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打击利用“一带一路”等概念非法集资行为

近日,河北省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18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工作方案》,决定于5-6月组织开展全省范围的防范打击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月活动,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从源头上遏制非法集资高发蔓延势头。

方案提出,通过以案说法等方式介绍非法集资的特征、表现形式和常见手段,使群众有效识别非法集资。针对民间投融资类中介机构、网络借贷平台、房地产、农民合作社、私募基金、股权众筹、民办教育、医疗、养老等案件高发重点领域,加强政策宣传,防止有关政策措施被曲解和误读。加强举报奖励政策宣传,鼓励群众举报非法集资线索。

根据各地、各部门实际,对以虚拟任务、虚拟货币、消费返利等名义,以“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物联网”“区块链”等当下热点概念进行炒作的集资行为,及时予以风险提示。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各地、各成员单位要通过举办金融知识讲座等方式,使群众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加强面对非法集资高发地区的宣传,进一步加大对商务写字楼、拆迁区、产业聚集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非法集资高发易发地区的宣传力度;注重加大偏远地区宣传力度,对偏远村镇、城乡结合部等易忽略地区,要注意“查漏补缺”,确保宣传教育全覆盖;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宣传,重点加强对老年人、农民等风险防范意识差、承受能力弱的群体的宣传,做好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针对大学生群体加强宣传。

针对不同地区和人群,区分运用不同宣传渠道和形式,推动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工厂、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组、进家庭,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宣传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