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桃李:来历是什么

桃李满天下的来历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桃李这个典故到底是出自哪里呢?

天下桃李:来历是什么

桃李的原意

桃李作为一个词组,最早出现是在《诗经》中: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诗·召南·何彼襛矣》

这里的桃李,指的是桃子和李子,“华如桃李”的意思,是繁盛的样子,形容华丽。

桃李第一次指人才

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

这段话的大意是,春天种下桃树李树,夏天有树荫,秋天可以吃果;春天种下蒺藜,夏天没有树荫,秋天只能得到刺。从这能看出,原因是种的什么树。现在先生(指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所培养的不是这些人,所以,君子应该先看准了人而后培养。

所以,这里的桃李,指的是桃李果实,但已经指向了优秀的人才。

桃李满天下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这是能够查到的“桃李满天下”的出处。但也有可能不是第一次,因为有研究认为,唐太宗李世民曾写过“桃李满天下”的匾额。

桃李指代优秀人才在唐朝已是普遍存在: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所以,宋朝的《资治通鉴》,肯定不是桃李满天下的出处。

微私塾|每天一点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