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婴幼儿腹泻的真正可怕之处!

乳糖是以单体分子存在于乳汁中的唯一双糖,是婴幼儿碳水化物的主要来源。乳糖进人肠道后被小肠黏膜的乳糖酶分解后才能吸收。

当小肠黏膜乳糖酶缺乏时,乳汁中的乳糖便不能在小肠中被分解和吸收,从而出现腹痛、腹胀、腹泻、产气增多等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也称乳糖酶缺乏。

乳糖不耐受:婴幼儿腹泻的真正可怕之处!

乳糖不耐受一般可在进食乳制品30分钟或2小时后,出现回奶或呕吐、腹胀、腹泻、腹痉挛痛、肠鸣音异常,还会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安、易哭闹。

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摄入乳糖的数量和方式有关,严重者可因长期腹泻发生脱水、酸中毒、生长迟缓等。

诊断乳糖不耐受的金标准是氢呼出实验,主要检测呼出气体中H2和CH4的水平。测定结果,H2+CH4>15ppm提示存在乳糖酶缺乏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婴幼儿腹泻的真正可怕之处!

处理乳糖不耐受的主要措施是饮食调整,避免含乳糖食物或使用乳糖酶制剂。

1、限制含乳糖食物

不同乳或乳制品中乳糖含量不同。牛乳经乳酸菌发酵,乳酸菌可分解乳糖,使其中乳糖含量相对降低,随同酸乳进入肠道的乳酸菌还可协助酵解乳中的乳糖,改善肠道对乳糖的吸收。

常见含乳糖的食物及其乳糖含量差别较大,一般的常规牛奶乳糖含量为4.80%,低脂乳乳糖含量为 5.20%,而奶油乳糖含量为0.51%,芝士乳糖含量为0.07%。

2、补充乳糖酶

乳糖酶可将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从而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有采用乳糖酶制剂完全水解乳糖的乳制品,因乳糖酶水解乳糖后增加奶的甜度(3~4倍),口感不佳。

乳糖不耐受:婴幼儿腹泻的真正可怕之处!

3、无乳糖替代配方

以牛乳为基质的配方,使用脱乳糖的乳清粉,添加麦芽糖糊精等碳水化合物。

以大豆为基质的配方粉本身不含乳糖。

无乳糖特代配方可用于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原发性乳糖酶缺乏以及半乳糖血症。

4、其他

品质良好的酸乳中乳糖含量已有所下降,所含活菌还可产生乳糖酶,有助乳糖不耐受者进食乳制品和消化吸收其中的乳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