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熊孩子?

Vincent30611274

大家说了这么多有趣的熊孩子,我来说一个外国的熊孩子吧。

如果大家去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会看到布鲁塞尔的市标是一个正在撒尿的小男孩的铜像,我要说的熊孩子就是这个叫于连的小男孩。


14世纪的时候,西班牙军队入侵比利时,但是被比利时的军队打败了。

西班牙军队要撤离的时候在布鲁塞尔古城中埋了很多炸药,想毁掉这座城市。

这天,布鲁塞尔的人民们都忙着举办盛大的庆功宴,为庆祝打败了侵略者。而撤退的西班牙人却悄悄点燃了炸药的火信。

恰好这时被出来玩耍的小于连看到了,于连机智的意识到这是炸药的火信,爆炸后会给市民带来危险。

可是这时候再去喊大人帮忙已经来不及了,引爆炸药的药捻就在火花中越来越短。

小于连灵机一动,脱下裤子,对着火花撒了一泡尿,火花很快被熄灭了,全城人民得救了。

人们知道了小于连的英雄壮举后,推崇小于连为比利时的“第一公民”,同时还按照小于连的样子塑造了铜像。


这个铜像高53厘米,惟妙惟肖,造型正是按照小于连的样子塑造的。

铜像被立在喷泉之上,泉水就顺着小于连的身体被“尿”了出来,热爱自由的比利时人民也真是脑洞大开,想象力十足啊。


玲珑志育儿号

历史上最著名的熊孩子应该就是俄罗斯航空1994年3月23日坠毁的A310客机副驾驶的孩子了,当时,这位副机长只是出于让孩子高兴的目的让自己的15岁和12岁的儿女操作飞机玩耍,当时的飞机正处于自动驾驶阶段,理论上来讲不管他人如何操控操纵杆飞机应该都是不会响应的,所以机组内的驾驶人员也并没有过于担心。

图为坠毁的A310客机残骸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A310客机的自动驾驶系统在30秒内连续的接受到来自操纵杆的指令时,自动驾驶模式会在30秒后自动解除。而当时这名副机长的儿女一直保持着对操纵杆的压力并且将操纵杆持续的压向右方,前30秒还在客机中欢声笑语的一家人在30秒后就迅速发现事情不妙。

图为A310客机的座舱

在自动驾驶模式因为持续的操作被解除后,客机迅速的响应了这名孩子的操作并且向右方偏转。而当时的客机是在10000米高空上飞行的,如此大的机动动作导致客机很快就失去了升力并且在下落的过程中因为空气的稀薄而导致发动机停止工作,在此期间机组成员虽然尝试过拯救这架客机。

图为A310客机

然而发动机停止工作后无法再次重启的事实却无情的回击这个熊孩子的父亲,最后客机最终陷入失速状态并且坠落,这场事故不仅导致A310客机再也没有获得过订单,且害死了75名无辜的乘客,不知道在客机即将坠落的那一刹那,这名副机长对自己的举措到底有多么懊悔。


军事新观察

给大家讲两个故事,里面有三个熊孩子。

第一个故事中有两个熊孩子:司马光和他砸缸救出来的上官尚光。

历史上最有名的熊孩子就是司马光砸缸中,那个掉进缸里的小孩子上官尚光。大家都不知道上官尚光是如何掉进满是水的缸里去的,掉进去之前他干了什么,我们只知道,他掉进去了,有的孩子慌了,有的孩子跑了,只有司马光急中生智,拿起一块大石头砸缸。缸破了,水流出来了,上官尚光得救了。



后来,上官尚光家搬到了村西,上官尚光为了感谢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在村西山岗上修了一个亭子,起名“感恩亭”。

一个故事引出两个熊孩子,一个没事跑到缸里,一个砸缸救人。这俩熊孩子都够折腾的。

第二个故事是一个恶魔般的熊孩子,南北朝时期宋后废帝刘昱。刘昱只活了15岁,但做过的怪事却一点不比成人少。



刘昱最喜欢的事情是杀人。他经常带人晚上出宫,早晨回来。他的随从随身携带武器,在路上只要看到行人和牲口活物,刘昱都要让随从上去杀死。这个恶魔般的熊孩子太可怕,吓得老百姓白天都不敢出门,家家大门紧闭,晚上行人绝迹。

刘昱打人的棍子都有名字,用处也不一样,有的击脑,有的剖心。刘昱每天都杀人,他只有看到尸体流血才会开心。



有一次,刘昱去领军将军萧道成的府上,萧道成正睡觉,刘昱看到萧道成的胖肚子,忽发奇想,非要拿萧道成做靶子,在他肚子上射箭。身边人连劝带哄,萧道成才免于一死。

刘昱因为作恶多端,15岁被杀。这个熊孩子,幸亏死的早,不然,还不知道要祸害多少人呢。


读史坊

熊孩子,目前比较火的一个词,很多人都以为熊孩子是今天的“公害”,殊不知,阳光之下无新事,熊孩子古已有之。

这里列举三个历史上大大有名的熊孩子,从年代离得近的说起:

