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齡剩女嫁不出去的原因是什麼?

病態礙人c8

本身就身處性別比例嚴重失調的師大,可以說,周圍“剩女”已經成為常態。也因此,關於“剩女”現象,也有自己的一些觀察和思考。

僅以我身邊的案例為例,來談一下“剩女”為什麼會被“剩”?我想大致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環境使然。比如以我們學校為例,文科再加上師範類院校,學校的性別比例嚴重呈現為“陰盛陽衰”的失調狀態。這種失調甚至導致有的女孩子考研專門要選擇理工科院校的文科去考,為的就是求得碰到中意異性的機率要高一些。

第二、傳統觀念作祟。我們傳統觀念是傾向於“夫唱婦隨”的,男方找女方需要眼光向下一點,而女方找男方則需要向上一點。這也導致婚配市場上的兩個極端:低端男和高端女在擇偶時,往往顯得很被動。

第三、心態問題:依我身邊的剩女為例,我發現容易“被剩”有幾種心態:第一、自視過高。這種自視過高與自身學歷、條件無關。比如我身邊有不少高學歷、高收入,但身高、長相、家庭都極其普通的女孩,早早嫁人生子,而且,所嫁之人也算婚姻市場的“潛力股”,這些女孩之所以沒被剩我覺得與心態有很大關係。就是說,你自己可以足夠優秀,但你的心態需要足夠平和,能客觀評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量力而行。第二、功利心太嚴重。曾經給一位女同事介紹過一個男孩,女孩跟男孩第一面就開門見山談房子車子,最後嚇到男孩落荒而逃。身邊被剩的女孩有一些屬於這種。第三、對理想中另一半的規定太多條條框框,詳細到學歷、身高、體重、收入、戀愛婚姻經歷、父母收入、地域等都有標準,這些額外的要求自然會極大地降低自己的機會。第四、太過理想化。周圍有不少很“文藝範”的女性,把生活當成了“詩”,有詩意的追求是好的,但你不能用詩意化的標準來比照要求生活。“詩”與“生活”之間需要有一條界線,界限模糊很容易導致挫折感。

第四、工作生活狀態問題:工作節奏快,工作壓力太大,擠壓了太多個人的生活空間。還有,現在新技術日新月異,足不出戶便可解決日常生活一切所需。“宅”生活成為常態,自然也降低了異性交往的頻率。

第五、主動被剩:基於對婚姻束縛的反感,對異性的失望,對未知生活的恐懼,以及自由率性生活的嚮往,主動選擇被剩,因為一個人的生活可以更精彩。

第六、戀愛談得太久,久拖未決的戀愛由於沒有婚姻所附加的種種責任、義務的束縛,一不小心就會成過眼煙雲。身邊有好幾個女孩都是因此被動進入“剩女”行列。所以,女孩也需要留個心眼,尤其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齡,戀愛半年左右男孩沒有任何結婚考慮就需要重新考慮一下你們倆的未來了。也由於目睹了身邊女性朋友好幾例這樣的經歷,我有時候覺得:感覺對了,先結婚後談戀愛也未嘗不是一種選擇。

以上,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