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到底頓悟了什麼?

心物一元

我碩士論文寫的是王陽明的思想,所以思考過王陽明在龍場到底悟到了什麼。

其實王陽明頓悟的內容,用三個字就可以概括:“心即理”。王陽明的全部學說,其實都是從這三個字上來的。

當然,這個心指的不是你我日常的心念,而是指每個人的本心。

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

韓寒《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對錯,說明這是人最原初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所以大人會看利弊,而不是分對錯。

但是,本心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是知道對錯的。

王陽明曾做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個盜賊,他讓盜賊脫衣服。先脫外衣,後脫內衣,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盜賊脫,盜賊就不幹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賊,但內心還是知道羞恥的,這就是你的本心。

王陽明進一步說,既然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應該時時努力去做對的事,不去做錯的事,這就是知行合一。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塵埃就被擦乾淨了,人也就回復了原本的良知。


夢露居士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是陽明一生中心理上的重大轉折,悟出了:心即理,這個是王陽明以後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論基礎。現在重點闡述一下什麼是心即理,為什麼它的意義這麼重大,宋明當時的儒家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學,主要就是朱熹的那套理論,它講究凡事外求,事物的道理都存在於一個個具體的事物本身上,而王陽明提出的心即理,打破了朱熹的這套理論,王陽明認為事物的理存在於我們的本心,凡事應該向內求,本心就是理,正是基於此,王陽明提出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聖人,都具備一顆成為聖人的心,但為什麼那麼多人不能成為聖人呢,甚至成為了壞人?這就是我們的內心被私慾矇蔽了,王陽明把我們的內心比喻成銅鏡,私慾就是銅鏡上的鏽斑,我們每個人要做的就是不斷的修身、自省、事上磨練,把內心磨的透亮,人自然就會強大起來。


曾國藩遇上王陽明

王陽明在龍場頓悟的道理是:每個心中自住著一個聖人,沒有必要從外面去苦苦尋道。

王陽明在三十七歲那年,因宦官劉瑾的禍害,被遠謫到了蠱毒瘴癘、蛇虺橫行、言語不通的苗夷之境——貴州。他始終為自己有怕死的心感到非常困惑,於是,王陽明在屋後面弄了一個石墩子,每天在石墩子上打坐參悟。

有一天夜裡,他突然就頓悟了,說了一句特別重要的話:“聖人處此,更有何道”,也就是每個心中自住著一個聖人,心中有能知善惡的良知,所有天地萬物都在我心中,何必從外面去苦苦尋道呢。

這句話與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頓悟以後說的話有相通之處,釋迦摩尼說的是“咦哉,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就是說每個普通人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只是因為妄想執著遮蔽了它,所以不能印證。

所以王陽明所說的“良知自在人心”,也可以把它對應為佛性。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便開始做龍場教化,開始正式收徒,四面八方的人紛紛湧來聽他講“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道理。

致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

知行合一。就是知得真切,知得篤實,便是行;行得明覺,行得精察,便是知。知的過程與行的過程是相終始的。這裡的“知”不是指知識,而是指“德性之知”。知行合一,要求你真知,然後真的去做。例如,很多人懂得很多道理,但他所表現的行為卻與道理相違背,這就不是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的提出,代表著致良知達到了最高境界。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之前,曾有過幾三次的轉變,也是他“自我發現”的過程。

王陽明從小有志於做聖賢。二十一歲那年他中了舉人,於是就遵照當時學界泰斗朱熹的格物之說即“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開始了窮理工夫。朱熹認為世界萬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莫不有理。

於是王陽明和友人開始對著竹子格,很不幸,最後什麼也沒格出來,還病倒了,他由此悟出:通過外物來尋求道理,是難以走通的。

王陽明因此特別沮喪,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於是一頭扎進了世俗詞章之學,一紮就是五、六年。 在二十七歲那年,王陽明動了入山修道的念頭,在浙江紹興陽明洞修煉功夫,據說已經修到能夠“先知”的地步,世人皆以為他得道了。但在他三十多歲時,因惦念父親與祖母感到焦慮,於是他就反思,突然想通了一件事:如果連父母親人都不思念的話,這就壞了人倫大體,這是佛老和儒家的根本區別,這也涉及到一個“同體”與“薄厚”。