1.荒唐皇帝从年少荒唐到死——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就是著名的正德皇帝,是明孝宗唯一一个长大的孩子,从小备受宠爱,特别是在一帮太监的教唆下,学会了各种坏毛病,是个十足的熊孩子。他十五岁登基,登基当天就弄个猴子骑在狗身上,放炮吓得两点小动物在皇宫乱窜,他则乐不可支。后来后来为了享受淫乐,建立了著名的“豹房”,里面从美女野兽一应俱全,他成天沉迷于那里。后来正德之死也是因为玩大了掉到水里,连吓再病一命呜呼。终年不过31岁。



2.年少时被称为“三害”之一——周处

周处是西晋名臣,年轻时凶暴侠气,到处惹是生非,因为力气大,经常把小伙伴们打的鼻青脸肿,估计也没少用猴皮筋打别人家玻璃,实在是乡里一霸,人们避之唯恐不及。一次他问一个老者,现在天下太平,为什么乡亲们还闷闷不乐呢?老者说:主要是是有三害呀!周处问:哪三害?老者答:南山猛虎、北海蛟龙……周处问:还有呢?老者一咬牙一跺脚说:第三害就是你呀!周处听了大惭愧,说,我去把蛟龙和猛虎杀了!说到做到,他真的把龙虎都杀了,自己也改过自新,这就是《除三害》,京剧有这出戏。



3.奸雄少时即奸诈狡猾——曹操

这个有的答案有了,简单说下。曹操小时候不务正业,成天斗鸡走狗,不爱读书。他的叔叔看了着急,就对曹操爸爸曹嵩说了。曹嵩大怒,把曹操训斥一顿。曹操很没面子,痛恨叔叔打小报告,总想找机会找补回来。一天,他看到叔叔朝自己走过来,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忽然倒地抽起了疯,口吐白沫儿,嘴歪眼斜,浑身哆嗦。叔叔吓坏了,赶紧去告诉曹嵩说小阿瞒不行了,准备后事吧。曹嵩赶紧过来一看,见曹操面色红润,皮肤光滑,精神状态很好,没有一点病的样子。曹嵩问这是怎么回事,曹操说,我哪有什么病,就是因为叔叔不喜欢我,所以多次毁谤我罢了!曹嵩一听有理,是这么回事,以后叔叔再说曹操的不是,曹爸爸再也听不进去了,曹操玩的更开心😄了。


文综史组

因争抢桑叶而引起的血案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后期,吴国的边境城邑卑梁和楚国的城邑钟离一界之隔,鸡犬相闻。一天,卑梁与钟离的两个女孩一起采桑叶时,因争抢桑叶发生了口角。

两家大人听说后随即赶到了出事地点,先是相互指责对方,既而大打出手,结果钟离的人打死了卑梁的人。为此,卑梁的百姓怒不可遏,守城的长官还带领大兵扫荡了钟离。

楚平王接到钟离遭到攻击的报告后,不问曲直是非,当即调拨军队攻占了卑梁。而吴王僚对楚国领土早有觊觎之心,正愁没有进攻的借口,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出兵机会,于是派公子光率领大军进攻楚国。最后,吴军攻占了钟离和楚国的另一重镇居巢。

这场因两个“熊孩子”因争抢桑叶而引起的大规模征战最终被载入史册,称为“卑梁之衅”,后来借以讽喻因无谓的小事而引起的争端和杀戮。

两千多年前,熊孩子敢这么怼专家

列御寇《列子·汤问》记载:一天,孔子向东游历,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升起时离人远些,而中午时离人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时热而远时凉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这件事的对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十分有智慧呢?”

这则故事被称为《两小儿辩日》,表现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孔子则实事求是、谦虚谨慎,说明了治学要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道理。

四岁熊孩子说话竟能这么甜

汉·班固《汉武故事》记载:一日,汉景帝的同母姐姐馆陶长公主抱着年仅四岁的刘彻,随口问:“彻儿长大了要讨媳妇吗?”胶东王刘彻说:“要啊。”长公主于是指着左右宫女侍女百多人问刘彻想要哪个,刘彻都说不要。最后长公主指着自己的女儿陈阿娇问:“那阿娇好不好呢?”刘彻于是就笑着回答说:“好啊!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会造一个金屋子给她住。”(若得阿娇为妻,吾当造金屋储之 ,)。馆陶长公主听后既惊又喜,最终在馆陶长公主的影响下,刘彻不仅抱得美人归,最后还被立为太子。

不得不承认,汉武帝雄才大略名垂青史不是没有原因的!年仅四岁就懂得要讨好未来丈母娘,关键还能哄得开心,我等自愧不如啊。


浪里尔

曹操。

曹操小时候是个十足的熊孩子。整天的飞鹰走狗,惹事生非。他叔叔看不惯就经常让他爹严家管教他。

曹操听说了,就想整叔叔一回。一次,叔叔碰到他,他立刻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叔叔吓的赶快去叫人。

