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缓解慢性荨麻疹呢?

侯挺

慢性荨麻疹病因不好找,所以不好治,而且瘙痒较重,迁延不愈,所以首要任务就是缓解瘙痒,尽量减少患者痛苦。


a、更换品种或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下增加2-4倍剂量;

b、联合第一代抗组胺药,可以睡前服用,以降低不良反应;

c、联合第二代抗组胺药,提倡同类结构的药物联合使用,如氯雷他定与地氯雷他定联合,以提高抗炎作用;

d、联合抗白三烯药物(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特别是对非甾体抗炎药诱导的荨麻疹。

a、环孢素,每日3-5mg/kg,分2-3次口服。因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只用于严重的、对任何剂量抗组胺药均无效的患者。

b、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急性、重症或伴有喉头水肿的荨麻疹,波尼松30-40mg(或相当剂量),口服4-5天后停药,不主张在慢性荨麻疹中常规使用。

c、免疫球蛋白,如果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每日2g,连用5天,适合严重的自身免疫性荨麻疹。

e、生物制剂,国外研究显示,奥马珠单抗(抗IgE单抗)对难治性慢性荨麻疹有肯定疗效。

原则上,妊娠期间尽量避免使用抗组胺药物。

如何预防?

1、注意饮食调理方面

均衡营养,多吃水果、蔬菜等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组织胺剂,要多从吃的食物中摄取。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就连产生大热量的火锅烧烤类也不能吃,要避免此病就得防止。

2、远离致敏因素

这是预防过敏性皮肤疾病的最根本因素和方法。要经常保持室内卫生如开窗通风、保持适宜温度湿度,尽量少用消毒剂杀虫剂等;还有春季尽量少接触花粉,夏季避免直射阳光,尽量避免接触宠物狗,勤换衣物。

②慢性荨麻疹越抓越痒,会造成恶性循环,所以不要抓挠。用凉毛巾对皮肤进行冷敷,可以收缩扩张的毛细血管,减少炎症的反应。

③饮食尽量清淡,不要抽烟喝酒,忌辛辣、油腻、甜食,多吃蔬菜水果。

⑤多运动,加强抵抗力。

⑥平时注意控制情绪,精神上别有太大压力。


皮科医生刘光金

相当一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可因物理刺激而被触发,比如,热(包括热水澡、极度潮湿)是许多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一个常见诱发因素,紧身衣或皮带也可能会加重症状。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加重许多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之后,患者可能在15分钟至24小时内发生荨麻疹恶化(大多数患者报告症状发生在1-4小时内)。有研究发现,在慢性荨麻疹成人患者中,20%-40%的患者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后会发生症状恶化。一旦停用非甾体抗炎药之后,大多数患者会在几小时到两天内恢复至基线状态,但一些患者的症状加重可能会持续存在长达两周。

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并不需要“忌口”,没被发现的食物或食品添加剂过敏不太可能是其症状的原因,也没有必要检测食物过敏。

许多慢性荨麻疹患者需要多种药物来充分控制症状。一旦症状得到了控制,在考虑停药前应维持用药一段时间。


朱剑笛

要缓解慢性荨麻疹第一点就要切断过敏原的接触,就是要避免再次接触导致你发作的过敏因素,比如你吃了什么东西,抹过的护肤品或者穿了新的衣服,这些都要立马停止使用。刺激性的食物或周围较差的环境也都要避免。

其次就是不要抓挠,不要触碰过敏的皮肤,热敷和冰敷都会加大对皮肤的刺激,暂时的痒感被掩盖了,其实也是治标不治本的,甚至没有冷热刺激后瘙痒更加明显。如果痒的厉害可以自己到药店买一些常见的抗过敏的药物帮助止痒,像开瑞坦、扑尔敏、氯雷他定等。不建议涂抹一些止痒药物,可能会含有激素,不仅不治本还掩盖了荨麻疹的发病情况,损害皮肤屏障,产生黑色素沉淀等皮肤问题。如果还是瘙痒难忍,甚至出现了脸色发白、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的症状就要及时就医,采用静脉点滴抗过敏的药物,药效直达病变部位,以免出现危机生命的过敏情况。


KK健康


◆在具体的用药方面,

1、H1受体拮抗剂为主。常用的比如酮替芬、赛庚啶、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阿伐斯汀等。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1~2种。

2、H2受体拮抗剂,常用的有西米替丁、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男性一般不建议长期使用西米替丁,以免出现抗雄激素作用。

3、多塞平,同时具有H1受体和H2受体的阻断作用。

4、糖皮质激素。这一类药物主要是用于短时间控制疾病的症状,长期使用的话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不能作为首选药。如果急性症状较重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使用,病情一旦控制,应该减量并逐渐停用。


小医生oy成学

对于荨麻疹,大家印象最深是什么呢?难耐的瘙痒,伴随而来的成片风团。但更可恶的是,它还特别容易反反复复发作!(死缠烂打型)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的皮疹。病程迁延数日至数月。临床上较为常见。若短期内痊愈者,称为急性荨麻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两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患者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可延长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成批发生,以傍晚发作者多见。风团常泛发,亦可局限。有时合并血管性水肿,偶尔风团表面形成大疱。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头胀、腹痛、腹泻,严重患者还可有胸闷、不适、面色苍白、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短促等全身症状。