佛教倡導無分別,人和人,人和動物沒有分別,講求眾生平等,對待一切都要有一顆平等的仁心,這就是“同體”。“薄厚”就是你對親人要比對旁人好,對人要比對動物好,對動物要比對植物好。與佛教獨尊“同體”不同,儒家則兼顧了“同體”與“薄厚”。於是,王陽明決定放棄了對佛老的追求,專門學習儒家的的聖學精神。

在王陽明悟道之後,也有三次的變化,則是他“自我完成”的過程。

王陽明先是“默坐澄心”,也就是通過靜坐,慢慢地去清除內心的雜念,然後分辨“真我”(本心真體)和“假我”(習氣私慾)。王陽明在這個階段教人“存天理,去人慾”,所謂天理就是本心、真我,所謂人慾就是私慾習氣,假我,已漸漸地向良知之說靠攏了。

但後來王陽明告誡弟子,人需要在做事上磨鍊功夫才有益處,一味好靜只是一種逃避的自私,遇事便亂,毫無長進。

王陽明在五十歲之際,正式揭示“致良知”三字為口訣,成立講學宗旨。

王陽明在五十一歲以後直到晚年的境界——圓熟化境。這和孔夫子所講“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相似。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私慾早已消失殆盡,良知在他腦海裡根深蒂固,不管他隨意做什麼,一定是符合良知的。

500年前的龍場悟道與當代有如下兩點的關聯。

一,人類秩序的起點和依據都在天理,天理就在人心。 治平天下、維護良善秩序的根本方法,應當求助於道德律令,才能安頓人心、人身與人世,才能最終滿足人類社會對於公序良俗的內在需要。

二,知識分子的使命與道路是以天下為己任。是面向民眾,是“覺民行道”———這就是王陽明歷經艱辛之後找到的一條新路,它起源於1508年的龍場悟道,這是既立己也立人的思想。


涼荷高葉48

王陽明先生頓悟出的是“道”,就是孔子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中的“道”。

幾乎所有學者評論王陽明“龍場悟道”時都用到一個詞“頓悟”。那麼王陽明在那個偏僻的龍場頓悟的“道”指的是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古人學習的東西和如今是不一樣的。如今我們學習的物理、化學、生物、地理,這些在古代都統稱為“聞見之知”,而古人除了要學習“聞見之知”,還要探索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道,即聖人所說的“天理”,也被理解成“德性之知”。

這個“道”,說起來虛無縹緲,沒有標準可言,全靠各人的理解。

到了宋代,朱熹解釋的“道”成為了主流思想。他認為“道”存在於自然界中,只有格物才能領會道的真諦,就是說天下萬物都蘊含了無窮道理,一旦通理,便盡知天下萬物萬事,胸懷寬廣,寵辱不驚,無懼無畏。

王陽明因從小受到朱熹的影響,因此他先從“格物”開始悟道,即著名的“陽明格竹”。可是格來格去,不但沒格出什麼“天理”,反而把自己給格病了,在病中,他第一次對朱熹的理論產生懷疑。

之後,王陽明逐漸發現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是將天理與人的本心,一分為二,即“理在外,而不在人心”,那麼即便格盡了世間萬物,將天理格的清清楚楚,又與我們自身有什麼關係呢?

這時候的王陽明隱隱地感覺到自己和“道”之間只隔了一層窗戶紙,一捅即破。

不久後,王陽明因得罪專權宦官劉瑾,被其陷害,顛沛流離、幾遭不測,才終於到了毒蟲橫行、言語不通的苗夷之地---龍場。窮困潦倒、步入絕境的王陽明這時已不在意得失榮辱。經過生死考驗,心如止水的他,日夜打坐,以求靜心。

就這樣,日復一日,可是在一個幽靜的夜裡,在一個不為人知的山谷中,突然一聲大笑破空而出,久久不絕,在痛苦的悟道道路上尋覓了十九年的王陽明,在那一刻頓悟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原來天理就在心中!這一頓悟,悟出了哲學的一個新的體系“心學”,從此後“心學”被王陽明不斷完善並發展,最終“致良知”與“知行合一”的提出,奠定了“心學”在哲學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

王陽明先生因頓悟出了“道”,而成為了我國曆史上二個半完人(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之一;儒家的四大聖人(孔孟朱王)之一;近500年來中國最傑出的哲學家、思想家。

