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為何要拜“師”?

學“佛”為何要拜“師”?

不知從何時開始,“二寶居士”這個詞開始流行,恰好我的一個朋友就經常被其他佛友這麼稱呼,。

他的一句口頭禪是“我學佛的佛,為何要拜凡夫為師”?

在他不停的熏習下,一段時間中我也納悶這個問題,既然我們學的是佛,又為何要拜同在學佛的人為“師”呢?

我自己的思考所得,有以下幾點。

(一)因為很多東西只有師父才能傳授

如果你覺得自己可以學習佛法,不用聽別人的,那是因為你還不瞭解佛法的緣故。

佛法並非知識,而是一種“知識的知識”——知識背後的知識;知識裡面的知識;能夠生產知識的“知識”。

經書雖然卷軼浩繁,但相比於這種“知識的知識”來說,也不過是極其抽象的一種表達而已。

這種“知識的知識”沒有形象,更沒有“定義”。所以我們無法通過頭腦的運動來認知,但卻可以通過心與心之間的“感動”去接收別人關於它的體驗和經驗。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一句話:太陽雖好,總要諸君親自去曬,旁人卻替你曬不來。

這句話透露出一個樸素的真理:要學會游泳的唯一辦法就是下水,因為你只能感受自己的感受。古德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其意趣我想也正在於此。

二寶居士們自恃聰明,總覺得自己讀“原典”就可以了,不用拜師。卻不知道只有在善知識的教授和指導下,我們才能從三藏十二部中獲得真實的利益。“原典”就像是壓縮包,需要我們下載“解壓軟件”才能成功讀取,而在末法時代依舊能夠行正法的出家人就是最好的解壓軟件。

雖知他勝,恥不肯學。凡夫無始不能入道,多皆由此不能求法——智人求法,唯重他德,不恥下就。不同凡愚我慢自高。

(二)師徒相授是在此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師有很多種,籠統來說可以分為師父和老師。老師和學徒是“契約關係”,而師父和徒弟則是“人身依附關係”。師父承擔的責任要比老師多,教授的東西自然也比老師多。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文人雅士,其最拿手的本事基本都是師父給的。相應的是師父對於徒弟的支配權也要更大,徒弟要對師父盡的義務要更多。

在過去只有學到了手藝,才能夠混出名堂,才能有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徒弟將師父視為再生父母的傳統是有其合理化的。

由此可見,師徒相授不僅是在此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更是此土眾生最習慣的學習方式。學佛要拜師也不過是隨順此土眾生的因緣業力而已。

而佛教中的師父更準確的稱呼應該叫做“依止師”——依於此有德處,可止息自己一切惡業惡行等業因。正如《中庸》裡說:“知止而後能定”,有了依止師,我們的心就不再如同浮萍一樣隨風漂泊,不再六神無主,不再被自己識海中的種種波濤所裹挾。

依止師傳遞給我們的除了“比量”的推度之外,每時每刻的接觸更能傳遞給你他自己的“現量”,後者是我們自學得不到的,卻恰恰還是獲得體驗和覺受的最佳渠道。千百年來,佛法正是在這種師徒之間的“傳幫帶”下,傳遞至今。

(三)師父可以給你的修學提供“即時反饋”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被試者蒙上眼睛畫4英寸長線段,經過3000多次練習,但毫無進步,依舊是胡畫亂塗。

心理學家改進試驗後,被試者每畫一次線段,均得到一個反饋:畫的太長還是太短,於是被試者很快能熟練畫出4英寸長線段。

在末法時代,學佛法的人就象被蒙上雙眼的被試者者,盲目而缺少方向。但如果有一個善知識從旁給予我們即時反饋,善行善思維有人肯定,就能得以相續;惡行惡思維有人給予警策,就能棄惡從善;疑問和疑情有人時刻為你解答;你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滿腹疑雲。

即時反饋是有效教學必要條件,沒有它,學習者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五)如何擇師?

既然拜師能給我們帶來這麼多的好處,那是不是隨便拜一個就好了呢?

當然不是,我前面所說的種種拜師利益,想要獲得都有一個絕對的前提——你拜了善知識為師,反之則不如不拜。

鳥之將息必擇其林,人之求學當選於師。

那麼我們怎麼識別誰是“善知識”呢?

