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后全面禁售燃油车,燃油车到底会不会退出中国车市?

用户68742881694

8年后全面禁售燃油车,燃油车到底会不会退出中国车市?

全面禁售燃油车至少在目前依旧是个伪命题,而且是一个炒得很热的伪命题。大家别着急喷我,听我分析分析,我为什么会持这种观点。

禁售燃油车这件事里面其实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第一个是内燃机动力在经过150多年的发展后,已经达到了技术上的瓶颈。

目前汽车用发动机的热效率最高达到了40%,虽然从数据上看确实不高,但别忘了气缸内燃料燃烧做工后,排放的尾气会带走大量的热能,这种热量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能量,发动机公司也开发出废气涡轮增压技术,来提升气缸内的压力增加热效率转化。但即便如此,在现有金属加工工艺的条件下,将发动机热效率提高到50%以上,几乎是难于登天。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技术迅猛发展,出现了替代内燃机车的可能性。

注意我说的是可能性,而不是可行性!

因为电池有一个难以克服的弱点,就是能量密度太低!

能量密度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我们可以举一个相对比较极端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自然界中,能量密度最大的东西是核聚变,也就是太阳的核心反应和氢弹,其次的铀325的核裂变,也就是原子弹,再其次是铀238,也就是核反应堆。

理论上说这三个东西要是能装在汽车上,您就是开到死,也不用在考虑燃料的问题了。不过,这种车我是肯定不会买的,您要是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一下!

相比于前面这三种天文数字级别的质量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是0.46-0.72,而镍氢电池的0.4则更低,甚至还不如水1.968。

能量密度的低下导致同体积储存的电能少,而对于乘用车来说,能够装载的电池体积几乎是固定的,您要是买辆电动车,肯定不希望后面拖着一个挂车的电池上路吧!

所以,电力供应是制约目前所有移动用电设备的大问题

。这就像,如果您手机能够保证一个月充一次电的话,您能想象您的手机会变成一个拥有多少奇怪功能的玩意吗?

因为电池能量密度低的问题难以克服,由此衍生出另外一个严重的制约性难题,即如何快速补充动力来源。

作为已经标准化的了内燃机车,加油早就已经不再是制约车辆行驶里程的因素了,而且补充燃料的速度也能够满足日常需求。但这对于电动汽车来说,确实一道不那么容易回答的难题。

目前新能源车企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选择了两个方向。第一是电池快充技术,第二是快速更换电池技术

对于电池快充技术来说,有一个问题比较难以解决,这就是如何平衡快充发热和电池寿命降低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最近几年手机电池快速充电技术基本已经普及,但目前以提高电流强度实现的快速充电,是以电池发热和寿命降低为代价的。手机电池倒是行了,大不了当成电热宝用,但大量的车用电池放在一起发热就是一个灾难了。

快速更换电池是最近一些汽车厂商提出的另外一个方向,从技术上来说没有多少难度,但如何统一标准却是一道难题。

另外,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如何平衡安全和经济性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最近(3月25日)特斯拉Model X在美国发生碰撞后起火,导致司机不幸身亡的事故,已经给狂奔的新能源车企敲响了警钟。

在这起事件中,有业内人士开始质疑特斯拉的电池工艺,认为Model3采用的是特斯拉自主生产的21700电池阵列,为了追求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降低了电池寿命和安全系数。

那既然新能源汽车收到这么多难题的困扰,那为什么各国都在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替换内燃机车辆呢?

简单点说就是,除了对环保的考量外,电池动力确实提供了一条替代石化能源的可能性。这是一次技术上革命性的飞跃,哪个国家都不愿意在这场大潮中掉队。

因此,中国才会在《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动力电池的发展规划:202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2025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3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

特斯拉御用的松下18650电池

最后,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8年后全面禁售燃油车,会不会让燃油车退出中国车市?

答案是一定不会,因为现在即便是对环保要求更高的欧洲,也只是在政府层面提出建议,并没有那个国家将其落实为法律条例。这更像是在倒逼车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加大新能源车辆研发的投入。

另外,即便新能源车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家用轿车,也不意味着内燃机退出了历史舞台,要知道除了汽车以外,飞机、轮船、坦克的动力来源可都是内燃机呀,您把轮船开到海上要是没电了,莫非要指望晒太阳充电吗?!

另外一方面,内燃机车企也在拼命挖掘发动机的潜力,耐热陶瓷和纳米材料技术的应用也在提升发动机的热功率效率。所以,这场内燃机和电池的比拼才刚刚开始,指望内燃机马上缴枪投降还有点早!

