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为何要拜“师”?

学“佛”为何要拜“师”?

不知从何时开始,“二宝居士”这个词开始流行,恰好我的一个朋友就经常被其他佛友这么称呼,。

他的一句口头禅是“我学佛的佛,为何要拜凡夫为师”?

在他不停的熏习下,一段时间中我也纳闷这个问题,既然我们学的是佛,又为何要拜同在学佛的人为“师”呢?

我自己的思考所得,有以下几点。

(一)因为很多东西只有师父才能传授

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学习佛法,不用听别人的,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佛法的缘故。

佛法并非知识,而是一种“知识的知识”——知识背后的知识;知识里面的知识;能够生产知识的“知识”。

经书虽然卷轶浩繁,但相比于这种“知识的知识”来说,也不过是极其抽象的一种表达而已。

这种“知识的知识”没有形象,更没有“定义”。所以我们无法通过头脑的运动来认知,但却可以通过心与心之间的“感动”去接收别人关于它的体验和经验。

梁启超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

这句话透露出一个朴素的真理:要学会游泳的唯一办法就是下水,因为你只能感受自己的感受。古德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其意趣我想也正在于此。

二宝居士们自恃聪明,总觉得自己读“原典”就可以了,不用拜师。却不知道只有在善知识的教授和指导下,我们才能从三藏十二部中获得真实的利益。“原典”就像是压缩包,需要我们下载“解压软件”才能成功读取,而在末法时代依旧能够行正法的出家人就是最好的解压软件。

虽知他胜,耻不肯学。凡夫无始不能入道,多皆由此不能求法——智人求法,唯重他德,不耻下就。不同凡愚我慢自高。

(二)师徒相授是在此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师有很多种,笼统来说可以分为师父和老师。老师和学徒是“契约关系”,而师父和徒弟则是“人身依附关系”。师父承担的责任要比老师多,教授的东西自然也比老师多。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文人雅士,其最拿手的本事基本都是师父给的。相应的是师父对于徒弟的支配权也要更大,徒弟要对师父尽的义务要更多。

在过去只有学到了手艺,才能够混出名堂,才能有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徒弟将师父视为再生父母的传统是有其合理化的。

由此可见,师徒相授不仅是在此土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更是此土众生最习惯的学习方式。学佛要拜师也不过是随顺此土众生的因缘业力而已。

而佛教中的师父更准确的称呼应该叫做“依止师”——依于此有德处,可止息自己一切恶业恶行等业因。正如《中庸》里说:“知止而后能定”,有了依止师,我们的心就不再如同浮萍一样随风漂泊,不再六神无主,不再被自己识海中的种种波涛所裹挟。

依止师传递给我们的除了“比量”的推度之外,每时每刻的接触更能传递给你他自己的“现量”,后者是我们自学得不到的,却恰恰还是获得体验和觉受的最佳渠道。千百年来,佛法正是在这种师徒之间的“传帮带”下,传递至今。

(三)师父可以给你的修学提供“即时反馈”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蒙上眼睛画4英寸长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但毫无进步,依旧是胡画乱涂。

心理学家改进试验后,被试者每画一次线段,均得到一个反馈:画的太长还是太短,于是被试者很快能熟练画出4英寸长线段。

在末法时代,学佛法的人就象被蒙上双眼的被试者者,盲目而缺少方向。但如果有一个善知识从旁给予我们即时反馈,善行善思维有人肯定,就能得以相续;恶行恶思维有人给予警策,就能弃恶从善;疑问和疑情有人时刻为你解答;你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满腹疑云。

即时反馈是有效教学必要条件,没有它,学习者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五)如何择师?

既然拜师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那是不是随便拜一个就好了呢?

当然不是,我前面所说的种种拜师利益,想要获得都有一个绝对的前提——你拜了善知识为师,反之则不如不拜。

鸟之将息必择其林,人之求学当选于师。

那么我们怎么识别谁是“善知识”呢?

