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中“龙门”在山西吗?

太原晚报

李白诗“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中的地点“龙门”确实在山西,具体是山西省的河津县。诗仙
李白的这首《公无渡河》一开篇就将如椽巨笔伸向了自然和远古——“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中以豪迈惊叹之语,撰述它在霎那间迸发的力量——纵横天地的巍巍昆仑山;裹挟着电闪雷鸣的“咆哮”,横冲直撞“万里”之外的“龙门”白浪滔天水花四溅,飞流直下三千丈,何等壮观。诗仙李白用了寥寥两笔,就在“昆仑”、“龙门”的风云激荡中,表现了“西来”黄河的气势磅礴。“波滔天,尧咨嗟”!不幸的是,滔天巨浪吞噬了无数生民,茫茫大地和苍天,顿时充斥了帝尧放勋的浩然叹息:因为诗中用的是三言短句,这叹息之音,听来便愈加激切。

说到历史沿革,“龙门”所在的山西省河津市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上古先民聚族而居。而龙门,最早记载于《尚书·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因战国时期魏国的军事要塞皮氏邑位于河津市,汉代在此置皮氏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才改为龙门县,从此“龙门”专指今河津。“河津”一词首见于汉代地理名著《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意谓黄河津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