他完成了他從小的理想,雖然聖賢之道艱難險阻,但他用十九年的努力做到了,他成為了無數人的指路明燈,他的名字超越了所有帝王,從此與孔孟並駕齊驅!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於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王守仁心學的中心思想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這兩部分內容。“致良知”就是指一個人可以不必在意外物,只要能夠遵從自己的內心的道德標準即可。“良知”不僅僅是指自身內心的思想道德,更是指天理。

王守仁認為每一個人又都良知的存在,理就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而“知行合一”則是指知要與行相互依存,兩者不可分離。“知”是指認知,知善知惡知萬物。“行”則是一個人在“知”的基礎上保留善去除惡。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個人的內心之中有關於某一種事物善惡的認知,那麼他就會遵循自己內心的認知,將行動付諸實踐。假如一個人並沒有將其的心中的認知付諸於行動,那麼簡單來說就是他並沒有達到王守仁所說的“知行合一”。從該方面上可以表明知在行中,行中有知。而“致良知”則是“知行合一”的前提條件,“知行合一”又是“致良知”的準則,兩者不能相互獨立而存在的。

王守仁思想的獨特之處在於有沒分離知與行兩者的關係,認為只要兩者相結合才會是一個完整的存在,這也是其思想成為明代主流思想之一的重要因素。即使是在現今的社會里,心學對我們認識自我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借鑑意義。


智慧精選


實相無相無所不相



您好,前段時間我對陽明心學也非常感興趣,讀了很多這方面的書,下面我就來說說我的一點點心得。

首先,先來說說為什麼現在“陽明心學”成為一股潮流。

我認為這很大程度上是陽明心學和成功學搭邊。這與我們現代人的急功近利有關,都想找到最快的方法成功。如果陽明心學和成功學沒有關係的話,人們對他的追捧一定會大打折扣。

王陽明被很多名人所崇拜。曾國藩、毛澤東、蔣介石等都很喜歡研讀王陽明。王陽明也用自己的心學理論帶兵打仗,取得成功。說明“陽明心學”的實踐性很強。

第二,著名的“龍場悟道”

大家都知道,王陽明心學是從龍場悟道開始的。但“龍場悟道”是在王陽明仕途不太順事發生的。當時他只是一個貴州龍場的驛站站長,比芝麻官還小,但就是在這種情形下,王陽明卻面對滿天星斗,突然欣喜若狂,說他悟到了。從此一直到他50多歲去世,他所有的思想都在這條路上。

“龍場悟道”的核心歸納為8個字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所以,王陽明認為,要想取得成功,要像向“內求”,也就是向我們每個人的自身求。



第三,從“知行合一”到“致良知”

“致良知”其實是“知行合一”的昇華。真正的認知必須是知行合一。這也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關鍵。比如我們都知道抽菸有害健康,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戒不了。這種認知的不統一,是自己和他人最大的區別。

王陽明宣傳的是知行合一,就是知道的事情一定要踐行。並且王陽明最後昇華為“致良知”,他說所有的認知都在我們心理,也就是“心即理”。

所以,我認為王陽明頓悟的就是要“內求”,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來取得實際行動的成功。他的著眼點都在自己的這顆心上,在自身。也就是成功與否不在在外條件,而在自身。

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評論區發表一下,我們共同討論。

熱愛閱讀,寫作。 2018我們一起成長!


雨滴177618888



王陽明,出身餘姚書門世家,大明狀元王華之子!

少時就顯漏不凡之狀,長至五歲尚不能說話。

他們家肯定也給看過醫生,也沒看出究竟來!

直達一天家中來了位高僧,摸了摸王陽明的頭,說到:好個孩子,卻被道破了!

王陽明祖父這時才明白,當時王陽明快出生的時候,他祖母夢到:有天神抱赤子從雲頭而降,給他起名為雲,叫王雲。

這時他祖父給他改名為守仁,叫王守仁。王陽明馬上就能開口說話了!

故事不知道真假,反正聖賢之人都有不凡的故事!

現在就來說王陽明於龍場到底頓悟了什麼?能讓他在瀕臨死亡的情況下重獲生機!

龍場那地方在明朝時屬於蠻夷之地,都是貶犯錯的官員去那受苦的!

