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势比南方高,南北水调工程是怎样将水引入北方的?

燕子就是鸟姐姐

南水北调是我国的超级工程之一,投资额高达5000亿元人民币,对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用水紧张的问题有着非凡意义。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的小伙伴可能会好奇了,中国的地势北高南低,南水北调工程在运行的过程中,是如何将水从南方引到地势较高的北方地区呢?


南水北调的主要渠道总长大约为1722公里。 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水,输往河南、天津、 北京等地。因为水库水位高于这几个地方的地势,因此水在调运的时候基本上靠自流


东线工程从江苏扬州附近的长江引水,输往山东、 河北三省等高地势地区 ,主要都是通过立泵站来完成运输。 这些水泵通过压力抽取了低地势河流里的水,水泵里的叶轮不停运转,源源不断地将水流输送到高地势的河道里,就完成了调送。


在东线第一期工程中,一共设立了34座泵站,水泵总共有160台。 这些水泵每秒可以将4429吨的水运送到高地势地区,并且每年可运行5000小时。 有些小伙伴可能会问了,这得耗费多少的电啊?


其实,南水北调工程中使用的是永磁电机水泵,能量转换效率高达81%。并且在水流带动下,又可以将部分的水能,转换为电能进行回收。因此,永磁电机水泵的耗电量是远远低于普通水泵的。


南水北调虽然投资巨大,但战略地位重要,不仅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紧张缺水,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关闭沿岸许多污染企业,进一步改善了水质。对此,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呢? 请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


找靓机二手机

南水北调是我国的战略性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工程起点位于江苏扬州江都水利枢纽;中线工程起点位于汉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库,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缓解了我国北方干旱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区涉及人口4.38亿人,调水规模448亿立方米。 工程规划的东、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 东、中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渠约2700公里。其实,南水北调工程是有相当大困难的,我国北方地势高,南方地势低,水往低处流,但是要想将水从低处调到高出是有困难的。

我国南水北调东线靠泵来提水,中线靠自流与泵相结合。南水北调。南水北调有很多泵站,每个泵站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轴流泵。一般需要的轴流泵流量每小时一万立方米以上,轴流泵的口径1-5米。淮安段工程用的是4.5米直径的轴流泵。通过泵将南方的水抽到河道输送到北方。

南水北调虽然缓解了北方用水问题,但是会带来水循环的自然平衡,以及对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因此也有人反对这一工程,您有什么想法可以评论区评论。


Disguise2

看明白了不。就是一段河道建一个水坝,从水坝下游往上抽。一直送到北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