成一次成功的变法,需要多个因素共同发生作用才有可能。

第一,变法有一套很成熟的可以被执行的体系。也就是说你要完成的变法,必须是能够直被执行的,而不能是空想出来的,根本没办法完成的。必须有一套清晰的思路,循序渐进,一点一点铺开。

第二,在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结构中,有自己强有力的政治班底和执行团队。在中国历史上,想把一件事做成,必须有自己的嫡系人马。否则不管你决策是正确还是错误,都没有办法落到实处。

第三,在改革的同时,有一个很大的前提,确保政治局势和军事局势的稳定性。变法必然会对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就肯定会产生利益受益方和利益受损方。既得利益集团必然会破坏变法的进行,利益受益方必然会支持变法的进行。变法又必须要有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能够平衡各方面利益,保持一个相对的稳定性。

回到光绪的变法,我们就可以看到三个条件都不成熟,也就是说,失败是必然的。

先看第一个,康有为根本就没有很系统的学习过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自己的理解也是很片面的。再者来看,康有为之前没有在清政府的政治系统里边任职过,这样他根本就没有办法制定出一套可行性方案,保证变法能够推行下去。

再来看第二个,不管是光绪还是康有为,都没有自己的嫡系人马和强有力的改革队伍。当时清政府的大权还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也就是说,没有慈禧太后的点头和支持,变法是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的。这是变法迅速失败的根本原因。在清政府高层和地方政府,光绪并没有完全控制和人事任免权,根本做不到政令统一,也就是说,就算慈禧太后不出面干预电发也没有可能彻底推行下去。

第三,从第二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光绪皇帝根本就没有控制当时的政治体系和军事系统。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有能力保证这两个系统的稳定性,不能为变法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我经常讲这么句话:做任何事情,仅有一个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能力和实力决定一切,没有对大局强有力的控制能力,不管是不是在变法,这样的政治局面都是非常危险的,都是处于失控状态。

最后我们来看,光绪皇帝为什么没有去抓军权?慈禧太后根本就不允许他去抓军权。清朝最主要的兵力都控制在荣禄手上,荣禄又是慈禧太后的铁杆粉丝。光绪皇帝曾经朝见过袁世凯,希望袁世凯能够支持他,然而袁世凯的实力远远不足以支持光绪皇帝来推行变法。

从本质上来看,光绪的变法不过是一场能力不足以支持梦想的行为,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新知传习阁

其实变法失败的主责并非光绪,而是康有为,原本慈禧是支持变法图强的,毕竟谁也想把国家建富强些,还青史留名,但康有为设计的目标不仅仅是权利(让皇帝真正的亲政),而是最终目的是要慈禧的命,光绪的政治才能仅仅算小学水平,而慈禧呢?想想当年她是怎么玩死八大臣的就知道了差距了,那八个大臣可都是人精,有兵权,有政权,呼风唤雨好不威风,她的帮手只不过是一个当时没有实权的鬼子六,她的管理范围连后宫都做不到一言九鼎(大姐大是慈安)可想而知这个慈禧的政治水平有多高,反过来说,光绪有啥?头号人物,老喷子翁同和,整个一个愤青+东林党+高分低能+自私自利+脑袋进水,他明理暗里为了争权干了一大票的脑残事,第二个,狭隘的弱智的康有为,他不过是一个连举人都考不利索的穷酸秀才,因为知道点国外的事就脑洞大开,觉得皇帝是万能的,想叉谁就叉谁,居然策划干掉慈禧,整个就一无知愤青,真能耐没有,看帽站队那是积极的很,为了个人的前途和利益完全不顾皇帝和别的小伙伴死活,一边策划刺杀慈禧,一边自己跑到天津港等消息,如果成功,他想一溜烟跑回京城邀功,如果失败撒丫子跑日本,这就是他的计划,不但天真幼稚而且还不要脸,就这么俩人,光绪要能干成事那才叫见鬼了呢!

其实光绪完全没有必要听翁和康的,更不必急于变法图强,应当学学赢渠梁,先在社会上放风,让愿意通过变法使国家强大的青年才俊先提报各自的方案,如果担心有人设卡,阻挠变法,也或者可通过考试以策论的方式来测试,一是,看看士人阶层的看法,以便将来统一思想,二是,有利于发现真正的人才,有利于核心变法人员的人才储备,完成人才方面的筹划(此时不提拔,以备慈禧多心)。

第二步,如果发现谁的观点不错,皇帝可单独召见与其畅谈,一是,多多了解民间百态,使变法更实用,更接地气,二是,探讨确立解决方案,以便将来变法有效实施。为可操作性奠定理论基础。

第三步,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日讲,诚邀慈禧以及四品以上官员参加,一是,传递信号,让大家心中有数,统一思想,二是,通过讲解和辩论让慈禧真正的明白变法的重要意义,从心里层面拉着慈禧跟你一起干,不反对和大力支持,这个区别可就大了去了。从而完成中央核心的思想统一。

第四步,顺理成章的提拔和考核有利于变法的官员,让政治氛围形成统一。

第五步,将变法的核心思想通过地方官灌输给老百姓,一是,完成基础宣传,让百姓看到希望。二是,民间肯定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重大突出问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达到开启民智,取得老百姓支持的作用。

第六步,拿出一个行省作为政策实验田,先行颁布变法条陈,派驻得力干将予以实施,如果效果好可全国推广,如有问题,一个省也好调整,不至于动了谁的奶酪,以此作为实践基础供中央未来决策。

如果以此步步为营,笼络各方势力达成基本统一,再加之争取太后支持,变法的可行性要比上来就大刀阔斧,猛冲猛打容易成功。说白了,慈禧之所以不反对是因为她想好,但不知道怎么好,所以选择冷眼旁观,持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态度,要知道这个老太太是有实权的,你既不争取也不拉拢,还想囚禁她,这不等于要她的命?她不掐死变法才怪,所以变法失败除了光绪政治水平太差外,主要是遇人不淑,没有一个真正的战略高手来策划,全是夸夸其谈的蠢才在执行,这样的变法不失败就真的没天理了!