王陽明得罪了當時權傾朝野的劉錦,所以被貶到龍場,中間還差點被刺殺。

王陽明假死騙過了劉錦派來的人,見了自己的父親王華。

他父親勸他繼續到龍場,畢竟是朝廷任命,也有一份責任。

王陽明聽從了父親的話,來到未開化的龍場,在那裡教導當地人各種中原文化。

可是龍場那環境太苦,王陽明跟隨從都習慣不了當地的環境,不久隨從就病死了,王陽明也是病魔纏身。

親眼見證了隨從的死亡,對王陽明來說打擊很大,感覺自己也離死不遠了!

但是王陽明沒有放棄與病魔的鬥爭,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想。

因為自宋朝以後儒家學說分成程朱理學與陸九淵心學兩派,但主流思想是程朱理學。

程朱理學講究,去人慾,存天理。天理高於一切。萬物離皆不開理。

“道理”就是這個時候產生的,把道跟理綁到了一起,成為天地至真!

所以後世幹什麼都要講道理,道理講不過事就幹不成!

當然有些人也會告訴你,強權就是道理!武力就是道理!金錢就是道理!

但始終他們也逃不出這“道理”兩字!

那王陽明是怎麼超脫“道理”這兩字的呢?

經過日日夜夜的思索,在一天深夜,王陽明說出這樣一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這是什麼意思呢?

我自己就是聖人,與孔孟不差分毫。再去外面求理成為聖人,這是很大的錯誤!

自從悟到這個以後,王陽明一發不可收拾。戰勝了病魔,熬死了劉錦,一路升官,收拾了山中賊寇,也打敗了起兵造反的藩王!

後來王陽明辭官歸鄉講學,正式發展壯大了新學一脈,後世稱之為“陸王新學”!

王陽明講出了:心既理也!意思就是道理再大也在我心之中!而我心所說,皆是理也!意思就是,我說的話就是道理,就問你霸氣不霸氣?

又講出了:“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傳奇的四句心學總綱!

王陽明臨終之言:“吾心光明,夫復何言”!


赤誠子

王陽明的頓悟如其名,有一個陽光明媚的心態,心理一點雜質都無,古文王通無。而且他這個名字據此看來,應是後改的。由心學而改名。顧名思義,人如其名,學如其名。


圃香

無規矩不成方圓,時間所有事都是從無到有,從無序到有序。人類社會也是,很多哲學思想給人們啟迪,逐漸得到大家認同,從而能夠統一人們思想,達到社會的有序化。

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思想大家尤其多,老子,孔子等等。王陽明在自己經歷了很多磨難後,終於在龍場頓悟。提出了自己的心學理論,總結出來就是一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經常被誤解為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然而,如果仔細讀過《傳習錄》,就會發現,它們兩者並不是一回事。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是將知與行合作一處,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這裡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惡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人可以意識到並判斷自己的行為,能夠辨別善惡,並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驅使。只是良知有時被私慾所隔斷(宋明理學並非禁慾主義,所說的“人慾”“私慾”往往指的是不正當的慾望,正當慾望也被看作“天理”,例如飲食是天理,暴飲暴食、鋪張浪費、公款吃喝就是“私慾”),或為利所誘,或為威所屈,或畏難而退,對善惡也變得麻木,如同一面銅鏡上生鏽蒙塵,不能照物。當良知不為私慾所蔽而顯現的時候,在王陽明看來,這便是行了。例如,當你看到一個遇到困難的人,產生去幫助他的念頭,這便已經是行了;如果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你又沒有去幫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產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陽明看來,一惡念產生,便也是行了;而絕其惡念,同樣是行。很多道理人們自認為從小就知道,可是這些道理並沒有體現在他們的行為當中,在王陽明看來,這並不是真知。

對一個大家的評價,肯定充滿了爭議。王陽明被很多人評為立德立功立言兩個半聖人之一,也被很多反對者說成了是唯心主義,是欺世盜名。其實作為現代社會的我們,應該學會辯證的去看待,王陽明提出的心學觀點有其時代背景的侷限性,但是他的思想對我們的指導作用還是明顯的。只要不斷地存養天理,使良知不被私慾間斷,在具體的事中去致吾心之良知,這就是知行合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