印老认为,本病多因患者体内素蕴湿热,在相应的环境、气候、温湿度变化或偶感风邪的条件下发病。由食物或昆虫叮咬引起的过敏反应,多数亦是在湿热内蕴的条件下发病。

因此,印老自拟祛风燥湿方,凡皮肤瘙痒,日轻夜重,属湿热壅滞者投之即有良效。

祛风燥湿汤

苍术12g,黄柏15g,生薏苡仁36g,赤芍30g,牡丹皮12g,泽泻30g,木通10g,土鳖虫15g,蝉蜕10g,地肤子15~30g,白鲜皮15~30g,乌梢蛇15~30g,野菊花15~30g,紫草15g。

水煎服。

若热胜者,加大青叶30g,山豆根30g;风胜瘙痒者,加白附子10g,全蝎6g;湿胜者,加土茯苓30g,虎杖30g;阴虚内热者,加玄参15g,生地黄15g;病久邪伤血络者,加丹参30g,桃仁10g,红花10g。服药期间忌食鱼、虾、腥膻、辛辣等刺激物。

方中苍术、黄柏、生薏苡仁运脾燥湿,配以土鳖虫、泽泻、木通理气除湿,使湿从小便而解;复以荆芥、蝉蜕祛风胜湿,入气而兼行血分,使皮里膜外之风邪从表而解;紫草、赤芍、牡丹皮入血分,凉血活血;乌梢蛇祛风止痒;地肤子、白鲜皮、白蒺藜燥湿止痒;湿热相合,热郁生火,火极是毒,故取野菊花、山豆根清热解毒。诸药使湿去热清,风散痒止,其病自然痊愈。

【验案】

王某,男,42岁,1988年8月4日初诊。

患者患荨麻疹10年不愈,每年冬轻夏重,反复发作。现症见:全身红色疹块,瘙痒难忍,抓之更甚,疹块大如钱币,连接成片,伴有心烦胸闷。舌质暗苔黄腻,脉沉而滑数。西医诊断慢性荨麻疹。

辨证:湿热壅结。

治法:祛风燥湿,清热解毒,调和气血。

处方:祛风燥湿方加味。

苍术15g,黄柏15g,土鳖虫15g,紫草15g,生薏苡仁30g,地肤子30g,泽泻30g,乌梢蛇30g,赤芍30g,野菊花30g。

水煎10剂,温服。诸症消失。2年后随访再未复发。


悦读中医


许多人都被荨麻疹所困扰,比如受到冷热刺激,吃了一些食物之后,全身就会出现一块块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风团,常伴有瘙痒等不适。

荨麻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特别是那些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在接触到相应的过敏源后可能就会出现荨麻疹。过敏源有来自体内的也有来自体外的,体外的比如各类食物,药物都可引发。所以对于荨麻疹患者来说如果知道自己对那些食物药物会引起过敏,那么一定要远离这些。

患有荨麻疹的患者应该适宜忌口,不要吃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烫的咖啡,茶,以及含有酒精的饮料等。鱼类,海鲜类是容易引起过敏的,这些需要避免接触,当然如果吃了这些食物,荨麻疹不发作,那么也是可以吃的。另外荨麻疹患者平时穿的内衣应该选择棉质的,避免化纤的材质,洗澡应该用温水,不要过热也不要过凉,沐浴露选择温和的,平时注意皮肤的保湿。

荨麻疹发作的时候会瘙痒,这个时候切忌抓挠,越挠可能面积越大,还可能抓破皮肤引发感染。发作的时候可以涂抹炉甘石洗剂,有一定的止痒作用,另外就是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无名药师

14年春天,和妹妹去酒楼吃了小龙虾过敏,以至于我们两人都走上漫长诊治过程。

最后看的中医,有效是开的益母草煎水洗浴,缓解皮肤发痒!期间白天喝黄芪泡水当茶饮,减少《西替利嗪》用药,不痒不再吃药,从二天一次药、慢慢一星期一次,逐渐不在发作,为了巩固不再犯,提高免疫力,还配合了《葡萄仔胶囊》与《胡罗卜素胶囊》一起服食!

中药起效慢,但除根。西药缓解快,不除根!


青听风语




蒙阴民间中医

我就是慢性荨麻疹患者。犯病严重时用筷子在身上写字半天都不消失。搽了各种各样的膏,用处不大,吃抗过敏药管两天还犯。看中医说血热,吃药调了一个月,但过不久又犯。听一朋友介绍买了个真空拔罐器在神厥穴(肚脐眼)拔罐,只拔了四五次,三年没再犯。后把此方法又介绍给其他两家长,她们说也管用。方法简单易行,病友们都可以试试。


琳36487646

荨麻疹疾病简介。俗名鬼风疙瘩,风疹块,风痒疙瘩,瘾疹,冷丹,红丹,赤白游风等。。是一种中青年人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过敏体体质的人发生,一般的鱼,虾,花粉,冷,热,潮湿,药物等都可诱发此病。发病时先感觉皮肤发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淡红色或苍白色团块,形状象豆瓣。一般红色为风热型,白色为风寒型,急性常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后很快后消失,退后不留痕迹,但是慢性会反复发作,多年治不好。中医治此病分五种症型:一风寒外袭,二风热乘肺,三肠胃湿热,四气血亏虚,五冲任失调这几种。荨麻疹民间方:一,蜂房,蝉蜕各等分,烘干碾成细末,一天三次,温黄酒送服,一次三克。二,桃树叶,艾叶各三十克,白矾十五克,食盐九克,上物混合加适量水煎,熏洗患处也可全身洗浴。三,荆芥穗三十克研碎后下锅炒热,装进布袋中趁热敷擦患处,一天一到两次,每次一刻钟以上。四,香樟木二两水煎熏洗患处,次时同上。五,韭菜适量分成两份,一份食盐适量捣患处,另一份加食盐少许炒熟吃,两份同时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