结果,他爹来了之后,曹操一脸茫然,淡淡的说,叔叔就喜欢瞎说我的坏话。从此以后,他爹再也不信叔叔告的状了。


还有一次,曹操和人一起偷东西,结果被狗撵。不得已两个人爬了墙头上。跳墙的时候,曹操先跳,然后示意朋友没事,跳吧。结果朋友跳下来才发现下面是个粪坑。

朋友气愤的质疑他,为什么知道是粪坑还让我跳?结果熊孩子曹操说,我如果不让你跳,你肯定会嘲笑我浑身是屎。现在,咱俩都掉粪坑了,你就


不能嘲笑我了。

这么“奸”的熊孩子,只怕父母会非常愉快吧。


加油辣妈

甘罗拜相 :司马迁在《史记》卷71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甘罗十二岁就被秦王封为上卿,因当时丞相和上卿的官阶差不多,因此演绎出甘罗12岁为丞相。

匡衡凿壁借光:匡衡幼时家贫,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晚上家里买不起烛火,匡衡凿壁借邻居家的光看书。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官至丞相。

曹冲称象:孙权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象的重量,询问部下,没人知道怎么做。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将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当船到达记号时就可以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孔融让梨:《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指孔融小时候曾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礼让。

司马光砸缸: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我是寡见鲜闻,喜欢可以关注我!


寡见鲜闻

熊孩子?

怎么理解呢?而且是历史上的著名的熊孩子。

现在对熊孩子一词的诠释是: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没有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不算守规矩,如蜡笔小新的形象。

咱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名人的童年多是聪明一休的形象,知书达礼、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善待父母。

如我们熟知的: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黄香温席、曹冲称象、匡衡的凿壁偷光、王冕画画等等。

这些小盆友多是懂事的乖娃娃。

要说熊孩子,孟子算一个。

孟子小时候厌倦学习,不愿意读书,经常逃学,导致后来的孟母三迁。不过人家孟子觉悟不是一般的高,后来成为伟大的大学问家。


道理痞子

西德19岁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单引擎小飞机,从西德起飞,穿越华约多国防空网,降落在前苏联首都莫斯科红场上。震惊了全世界。

冷战时期,德国分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称为东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称为西德。

马蒂亚斯·鲁斯特,家住西德维什尔,从小就对天空中的“大机器鸟”着迷,立志成为飞行员。1983年,15岁的鲁斯特考取了飞行驾驶执照,并成为当地业余航空俱乐部的成员。

他宣称总有一天,他要驾驶飞机穿越巴黎的凯旋门或降落在红场。让世界上的人们大吃一惊。由于凯旋门己有人驾机成功穿越,鲁斯特发誓成为机降红场第一人。并为此悄然做着准备。

1987年5月,鲁斯特分两次买好了包括苏联航线在内的航线图,拆除了他认为多余的飞机零部件,加装了油箱,一切就绪。

1987年5月13日,鲁斯特开始俱乐部的飞行训练,他由家乡起飞,经多天数次起降,飞经多个小国后,最后到达芬兰首都郝尔辛基。经休息,加油。返航起飞10分钟后,鲁斯特认为机会来了。他改变了飞行航向,转过机头,超低空向苏联飞去。不久,芬兰政府就把他“遇难”的消息,转告德国政府和他的家人。


鲁斯特进入苏联领空后,将飞行高度升为2000米,当一架米格战机飞近了以后,他又将飞机降至最低高度。而米格战机并没有对他展开攻击。随后不见了战机踪影。

就这样,鲁斯特保持30米飞行高度,靠交通牌和通向莫斯科的铁路指引方向,最后穿透了警戒森严的莫斯科防空网,成功的降落在红场上。

一个仅有40小时飞行经验的年轻人,能够突破戒备森严的苏联防空网,导致苏联国防部长,防空部长及一批高级军官被撤职。鲁斯特本人也因侵犯苏联领空,违反国际飞行规则和恶性流氓罪,被苏联法庭判刑4年。后提前释放,被驱逐出境。

鲁斯特在苏联境内飞行了800余公里,飞经了数个海、空军甚至导殚基地,最后降落在距苏联最高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办公室不足百米的地方。本次事件震惊了全世界!


仰慕汉武

那个什么壁偷光,绝对的熊孩子,偷点就是了,还偷光,偷光就要打洞,打洞先看后偷,居然传为佳话。

卧冰求鲤那熊孩子,从小玩黑社会耍泼皮,坏父母名声,大不孝。

孔融偷梨吃闹肚子,还落个兄友弟恭,欺世盗名,做学问说他父母生他是得劲的副产品。惹怒天下人皆曰可杀,弄得那么爱才的老槽操都保不了他。落个杀名士的冤名。

近来也觉古人书,信箸全无是处,可读可不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