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劝说韩信谋反的蒯通是如何逃脱杀身之祸的?

一个人的历史

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两朝,以能言善辩、利口覆邦著称的大辩士很多,尤以苏秦、张仪最为知名。就秦末汉初这段历史而言,有一位大辩士的能力可跟苏、张二人媲美,名将韩信若是能听从他的建议,将导致“天下三分”的局面提前400年出现。那么,蒯通究竟是怎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蒯通是战国末年燕国范阳人,本名蒯彻,后人因避汉武帝刘彻的讳,才把他的名字改称为蒯彻。蒯通精通纵横之术,辩才极佳,曾论述战国游说之士所使用过的权变之术,再加上自己的评论,然后汇辑成书,一共有八十一篇(“蒯通者,善为长短说,论战国之权变,为八十一首。”见《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学术界也有一种说法,称《战国策》的作者其实正是蒯通。



蒯通在历史舞台上的首次亮相,是在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当年,陈胜命将军武臣北上扫荡赵地,兵锋直指蒯通的家乡范阳。蒯通为避免家乡遭遇战火之灾,便说服范阳县令徐公投降武臣,紧接着又劝说武臣以隆重的礼节迎奉徐公,以此为榜样晓谕燕赵之地,使武臣不费一兵一卒便招降三十余城。武臣对蒯通的谋略佩服的五体投地,于是将他奉为上宾。此后数年,蒯通的活动归于沉寂。


蒯通在沉寂多年后的再次“亮相”,要等到楚汉争霸的晚期。彼时,韩信俘虏魏王魏豹,击灭赵、代两国,并成功地迫使燕国降服,随即准备攻打齐国。然而此时刘邦却派辩士审食其劝降齐国,韩信闻讯后准备罢兵。此时蒯通却赶过来劝说韩信,若停止攻齐,那么他的功劳将被一介儒生抢走,还有何脸面再见汉王?不如趁汉王没有下令停战的机会,利用齐国的懈怠快速进兵,一定会大获全胜。



韩信认为蒯通所言有理,于是猛攻齐国,并迅速平定该地。齐王逃亡前,误以为审食其出卖自己,便将他用沸水煮死。蒯通此计非常阴狠果决,按照《汉书》作者班固的说法是“一说而丧三俊”,即审食其被烹杀,齐王逃走,韩信战胜而骄从而为自己的败亡埋下“伏笔”。


韩信征服齐地后自立为代理齐王,名望和实力更盛,他下一步的举动,将直接影响天下的归属。此时,项羽派武涉去劝说韩信,希望和他联合对抗刘邦,而刘邦也派使节封韩信为正式齐王,要求他坚决地跟自己站在一边。韩信对两方的拉拢都采取暧昧的态度,心中不知所从。此时蒯通建议韩信拥兵自立,与项羽、刘邦三分天下,这样既可以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又能赢得天下诸侯的拥戴,简直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通因请间,曰:“...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以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天下孰敢不听!足下按齐国之故,有淮、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君王相率而朝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愿足下孰图之。”见《汉书·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传》。


如果蒯通的建议能得到采纳,那么“天下三分”的局面将提前400多年出现,只是由于韩信不忍心背叛刘邦,最终婉拒了蒯通的“好意”。数日之后,蒯通再次劝说韩信背汉自立,依然遭到拒绝。蒯通自知韩信意志坚决,并觉察到自己面临险境,便假装疯狂而做了巫师。



若干年后,韩信因“谋反”被吕后、萧何设计诛杀,临死前哀叹悔不用蒯通之计,以至于今日死在女子之手(“天下既定,后信以罪废为淮阴侯,谋反被诛,临死叹曰:‘悔不用蒯通之言,死于女子之手!’”引文同上)。刘邦闻讯后,马上派人搜捕到蒯通,准备将他烹杀。


要说蒯通的口才可真是棒,面对着刘邦发出的死亡威胁,以做狗的都向主人以外的旁人狂吠做比喻,不慌不忙地替自己辩解。蒯通称当时天下纷乱不已,各为其主的人实在太多,他们提议反楚或反汉,不过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罢了,如果都该杀的话,皇帝能杀得过来吗?刘邦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释放了蒯通。


刘邦认为蒯通的话很有道理,便释放他

通至,上欲烹之,曰:“昔教韩信反,何也?”通曰:“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上乃赦之。引文同上。