逸仙飘渺

维新时间太短了,光绪变法操之过急,其实光绪有想抓兵权的,他几次提拔笼络袁世凯就是证明。只是太急迫,力量相差太悬殊,袁世凯选择了投靠慈禧。如果光绪变法进程放慢,多听听李鸿章的意见,以几年时间慢慢培植自己的势力。可能会成功。

之后袁世凯推行宪政,把准备时间拉到十年,充分考虑了慈禧的寿命。结果袁世凯成功了。


张宇的小屋


“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1、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以西方列强为首的各路帝国主义,纷纷张牙舞爪,来瓜分羸弱不堪的晚晴这块大蛋糕。

正所谓,好吃不要钱的都想吃,不但不要钱,而且有可能买一“赠一”。于是乎,老虎、北极熊和苍蝇都来了,屁大点国家也想来中国揩油。

这个时候,当父母官的想保住官职,唯命是从。老百姓麻木不仁,“莫谈国事”。

凡事总得有人出厂吧,好了,真有人来了,而且人还挺多。

于是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读书人可不管这些,纯属官场小白。

2、一部分有远见的,具有中国初步形成的民族资本主义市场话语权的――所谓的实业家,在民族资本主义受到重大威胁的关头,积极要求变法。

你作为入侵者,不但抄家,还不让我们买卖生活必需品,你们还玩垄断,这不是把哥们往死里逼么?

3、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逐步传入中国,一部分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本来我种菜种的好好的,听说卖菜赚钱,不好意思了,菜咱也不种了,我只管卖菜。

可是政府有规定啊,不让摆地摊,也租不起店面,一手拎着一捆菜去卖,还遇见城管收我十块钱。完了,只赔不赚了。只有投诉了,请求改掉这个不合理的制服吧。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

经过对下面的调查总结,康有为等人向皇帝提出变法。

皇帝年轻却没有作为,急于立棍,好吧,咱们看准形势就开始七十二变吧。

别急,深山老林里的慈禧老妖婆,我先搞定哈。

在慈禧的默认下,雷鸣轰轰的变法开始了。

这期间,这些人想动慈禧的奶酪,唉,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老想搞个什么君主立宪制,这是什么鬼?慈禧这心里也是纳闷。

最后一看,哎呦,孩儿,你搞得又是废八股,建学校,又是削弱旧军,又是重新训练新军。

弄得这是啥?没看懂。

没看懂不要紧,有人看懂了,而且还抓住了把柄。

你还想趁机夺权?!行了,看来得出山了,否则真成千年老妖了。

百日维新以保守派胜利而告终。

光绪帝为什么没抓兵权?

可怜见,估计光绪帝是最让人觉得可怜的皇帝。一辈子没有实权啊!

当时皇帝的权利是,你可以任命个村长啦,县长啦,好了开始停住,县委书记不是你说让谁当就能当的,我得点头。

我既然敢让你有点当皇帝的权力,就说明我还有杀手锏。警察局长是我的人吧,指挥军队的也是我的老情人吧,比如荣禄什么的。

兵权你想拿去,门都没有,这是慈禧最喜欢的东西。

慈禧什么事没经历过?什么热河宫廷政变啦乱七八糟的,跟我斗?嫩了点!我慈禧如果不想要权力,我就不会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争争争了!

光绪帝为什么没有等慈禧先死,而后掌握政权?

他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呢!我就不信,你一个老太婆,还能活过我?

其实,慈禧也是这么想的,我怎么能活过年纪正值壮年的光绪?如果我死在了他的前面,我的老骨头还不得被他抽上三天天夜?

我虽是皇帝,但我也是人!发动戊戌变法,才28岁!男人本来就晚熟,一冲动,就开始变法了。反正等不到你死了。

再说了,变法,我还有机会把权利拿过来,不变,我得天天跟你低三下四,你丫的在大臣面前对我吆五喝六,还有那个李太监,好歹我也是个皇帝啊,我爱新觉罗的尊严何在!

历史不能假设,如果从哲学方面来讲,就是光绪帝没有把唯心和唯物结合起来。

简单的讲就是,唯心指的是,我们就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唯物方面就是,没有把握当时社会的客官环境,采取了相对于那个社会来讲,几近于激进的变革!

算了,历史还是不能假设,否则我也就不在瀛台受罪了,秋衣秋裤穿了好几年,全是洞,还没人给洗,我那个奇丑无比的皇后,求您别再来恶心我了。


小女子跃马扬刀进东京


无事不生非23363615

不是不想抓兵权,而是兵权是统治者们最看重的地方,光绪刚开始时是受到新贵袁世凯的支持的,不然也不会有谭嗣同拜访袁世凯密谋政变之事,只不过荣禄抢先一步调聂士成部,袁世凯忌惮聂士成所以才倒戈维新派;

从某种意义上讲,光绪本人以及他的亲信们有一种错觉,认为慈禧是支持改革的,而事实上而言,慈禧对改革没有反感,毕竟图强的事情谁也不反对,只要不涉及她的利益就行,所以,光绪才有心思放手去做,而没有想着去做权力争夺上的关键点的获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