【瑜伽師地論】為我們提供了善知識的八種標準,何等為八:

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護律儀。於所受學的所有學處,不虧身業,不虧語業,如是名為安住禁戒。

2.具足多聞,即於如來教法,多所聽聞通達,於諸求法者,有多法宣說開示,能令眾生得無量信解,精進修行大乘正道。並且在講說時,於文字義理善巧,於眾多妙法,能善受持,語言善能通利,意善尋思,見解善能通達,如是名為具足多聞。

3.能有所證,即能證四禪八定,常作無常想、無常苦想、苦無我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有過患想。又能證慈悲喜捨,或預流等,六種神通、八解脫等。如是名為能有所證。

4.性多哀愍,即對於他人常起悲憐之心,樂與其義,樂與其利,樂與其樂,樂與猗觸,樂與安隱,如是名為性多哀愍。

5.心無厭倦,即於弟子善能教導,於弟子善知,善能讚歎鼓勵,勤行精進,為大眾宣說正法,不感到疲倦;如是名為心無厭倦。《菩提道次第略論》雲:“斷疲厭者,數數宣說,不生疲倦,能忍宣說之難行故。”就是說能詳說、中說、略說等等,具不疲倦。

6.善能堪忍,他罵不報罵,他嗔不報嗔,他打不報打。於諸逼迫苦事,自推己過,以業之成熟為依趣,終不於他發生憤恚。如是雖遭輕凌毀辱,堪能忍受,而其本性都無改變,唯常於彼有情,思為利益。又能於修道時,堪忍寒熱飢渴,蚊虻風日等苦;如是名為善能堪忍。

7.無有怖畏,處大眾中,宣說正法時,心裡沒有怯劣,聲無戰掉,辨別時沒有誤失,腋不流汗,身毛不豎,不為諸畏怖之所逼切,如是名為無有怖畏。

8.語具圓滿,即成就極美妙的語言,以顯了的語言,容易悟解的語言,眾生樂欲聽的語言,善於辯才,善於宣說,如是名為語具圓滿。

這八項規定有一樣算一樣,都是關乎你今後能否學有所成而需要了解體察的關鍵因素。

(六)關於二寶居士

二寶居士們常提到一句話,自依止就好了,佛在心中,莫向外求。

我在這裡想要糾正一下:佛陀說自依止,是因為我們自己的造作有著引果的直接力量,要強調所以才說:“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莫餘依止。”但自依止不是說依賴自己的想法,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而是佛陀為了強調修行中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而方便施設的。

自依止不是讓你以自己為師,而是說修行要靠你自己努力。

我們學佛需要兩方面的條件:第一是外在的因緣——要有善知識的攝受;第二就是自己主觀上的精進努力。

前者提供外驅力,後者策發內驅力。從這個角度看,拜師不僅不妨礙你學佛,還能幫助你學到更純潔更對機的佛法。所以有心向道者不可自以為是、師心自用,也不要對末法時代的出家人有太多苛責,畢竟你拜師的目的是學佛法,而不是親近一個道德上的“完人”。

凡夫地中,過雖未盡,不妨深解,說有理者,皆可信受。

尊師重道不僅是學佛的基礎,更是成長的基石——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會擁有前所未有的高度和眼界。

還有一些居士菩薩,一天到晚風風火火的攀緣認識一些名僧、大和尚,然後覺得自己是大和尚的貴賓,就瞧不起普通出家人了,這種人比二寶居士更令人唏噓。

殊不知在名僧眼裡,你不過是墊腳石。你們之間的關係正如蕅益大師所說:為師者但貪眷屬,為徒者專附勢利。遂以虛名互相羈繫。

而在大和尚眼裡,你這個貴賓和普通信眾壓根沒區別。你認為大和尚對你區別對待很可能只是因為你喜歡區別對待,或者你暫時需要被區別對待——區別對待是你的需要,而非大和尚的。這也正是大和尚和“名僧”的區別。

但大和尚對你的區別對待也是要消耗你自己的福報的,如果你因此而沾沾自喜,還會增長你的愚痴。無論如何,這絕不是一件吉祥的事情。

另一件不吉祥的事情是:很多出家的法師喜歡拿二寶居士的帽子漫天亂扣,居士對他稍有怠慢就說人家不知道恭敬三寶,會遭報應云云。

殊不知這樣的做派只會讓不恭敬你的居士更加不恭敬你,毫無益處。

這也是一種典型的“執相廢理”——某一個出家人並不能代表全體的僧寶,居士對你沒信心也不代表他對僧寶沒信心。這種“扣帽子”的做法不僅會觸惱別人,也有違背“一體三寶”之理。

偏理廢相舍住持三寶,別無一體三寶;離一體三寶,更無住持三寶——《顯宗論》

而被二寶居士的人固然冤枉,但也應該明白:只要這個人現僧相,他就是法的住持者和傳承者,敬他不僅僅是敬他,更是敬佛陀宣說的教法。

《涅槃經》第五:佛言:憍曇彌!莫供養我,當供養僧。若供養僧,即得具足供養三歸。摩訶波闍波提言:眾僧之中無佛無法,云何說言供養眾僧即得具足供養三歸?我復告言:汝隨我語,即供養佛。為解脫故,即供養法。眾僧受者,即供養僧。是故三歸不得為一。

這些話看完後如果你對出家師父的態度還不做點改變,那麼我的文字對你毫無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