最后,我再说一点。你们去看看最早一批购买了纯电汽车的车主,遇到的问题就能知道,车载电池的衰减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刚刚开始发展,技术尚不成熟的时期。等到想要更换汽车时,电动汽车的残值真是低得令人发指。特斯拉都是如此,就更不用说国产品牌了。



藏地读行

不要说8年内,就是十八年,二十八年内中国都 不会禁燃油车的,虽说时间表在制定,但什么时候实施真的是一个大问题,中国跟欧洲那些国家不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好多东西都还不够完善,再有 就是中国国土面积大,而那些禁油的国家都是小国,充一次电,随便一个电动车都可以跑完全国,而中国如果在新疆西藏这些地方充十次电都出不了省。

除非电池技术得到重大的进步“充一次电能跑个五六百公里”,或者实现快速充电,比如说充十分钟能跑个两三百公里,那么电动车很快就会普及。不然的话……

再一个就是,有些工程机械如挖机,推土机,还有货车这些根本就无法用电动的车代替……


178121186

“官方辟谣燃油车禁售?内燃机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主力。”

“燃油车禁售”,一直是一个敏感而又很火热的话题。从17年下半年开始,各个国家相继传出“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再到9月份工信部透露正在制定我国燃油车禁售的消息,这个话题瞬间从星星之火变成了燎原之势。

与此同时,全球主要车企也配合着发布了各自的电动化路线,将“燃油车禁售”带入了高潮。

燃油车禁售似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燃油车已死”这个论调也一直弥漫着整个汽车市场。

然而,就在一天前,一场规模不大但规格却很高的内部会议,却透露出了不同的信息。据报道,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了“传统燃料车辆动力技术转型升级国际研讨会”。

出席研讨会的有科技部高官,两院院士,中汽研,以及一汽,日产,FEV,AVL,博世等车企以及供应商高管。整个会议明确了传统能源近期内依然是全球主要动力,但是必须要加快升级超越。

特别是科技部部长万钢的一席话引人关注,“内燃机在相当长时间内仍然会是市场的主力,它具有难以替代的地位,特别是在货运、客运以及船舶运输中,更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种带有半官方的语调,无疑给“内燃机已死”带来了一丝抚慰。笔者发现,这次会议除了出现在央广新闻以及中国汽车报外,在其余各大媒体鲜有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刻意低调,这里就不得而知了。

燃油车禁售,牵扯着各方的神经,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但是,节能减排,毫无疑问是大趋势。提升内燃机的效率在长时间内也是大有可为。

汽车圈儿的清流


汽车人参考

作为半专业的科技人员,有技术与清华大学合作,某行业领头者;我从科学的原理上来分析阐述,电动车不可能替代燃油车,别说8年,就是80年也不可能。过去100多年,电动车存在的问题,现在依然没有解决,再过100年,依然解决不了,原因如下…………内燃机和电池,其实都是化学能,通过电子(电荷)转移提供能量。氢(H2)转移一个电子,需要一个氢原子,质量单位为1.……汽油转(CH3)n:移一个电子平均值为4.左右,(碳原子量12.+3氢=15/4~=4)计算方式也可以是氢热值140 MJ.汽油40 MJ,估算都是差不多的。

再来看看当前常用的三元锂电池,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分子量是207.。

意义是,1公斤氢提供能量,是4公斤汽油,是207公斤三元锂的能量。理论上1公斤汽油含有能量是50公斤电池。考虑热效率,大概1公斤汽油需要30公斤电池。

以特斯拉为例,跑400公里,特斯拉电池980公斤。如果用汽油则40升30公斤左右。980/30=32倍,也就是电池能量只有汽油的3%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所在,就是能量密度问题,在乘用车方面,马马虎虎能替代部分市场,而在商用车,工程车,能耗大户,请问电池如何替代燃油?

30升燃油,对于货车,工程车,也就是0.5-1小时的消耗,如果拉货30吨,也就是几分钟的事。这样计算也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能量密度是电池死节,100多年前,电池因此被内燃机淘汰,到现在没翻过身来,再过100年,依然如此,而且无解。

无解原因就是穷遍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没法提高电池能量密度,至于什么石墨烯电池,原理上还没有通过,总之,电池能量密度只有汽油柴油3%.假设10年内提高到6%.,依然不具备替代燃油车的能力。


老张说甲醇汽车

中国受石油依赖严重,石油通道受到各方威胁巨大,摆脱石油依赖已经是箭在弦上,新能源车彻底摆脱石油进口依赖,电动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整体超越日韩的唯一机会,连对手印度都已下达禁售时刻表,中国根本不用讨论可行不可行的问题。而是如何讨论如何实施的问题。


新加坡公民


目前英国、法国、荷兰、印度、挪威、德国等国家都制定了禁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并加速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相对于欧洲来说,这个目标可以实现的难度小,因为欧洲环保法规非常的苛刻,并且欧洲能源结构也以清洁能源为主。



