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武宗为什么要下令大肆灭佛?

汪少山

作为中国历史上三武灭佛运动之一的唐武宗会昌灭佛,其打击佛教的动机有很多都是和之前的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灭佛是相似的,

简单总结起来就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基础,包括物质经济的,和精神层面的。

在此期间武宗下令,除了长安和洛阳可以保留两个寺庙外,上等州治仅可保留一座寺庙,每座寺庙仅可保留30名僧人。

第一点就是经济方面的。安史之乱后,由于藩镇的独立,中央政权的财政收支越来越收缩,并且为了维持一支中央军和分裂地方藩镇内部的势力,庞大的军事和经济开销是让唐政府越来越窘迫,但与国家的财政相反的是,佛教寺院集团却日益富足了起来。这和拜占庭帝国眼红教会资产从而发起“毁坏圣像运动”是相似的。

佛教本身的律法禁止僧人参与经济活动,但在中国,僧人们以佛教寺庙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作为个人,从而能在经济活动中受益为由积极参与土地资产的积累。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光彩夺目的佛教圣像和祭祀用品给缺乏货币的国家带来了重金属的损耗,同时拥有大量免税土地的寺院在农林产品上的投资和优势也打击了作为个体佃农的积极性,同时皈依佛门后僧尼也不用交两税法中的个人税,上述种种,无疑会让唐朝后期穷得叮当响的中央政府恼火又眼馋。



另外一点就是政治因素了。作为灭佛运动支柱的唐武宗本身是一位狂热的道教徒,但其并未打算在朝臣中促成一个反佛的道教集团。而像韩愈那样的极端反佛分子也只是少数,包括宰相李德裕在内的大量高级官员能客观地认识到佛教在哲学思想上和礼仪上有利于维护统治的益处。不过有一点很肯定的就是,李德裕支持灭佛的政治动机十分明确,既要充实国家财政,也可趁机削弱作为虔诚佛教徒的宦官仇士良的权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武宗灭佛是以重新建立对宗教控制为目的的强硬手段,只是其过程带有血腥而冷酷的残杀从而尤其受到后世佛教群众的贬低。


南风过境与夏夜流星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周世宗柴荣。

那么,唐武宗为什么要大肆灭佛呢?

首先:政治原因,佛教从西汉传入中国,虽然是外来宗教,却不仅得到上层人士的信仰,“因果轮回”的思想也广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教义远远超过了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信佛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教与道教的矛盾日益激烈。

李唐王朝因与道教始祖老子李耳有渊源,于是,唐朝将道教立为了国教。所以,道教在唐朝有着很高的地位。加上唐武宗迷恋道教的“长生不老”之术,和很多道士走的比较近。虽然在教义上,道教没法和佛教相比,却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而道士则煽风点火,对唐武宗灭佛一事起到了推动作用。



其次,经济原因,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经济日渐衰落,而寺院仍然延续着唐初的免税特权,于是出家为僧为尼的越来越多,劳动人口下降,政府收入减少,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以上就是新媛君的个人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