【瑜伽师地论】为我们提供了善知识的八种标准,何等为八:

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律仪。于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如是名为安住禁戒。

2.具足多闻,即于如来教法,多所听闻通达,于诸求法者,有多法宣说开示,能令众生得无量信解,精进修行大乘正道。并且在讲说时,于文字义理善巧,于众多妙法,能善受持,语言善能通利,意善寻思,见解善能通达,如是名为具足多闻。

3.能有所证,即能证四禅八定,常作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有过患想。又能证慈悲喜舍,或预流等,六种神通、八解脱等。如是名为能有所证。

4.性多哀愍,即对于他人常起悲怜之心,乐与其义,乐与其利,乐与其乐,乐与猗触,乐与安隐,如是名为性多哀愍。

5.心无厌倦,即于弟子善能教导,于弟子善知,善能赞叹鼓励,勤行精进,为大众宣说正法,不感到疲倦;如是名为心无厌倦。《菩提道次第略论》云:“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就是说能详说、中说、略说等等,具不疲倦。

6.善能堪忍,他骂不报骂,他嗔不报嗔,他打不报打。于诸逼迫苦事,自推己过,以业之成熟为依趣,终不于他发生愤恚。如是虽遭轻凌毁辱,堪能忍受,而其本性都无改变,唯常于彼有情,思为利益。又能于修道时,堪忍寒热饥渴,蚊虻风日等苦;如是名为善能堪忍。

7.无有怖畏,处大众中,宣说正法时,心里没有怯劣,声无战掉,辨别时没有误失,腋不流汗,身毛不竖,不为诸畏怖之所逼切,如是名为无有怖畏。

8.语具圆满,即成就极美妙的语言,以显了的语言,容易悟解的语言,众生乐欲听的语言,善于辩才,善于宣说,如是名为语具圆满。

这八项规定有一样算一样,都是关乎你今后能否学有所成而需要了解体察的关键因素。

(六)关于二宝居士

二宝居士们常提到一句话,自依止就好了,佛在心中,莫向外求。

我在这里想要纠正一下:佛陀说自依止,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造作有着引果的直接力量,要强调所以才说:“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莫余依止。”但自依止不是说依赖自己的想法,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而是佛陀为了强调修行中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而方便施设的。

自依止不是让你以自己为师,而是说修行要靠你自己努力。

我们学佛需要两方面的条件:第一是外在的因缘——要有善知识的摄受;第二就是自己主观上的精进努力。

前者提供外驱力,后者策发内驱力。从这个角度看,拜师不仅不妨碍你学佛,还能帮助你学到更纯洁更对机的佛法。所以有心向道者不可自以为是、师心自用,也不要对末法时代的出家人有太多苛责,毕竟你拜师的目的是学佛法,而不是亲近一个道德上的“完人”。

凡夫地中,过虽未尽,不妨深解,说有理者,皆可信受。

尊师重道不仅是学佛的基础,更是成长的基石——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会拥有前所未有的高度和眼界。

还有一些居士菩萨,一天到晚风风火火的攀缘认识一些名僧、大和尚,然后觉得自己是大和尚的贵宾,就瞧不起普通出家人了,这种人比二宝居士更令人唏嘘。

殊不知在名僧眼里,你不过是垫脚石。你们之间的关系正如蕅益大师所说:为师者但贪眷属,为徒者专附势利。遂以虚名互相羁系。

而在大和尚眼里,你这个贵宾和普通信众压根没区别。你认为大和尚对你区别对待很可能只是因为你喜欢区别对待,或者你暂时需要被区别对待——区别对待是你的需要,而非大和尚的。这也正是大和尚和“名僧”的区别。

但大和尚对你的区别对待也是要消耗你自己的福报的,如果你因此而沾沾自喜,还会增长你的愚痴。无论如何,这绝不是一件吉祥的事情。

另一件不吉祥的事情是:很多出家的法师喜欢拿二宝居士的帽子漫天乱扣,居士对他稍有怠慢就说人家不知道恭敬三宝,会遭报应云云。

殊不知这样的做派只会让不恭敬你的居士更加不恭敬你,毫无益处。

这也是一种典型的“执相废理”——某一个出家人并不能代表全体的僧宝,居士对你没信心也不代表他对僧宝没信心。这种“扣帽子”的做法不仅会触恼别人,也有违背“一体三宝”之理。

偏理废相舍住持三宝,别无一体三宝;离一体三宝,更无住持三宝——《显宗论》

而被二宝居士的人固然冤枉,但也应该明白:只要这个人现僧相,他就是法的住持者和传承者,敬他不仅仅是敬他,更是敬佛陀宣说的教法。

《涅槃经》第五:佛言:憍昙弥!莫供养我,当供养僧。若供养僧,即得具足供养三归。摩诃波阇波提言:众僧之中无佛无法,云何说言供养众僧即得具足供养三归?我复告言:汝随我语,即供养佛。为解脱故,即供养法。众僧受者,即供养僧。是故三归不得为一。

这些话看完后如果你对出家师父的态度还不做点改变,那么我的文字对你毫无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