但是中国则不同,燃油车禁售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电能以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本身并不环保,以清洁的方式获取电能同样也有很多的路要走。我国汽车年产量非常的庞大,禁售燃油车会对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配套设施也不健全,使用过程中还有很多的不方便,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比如充电桩等。



禁售燃油车不等于禁开燃油车,如果有一天禁售燃油车的发令下来了,燃油汽车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禁开,因此大家不要担忧买了燃油汽车会对以后产生不利,目前汽车消费还是以燃油车为主导。并且燃油汽车也会不断的完善来


小强说说车

随着环境的日渐恶化,在科学技术已经发展成熟的今日,新能源汽车逐级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自然而然新能源汽车能否取代传统燃油车的问题就摆在了人们面前,下面我们就从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来具体分析。

新能源车优点

首先新能源汽车对于环境问题来说,是相当可行的新科技,首先新能源汽车基本是采用电为主要的动力,在科技的完善下,新能源汽车的动力得到极大完善,甚至出现了特斯拉这样得新能源豪车,由于用电作为车辆动力,新能与汽车在使用上也能够减少噪音和震动等传统车辆所出现的问题。

另外新能源车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大量得自动驾驶科技都正在研发中。另外新能源车也有不是纯电动的车辆,混合能源也是新能源汽车所推行的政策。另外新能源车不限号,停车不收取费用等国家政策,也是目前新能源车的最大优势。

新能源汽车的缺点:

新能源汽车最令人不放心的地方就在于能源方面,要知道传统汽车在没油后,如果车辆离加油站太远,只需要自备一小罐汽油,就能够将车开到加油站进行加油,然而新能源车目前专门设置的充电桩有限,导致许多纯电动车不能够走的太远,充电站的数量是很大的问题。

其次充电时间也会影响人们的体验,当驾驶新能源汽车在外旅行时,长时间的充电会影响车主的行程。另外由于是清洁能源,自然而言在驾驶中就会缺少传统汽车的体验感,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还未普及的几大原因。

最后截至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车虽然销售量不断的处于增长状态,但是由于传统油耗车辆的模式在人们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想到一时间彻底的将系能源汽车推行开来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无疑是一件好事,想要快速增加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率,还需要从基础设施上做的更完善,打消人们的顾虑。另外新能源汽车的继续发展情况,也是广大车主所需要考察的事情。


天下有车

从时代的发展趋势看,燃油车的最终宿命一定是躺在博物馆,就像我们现在去看秦始皇陵的马车一样。燃油车不只是推出中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会消失。

道理很简单,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会用完的,燃油还能用多久,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你会看这两年的大型车展,只要是推出了概念车,几乎每一台的设计都是纯电动,每一个车企讲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趋势都离不开3点:纯电动、智能互联、自动驾驶。

相对于石油资源,电力可以由各种能源转换,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地热发电……而且,这些大部分能源,相对于人类可能在地球上存在的时间而言,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不止中国,全球都有燃油车禁售时间节点提案

全民禁售燃油车,中国不是第一个,肯定也不是最后一个,在中国之前,欧洲诸多国家都已经宣布过燃油车禁售的时间节点。

作为欧洲电动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挪威(很意外吧)造已经宣布在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随后荷兰也将时间定在了2025年;德国2030年开始禁售传统内燃机汽车;英国、法国将在204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这些“20XX年禁售燃油车”均是政府的一个提案,具体细则还远远没有制定出来,各位纷纷表态更多的是表明政府对电动车的态度,也是督促车企早日对技术革新。

202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欧洲小国有可能可以办到,对于中国而言,难度太大。还好,目前它在中国也只是一个提议,并未写入法案强制执行,具体细节要如何执行还有诸多细节需要商量。

就举一个简单例子,禁售燃油车之后,燃油的需求量肯定大幅降低,最后可能慢慢会趋近于零。那个时候,中石油、中石化的这么多员工该何去何从……


红头滚滚破万转

8年后禁止所有城市上牌燃油的出租车和公交车是是容易实施的,20年内一线二线等特大城市除个别公务车禁止非营运的燃油车上牌再配合外地车辆限行路段和时段,也容易做到的,再推广到30年后财政收入全国排前100的城市限行,广大四线城市就没必要限燃油车了,不过那时的燃油车可能在四线以下城市也没什么竞争力了


wydong888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保证的说不可能所有的燃油车全部会退出市场,因为用车环境决定了要使用什么样的车,比如新疆这样地广人稀的地方开一辆电动汽车出去完全不现实,因为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有的相距4-500或者6-700公里,中间又是无人区,去那里充电,哪怕可以充电成本也会很高,还有西藏这样高海拔地区也不可能全部取消所有燃油车。因为海拔高了车动力会下降加上天气很冷电动车就力不从心了,所以我说不可能所有燃油车全部会退出历史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