蒯通获释后回到齐地隐居,汉朝的开国元勋曹参在担任齐国相国时,将蒯通召为门客,对他极为礼遇,这也是后话了。


文史砖家

蒯通是齐国著名的辨士,以能言善辩口吐莲花著称于世,曾今劝说韩信自立为王,但没有成功。刘邦曾一度想杀了他,但是靠了自己的一副伶牙俐齿,蒯通逃脱了杀身之祸。


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淮阴侯列传》里,对于这件事有如下记载:

吕后和萧何用计,谋杀韩信之后。高祖刘邦回来看到韩信已死,既高兴又同情,便问吕后:“韩信死时留下什么话?”吕后说:“韩信后悔没有用蒯通的计谋。”高祖说:“这人是齐国的辨士。”就下令齐国逮捕蒯通,不久之后蒯通就被带到刘邦处。

刘邦问:“你劝说过淮阴侯谋反吗?” 蒯通说:“有这事,我的确叫他谋反,这小子不用我的计谋,所以自找倒霉走到灭亡的下场,如果这小子用了我的计谋,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刘邦怒道:“我要杀了你。”蒯通说:“冤枉,杀死我很冤枉。”



刘邦说:“你教唆韩信谋反,有什么冤枉的?”蒯通说:“秦朝的法度败坏、政权解体,山东地方大乱,各姓诸侯并起。天下英雄豪杰都像乌鸦一样聚集,秦朝丢失的地位,大家一同追逐他,本领高强且行动迅的先抢到,其他人就只有看着。在当时的环境下,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手持利刃,想干与陛下同样事业的人很多,只是力不从心罢了,又怎么可以把他们全部诛杀呢?”刘邦说:“放了他吧!”就赦免了蒯通的罪过。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陈胜吴广起义,应者云集,便命武臣带领一支军队北上攻取赵地,来到河北范阳,谁知范阳县令徐公已被一位范阳人劝降,大摆宴席等待武臣到来,武臣很高兴,封赏了二人。


这位劝降者便是蒯通,本名蒯彻,通是史书为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而替他改的名字。齐国有名的辩士,与修道的安期生是好友,项羽掌权柄后,安期生向他推荐蒯通,屡次献计不被采用,便离开投奔韩信。

韩信拔赵下燕后,在齐国边境驻扎重兵虎视眈眈,刘邦命郦食其劝降齐王田广,齐王答应了。这时蒯通对韩信说,将军你拼生拼死才攻下齐国五十城,郦生一张嘴就下了七十城,岂不成为笑话?何况,汉王有命令让你停止进攻吗?韩信于是继续进攻大获全胜,田广因此烹杀郦食其。


楚汉相争进入胶着状态,蒯通苦劝韩信自立为王,建功业并避开兔死狗烹大祸。韩信不听,蒯通惧祸及己身,便离开了,假装成一名疯子到处流浪。等到韩信被吕后萧何诱杀,临死前回想往事,不由泪落涟涟,长叹一声说,“恨不听蒯通的话,今日死在妇人之手”!


刘邦讨伐陈豨得胜回来,得知韩信已死,又怜悯又开心,问韩信临死说了什么没有,吕后说“恨不听蒯通之言”。刘邦一怔,蒯通?齐国有名的辩士啊!便命人把他抓来,要杀掉。蒯通说,我无罪。刘邦说,你鼓动韩信造反,大逆不道,还说无罪!(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蒯通回答,我是有劝那小子自立,可惜他不听我才被你杀死,况且,昏君桀纣养的狗,见了明君尧和舜便张牙舞爪狂吠不已,这是因为它忠于主人而导致不识好坏。我在韩信手下时,心中便只为韩信利益谋划,而不知有大王你,难道为臣者忠心耿耿是一种罪吗?


见刘邦语塞,蒯通接着说,秦朝无道,群雄并起,想当皇帝的人不计其数,由于那些人能力不足,最后才是你当了皇帝,这样有野心的人遍布天下,难道你能一个一个杀掉吗?杀得完吗?

一席话有理有据,有堵有捧,刘邦听完哈哈大笑,便把他放了,后来成为曹参的座上宾。


南方鹏

首先韩信是被吕后,萧何设计解决掉的,造反有可能只是杀人的借口,刘邦知道杀韩信主要就是他功高盖主 所以并未对其身边的谋士下手 再加上蒯通是个人才 那时候纵横家都是神一般的人物 刘邦杀的太多了肯定要做些事迹安抚一下其他人 意思韩信谋反却并未杀其身边谋士以显得自己皇恩浩荡。


燃烧吧我的小逗比

他向刘邦解释了,他只是做他分内应做之事,刘邦也理解,认为作为一个参谋,他当时提的建议是正确的!如果韩信采纳他的建议,不会死的那么惨。所以,刘邦把他放了,因为他确实是个好参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